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iPad, Mac,电视…这些都只是不同尺寸的屏幕,有其各自特定的利用场景”。“ 虽然大家都在评论辩论 mobile first,但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适宜 mobile first,photoshop 这样专业的软件就不可能 mobile first ”。“我也从不把手机当做手机,它只是一个小尺寸的屏幕”,“而设计也不应该由于手机而设限,做事好各自对应的利用场景就够了。谁知道手机未来又会演化成什么尺寸的屏幕呢”。
这是杨硕设计事情的第五年。他每天的事情 routine 是这样的:
9 点半开始在家事情,处理邮件,做当天的项目安排。每周三参加总部同事的设计早会。下午去公司按操持实行项目,中间会在茶水间两次小歇,紧张和工程师谈天、沟通,把握事情进度并交流想法和见地。

他认为设计该当拥有一整块不被打扰的、沉浸专注的状态。以是他将上午的韶光块留给了自己。而每天下午到了公司后,会参与不同项目组谈论问题,韶光切割得相对细碎。
设计即系统:在产品路线图下办理问题
这种自由不设限、任务导向的事情状态,是他在微软西雅图 Windows Azure 设计团队事情时就养成的习气:并不严格规定高下班韶光,每天自己安排任务,做完了就可以做其他任何你所热爱的事情。“当时我们组内有两位设计师每周二、周三都不来上班。但只要你的任务不影响到整体的进度,没有人会在意”。
在西雅图待了两年后,杨硕回到了海内,去了大家网。在大家,他参与了 web 端 7.0 的改版。
杨硕展示了他当时为大家设计的 7.0 版本。相应式设计;简洁的卡片式布局、突出内容;还有一些很故意思的小细节,比如一个用户改换头像后,关照线条中呈现的是前背面像的比拟,“改换头像后,好友已经可以在主页头像处创造变革,还要再关照一遍,觉得很重复,而加入前后比拟会有韶光的变革感。至少信息是故意义的”。
遗憾的是,杨硕的这版设计,并非终极采取的版本。
而大家终极推出的,也并不是一个反馈特殊好的改版。
“当时更多心思放在如何更简洁、更好地展示内容。但大家这时候已经是一个用户积累较久、系统很弘大的比较重的产品了,很多砍掉的功能都引发了老用户的激烈反弹”。“ 还有一些细节,比如大家 VIP 用户,并没有很好地照顾到他们,只管他们交了钱,改版之后得到的做事并没有更多涉及到 vip 的特权的加强。”
这些都让他对「系统」的理解更深一层。“一个产品若何通过设计让用户以为更好用更舒畅,交互和用户体验只是个中的一部分,还要基于对这个产品路线图的理解,它过去和现在是让用户怎么用的,将来会怎么用,朝着哪个方向怎么走。也便是说,全体是若何运行的,未来会过渡到什么方向”。
设计「系统不雅观」的倡导,也让他在返国后对海内设计岗位的设置觉得到较大的反差。“我们那时的设计并没有海内视觉、交互设计师等细碎的分类。一样平常都是一个设计师或一个设计小团队跟紧一个项目,包括其视觉呈现、动画”,“不过我也能理解海内的岗位设置缘故原由,海内公司太大,每个人有个明确的位置或许是效率的担保。但我个人会更方向有「系统不雅观」的产品设计”。
设计即信息:每一个动效都是故意义、有线索的
杨硕的手机里有一个名为「Google」的文件夹,收纳了险些所有 Google 的移动端产品。他非常欣赏 Google 系列产品的「同等性」。“纵然出自不同团队、产品用场互异,你也能强烈地觉得到「这便是同一个公司出品的」”。
这种「同等性」渗透在设计理念和交互的目标共识上。
比如,「把东西藏得很好」的构造。“列表隐蔽,从侧边栏唤出的设计形式,现在已被很多移动运用所采取,最初也是 Google 引领的风潮”。
比如,每一个动效都是有线索、故意义的。“ 页面的跳出多为从下至上,对应手势操作的惯性;为保持简洁,Google+ 只预留一个评论位置,以跳动轮播的形式展现所有被「收」起来的评论”,“很多诸如此类的细节,设计不但是勾留在视觉炫酷的层级,每一个动作都是有信息含义、试图传达什么的,它可能是操作动作的提醒也可能本身就成为了一种信息的承载办法”。
比如,供应更好的办理方法。Inbox 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邮箱客户端已被印象固化的情形下,能够通过技能办法去筛选和归档邮件,供应更好更有用的办理方法”。
这些也是他在产品设计中所追求的目标。Flipboard 最新的改版,「向上滑动翻页」这一动作,不再由文案去提醒,转而由一个翻页的动效去自然通报。
未来的电子阅读乃至都不会有「翻页」这个动作
对付移动端阅读运用的设计,他还有一些其他主要的原则。
比如,阅读性最主要。通过字体,排版,让用户读起来更加舒畅。“ 不能再把传统 PC 的笔墨阅读和手机相对小的屏幕划等号,默认的 12px 到 16px 的字体大小读起来非常累”。“ 尽力把内容的东西放到很突出的地方,润色类的不会放太多 ”。杨硕提到, Flipboard 的一个叫做「Duplo」的自动化排版引擎,供应超过 2000 以上排版样式,去匹配不同的屏幕特性和互助媒体的语境。
比如,从产品的整体调性去思考。杨硕在豌豆荚设计奖中表示,Flipboard 新版的字体由「Helvetica」到 「Fakt」的转变所基于的考虑:“ Helvetica 是一个特殊中立觉得的字体,觉得读起来所有的文章不带任何的感情。而我更方向于它不单代表在阅读时候的内容,也代表了Flipboard 给你阅读时候的觉得是怎么样的,而「Fakt」用在在里的话,会多很多柔和与温暖的东西”。
“ Flipboard 以设计起身,当时的拟归天设计确实体验非常棒。但现在,会不会以为翻页的设计,不是那么有未来感了?”
“我乃至以为未来不会再有翻页这个东西。2010 年的时候, iPad 刚推出,拟归天的系统最靠近生活场景,用户也最随意马虎接管。但过了这么永劫光,手机、电脑的操作系统都在不断演化。未来,电子阅读也一定会以自己独特的全新的办法展现。至于什么办法,我也在摸索中”。
【快问快答】
1.起床后用的第一个 App ?
微信
2.睡前利用的末了一个 App ?
微信
3.在路上最喜好用的 App?
知乎、喜马拉雅
4.说出一个生活中没被办理、希望有相应产品来办理的需求?
设计师接私活的报价,缺少一个别系、合理、透明的报价系统和外包平台
5.NEXT 榜单本周你最喜好的新品?
iOS9,由于我想看到苹果做的 NEWS 是怎么样的。
【感谢糖醋对本文的贡献】
原创文章,作者:馨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