“打官司便是打证据”“打证据便是打鉴定”……因法律鉴定对确定案件事实至关主要,当事人每每不惜耗费财力、精力去申请,但到外地进行鉴定,仅差旅费一项便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如今,在河南省焦作市两级法院,因诉讼须要进行异地法律鉴定的,由法院技能部门与相应的法律鉴定机构取得联系,并征得对方赞许后,就可借助法律技能事情信息化运用的成果,通过网上视频启动法律鉴定远程视频听证模式,实现远程联动。
“没有舟车劳累,也没有花一分钱,就和远在天津的鉴定专家面对面互换。我真没想到这么方面,这么快捷。”近日,居住在焦作市的高某激动地对《法制日报》说。

与传统的法律鉴定模式比较,法律鉴定远程视频听证模式是如何实现联动的?当前还须要把稳哪些事变?近日对此进行了采访。
相距千里视频听证
高某因交通事件致残,索赔的数额靠什么来支撑?法律案例显示,要靠法律鉴定!
在事件中,高某脑部受到撞击,左臂受伤严重,为了治疗,年夜夫在他的左臂内放置了金属纠正器,穿衣服不得不开缝。
若何跟闹事车主和保险公司索赔?因交通事件受伤所致的伤残等级为几级?安歇期、照顾护士期、营养期的用度以及随后的医疗费能索赔多少?高某及其家人哀求对高某的伤残等级、智力障碍及后续治疗用度进行鉴定。
高某及其家人在省内联系了两家法律鉴定机构,都被奉告条件有限,接不了这个鉴定,建议在外省探求得当的法律鉴定机构。
随后,经法院赞许,这一法律鉴定委托给了千里之外的天津市津实法律鉴定中央。
刚开始,高某及其家人发愁如何去天津,特殊是高某身体致残后,出门很未便利。法官见告他,可以申请远程鉴定。
“不去天津,也能进行法律鉴定?”高某半信半疑地递交了申请。
今年3月28日8时30分,高某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焦作市中级公民法院网络视频法庭。9时许,在承办法官、法院技能职员见证下,法律鉴定远程视频听证会正式开始,高某、9名远在天津的专家、闹事方等各方涌如今网络屏幕上。他们的边幅清晰可见,声音自然响亮。在听完高某及干系职员的陈述后,鉴定专家就案情进行了讯问,并且通过摄像头查看了干系证据,检讨了高某左臂上的伤情。在场专家时时交流见地,共同磋商。
整场听证会持续了30分旁边,听证会结束后,鉴定专家明确奉告承办法官,将在法定期限内将鉴定见地邮寄过来。
“没想到法律鉴定还可以这样做,省得我们往天津跑了,而且本日举行的听证会也是免费的,法院其实为我们省下了一大笔钱。”双方当事人对付这种新型听证会十分满意。
当天,申请远程法律鉴定的还有被刀扎伤的王某等两人。
谈及远程听证,焦作市中级公民法院副院长谢华海说:“我们全市两级法院依托信息化培植平台,积极与鉴定机构联系沟通,利用网络远程视频鉴定听证平台进行听证。也便是说,双方当事人只需到法院,通过视频就可以与外地的鉴定专家完成鉴定及听证事情,不用再去设在外地的鉴定机构了,既节省了当事人及状师的韶光和经济本钱,也加快了案件的审理进度,提高了审判效率。”
听证全程更透明
“全体听证过程都有录像录音,专家的问话、被讯问者的回答,乃至视频现场每一个参与者的面孔表情都能还原,全程更透明,出具的鉴定见地也更有威信性。”焦作中院技能处处长刘春润称,传统的法律鉴定过程不具备这些特点,这也是当事人对鉴定结果持有疑惑态度的缘故原由之一。
谢华海先容,一样平常情形下,在涉及法律鉴定的大多数案件中,哀求双方当事人均要出席鉴定听证会。因此,在收费设置上,申请鉴定的一方,除了须要支付鉴定用度外,还要承担自己以及代理状师的差旅费,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同时也增加了申请鉴定方劳途中的疾病风险。远程视频听证会公开透明,在节约法律资源、缩短办案周期的同时,增加了公开透明度,肃清了当事人对法律鉴定公道性的猜疑,也更有利于伤者的病情规复。
宋忆光是本次鉴定的专家之一,既是主任法医师,又是国家一级法医鉴定官、中国法医学会常务理事、刑事技能(法医)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公安部刑侦专家。他认为,依托远程视频鉴定平台,实现与当事人和法院的实时对接,不但大大节约鉴定本钱,提高鉴定效率,更能使各方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更加便捷地享受公正公道的鉴定做事。同时,对付疑难案件,还可实现多名专家共同参与,高效提升鉴定水平和鉴定质量。
“焦作法院实行的法律鉴定异地远程视频模式,我们也是受益者。远程鉴定,实现了异地鉴定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专家们受益。”宋忆光接管采访时说,“我来给你算笔明白账,对付异地的鉴定案件,我们也有压力、有顾虑。异地当事人来我所,旅途奔波加重了当事人的诉累,同时也增加了患者劳途的疾病风险。去外地鉴定吧,我们所里鉴定案件很多,鉴定专家数量有限、精力有限,专家前往外地鉴定,花费不说,韶光都耗在了路上,对专家来说,韶光太宝贵了,远程视频鉴定实现了事半功倍。如果各法院能够采取远程视频鉴定模式,专家们就可以集中精力坐下来鉴定案件”。
