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意是个吉祥物,这是众所周知的,以是宫里的宝座上、炕桌旁,乃至是墙壁上,都少不了一柄快意,还有结婚的时候,天子赏赐的时候,连孩子洗三的时候也都有快意的身影。但快意在乾隆眼中更是一种“代言之物”,临朝或与诸臣发言时“指挥侍臣听,那识意中存”,形象地反响出了乾隆手持快意议政或闲谈时的自满之情。你想想不必开口说话,而因此快意“指挥代话传”,这种拿腔拿调的姿态乾隆天子怎么会不喜好呢。
乾隆最喜好什么质地的快意?为什么在各种绘画作品中总以手持快意的形象涌现?大臣们在天子万寿节时供献了哪些别具一格的快意?十分会逢迎的和珅又是如何将献快意这件事上发挥到了极致呢?
春暖花开日,咱们这就进宫看快意去。

故宫博物院现藏清代快意2000余柄,无论数量、质量、种类都为海内之冠,尤其是乾隆至慈禧统治期间,更是快意发展的顶峰,不仅在数量上大大超越前代,且形制丰富。乾隆三十年往后,所有进贡中无不包括快意,质地是多种多样,什么金、银、玉、铜镀金、珐琅、漆、水晶、珊瑚、琥珀、翡翠、松石、象牙、木变石、竹、木、玛瑙、蜜蜡等。
清朝两次隆重的快意进贡最为隆重的进贡一次是在乾隆天子60岁生日,大臣们集体凑资,供献了用金丝体例的60柄快意,共用黄金1361两(42546克),这60柄快意至今无缺无损地保存在故宫珍宝馆里。
金累丝万年快意。八成金,木胎上镶金累丝,头、柄正面均累丝古钱纹,边为卷草纹。柄正面中央嵌绿松石“万年快意”4字,快意头正面分别镶嵌“甲子”“乙丑”“癸亥”等干支纪年。全套60柄正合六十甲子。
另一次是在慈禧60岁生日,有人一次进贡81柄快意,是为“九九快意”。
慈禧吉服像
紫檀嵌碧玺三镶快意,在以绳纹组成的三股束花木柄上牡丹花枝,配以黄色盘长丝穗
心形快意首和柄身、尾部都镶有椭圆形莲纹的金托,托内嵌三块大碧玺,分别为粉色、紫赤色与黄色
牡丹寓意“富贵”,寓意“龟龄”,合之为“富贵龟龄,可如人意”
喜好快意的并非只有这二位,看起来严明的雍正天子也是快意的爱好者。雍正十一年广东官员的进单中,就有万寿蜜蜡快意、珊瑚万福快意、奇南快意、黄鹤顶快意、红鹤顶快意等多种。
《雍正帝行乐图》中,雍正天子正襟危坐,手中执有一只灵芝状的快意。而不才图《雍正帝持快意半身像》中,双手托持一莲花式快意。
雍正帝持快意半身像
黄杨木莲花式快意
快意柄雕作四茎扭缠状,一枝小禾草缠附在柄的下方;快意首则由荷花、荷叶及花蕾组成,荷花半放,荷叶如伞半掩。花娇叶卷,造型精美。如此造型还有独特的寓意,荷花、荷叶谐音“和和”与“和和美美”,是婚庆时常用的题材。
竹根刻莲花式快意
泥塑彩绘雍正像,雍正天子手持黄杨木快意
清宫处处有快意快意从挠痒痒的实用功能,演化成厅堂上的陈设和承载美好祝愿的赠送之礼,这种风尚到清代达到了全盛。