远程鉴定启动程序分七步
“并非所有的案子都适宜远程鉴定。”刘春润阐明说,首先会搜聚申请人的个人见地,赞许利用,则须要将伤残鉴定申请书交给鉴定机构,鉴定机构通过基本材料确定该案是否适宜远程鉴定。一样平常情形下,医疗鉴定、字迹鉴定、指纹鉴定等可以通过远程鉴定。
“远程鉴定如何担保准确、让申请人释疑?”面对的疑问,刘春润说,为了担保鉴定的准确性,法院提前会将申请人的病历、照片等各种资料寄给鉴定中央,并通过高清摄像头全方面合营专家的讯问。在当事人关心的用度上,由申请人先出,随后可以向法院要求由侵权者承担。
就远程鉴定流程的启动程序,刘春润先容说,一样平常分7个步骤,即当事人提出鉴定申请或业务庭法官须要鉴定→移交技能部门→技能部门关照确定韶光组织案件当事人进行证据质证,协商鉴定机构→技能部门出具对外鉴定委托书,并将质证证据形成电子卷宗→技能部门利用全市法院远程鉴定平台将电子卷宗传输至鉴定机构→鉴定机构接管材料形成初步见地→针对当事人鉴定申请召开远程视频听证会→鉴定机构出具正式法律鉴定见地书。
“焦作两级法院开展的远程鉴定事情模式,是焦作市‘网上法院’的一项主要组成部分,是法律技能与信息化事情有机领悟的详细表示,既减少了当事人的诉累,同时也节约了法律资源,真正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便民方法,知足了公民群众对法律的新需求,增强公民群众对法院事情的满意度。”焦作中院院长李玉杰说,今后,全市两级法院将利用网络远程视频鉴定听证平台,充分利用法律鉴定远程视频听证模式,为法官和当事人供应全方位、精准化的智能做事,实现“网上法院”运用全面覆盖、惠及于民,努力将“聪慧法院”的目标落到实处。
远程视频鉴定与否要结合实际
“法律鉴定的传统做法费心费力,机制须要创新求打破。”河南省高等公民法院技能处处长王彪认为,常日情形下,当案件须要进行法律鉴定时,法院技能部门事先与鉴定机构取得联系,申请鉴定方、被鉴定方、主审法官及技能部门事情职员等携带干系材料赴鉴定机构进行鉴定,但当案情繁芜或鉴定机构阔别案件审理法院时,一定导致鉴定周期过长,申请鉴定方还要支付相称数额的交通费和食宿费,增加法院和当事人包袱,伴随着审判办法和诉讼制度的改革、法律代价取向以及诉讼构造的不断调度,法律鉴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远程视频鉴定平台代表一种新的法律鉴定形态,充分发挥了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浸染,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领悟于法律鉴定事情之中,全面提升法律鉴定事情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根本举动步伐和实现工具的法律鉴定发展新形态。”王彪说,焦作市法院与鉴定机构联手创新实践的远程鉴定事情模式值得进一步探索。
“远程视频鉴定要结合案件实际情形进行选择。”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汪海燕认为,法律鉴定是法院案件审理中常常碰着的主要环节,准确、有效、快捷地完成法律鉴定,直接关系到案件的审判质量和效率,法律鉴定作为法律证明的一种主要手段和证据方法,在创造和认定事实,精确适用法律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浸染。在法律实践中,要针对不同情形,采纳传统鉴定和远程视频鉴定相结合的事情办法,对案件事实清楚、双方争议不大,一次鉴定即可完成,当地有具备资质鉴定机构的,原则上应采纳传统鉴定办法;对付疑难繁芜、新类型案件,双方争议较大,或当地没有具备资质鉴定机构等情形,原则上应采取远程视频鉴定模式。
汪海燕坦言,在人身危害、交通事件、医疗轇轕等案件中,法律鉴定结论是当事人证明自己主见的主要证据,也是法院认定案件事实、划分任务的主要依据,直接影响着法院办案的质量与效率,应尽快培植法律鉴定信息平台,实现鉴定事情的网络监管,通过电子信息平台完全记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的基本情形及鉴定执业情形,既能冲破各鉴定机构之间的沟通壁垒,又有利于社会各界的监督,为实现法律公道供应有力保障。( 赵红旗 通讯员 刘建章 绘制 高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