天子、后妃的宝座旁,寝宫内的窗台、炕案、床上也多摆快意,可以说,走进紫禁城,处处可见快意。乾隆天子就曾有诗云:“处处座之旁,率陈快意常。”乾清宫西暖阁与金瓯永固杯一同陈设的便是金累丝嵌宝石快意。
金累丝嵌石快意,金累丝纹饰上饰点翠,现多已脱落
快意首隆起成三台,中心嵌松石
柄嵌蓝宝石、碧玺,柄身两侧又以宝石嵌杂宝纹
通体在钱纹地上饰云凤纹及寿字,朵状尾部亦嵌松石
金廷标绘《仕女簪花图》中罗汉床后的长条桌上摆着一柄玉快意。
除了陈设用,快意也常用以赏赐,即显示了对臣下的关怀,又符合喜庆的气氛,如乾隆四十八年正月初十,乾隆天子于乾清宫赐宴宗室、王公,“宴毕,分颁管宴皇子、御前大臣等快意、朝珠、文玩、银币有差。”
天子大婚时快意也是不可或缺的主要物品。清代天子大婚礼仪中,皇后凤銮内必先置放金快意,坤宁宫龙凤喜床中心置一装有珠宝及金银小快意的宝瓶,床四角还要各置快意一柄。大婚越日,天子皇后进见凉宫太后要跪呈快意。回到养心殿后,皇后要向天子呈进快意,天子亦回赠皇后快意,妃嫔及公紧张向天子呈进快意,并呼“主子新禧快意”,可谓“吉祥前辈金快意,天乐声中降凤凰”。
金“宜子宜孙”双喜小快意
银鎏金嵌珊瑚喜字三镶快意
天子女儿出嫁的嫁奁中也少不了快意,乾隆天子的女儿和孝公主出嫁时,就得到了乾隆天子的一盒共9柄紫檀嵌玉快意。
紫檀双柄嵌白玉喜字龙凤纹快意
此件形似二柄快意交叠,寓意并蒂连理,造型别出心裁。快意双首双尾所镶白玉上分别雕刻双喜字和桃、石榴图案,中间所镶白玉雕龙凤云纹。此五镶快意为晚清婚庆仪式中之陈设用品。
连皇子洗三都少不得快意,如《全贵妃遇喜四阿哥底薄》载,道光十一年(1831)皇四子奕詝洗三,皇太后、皇后、和妃、祥妃都送快意为贺。
快意大不雅观:金的、银的、玉的、竹的、瓷的清宫快意的材质可谓极其丰富,金银铜、玉石、珐琅、瓷、漆、竹、木,搜罗万象。
铜鎏金八神仙物图九九快意
快意采取铜镀金錾花工艺制作,首部分别錾刻八仙及寿星,柄身镂雕各种“寿”字,寓意群仙祝寿。此九柄快意是广东官员向天子或太后、皇后祝寿的贺礼。广州的铜镀金器以平滑光亮取胜,其工艺可能借鉴了欧洲的镀金术,改进了传统的火镀法。
自从乾隆二十五年清廷平定回部后,大量玉料源源不断的进入宫廷,玉快意以供皇家年节利用,清代宫廷玉快意的利用量是最大的。玉快意对材料的哀求极高,须要用大料来制,又因其柄苗条屈曲,极易折断,因而又需用好料。
清宫三希堂中陈设的白玉快意
青玉竹凤纹灵芝式快意
白玉嵌彩石鹌鹑嘉禾图快意
快意首以碧玉、玛瑙等材料镶嵌金黄麦穗环抱一对鹌鹑,取“穗”与“鹌”的谐音,寓意 “岁岁安然”。
碧玉嵌白玉“福禄祯祥”快意
翡翠灵芝式快意
竹木类快意包括两种,一种是利用天然的竹根,依其形态随形就势雕刻而成的竹根快意,乾隆天子对竹根快意格外喜好,乾隆三十一年(1766)作了一首咏竹根快意御制诗“谁劚(zhú,砍削)萚(tuò,草木脱落的皮和叶)龙鞭,枝伸根曲拳。”因竹根快意有“君子”之誉,因此王公大臣也将此品类快意作为礼物供献。《清稗类钞·朝贡类》记载“乾隆庚寅,举行六十万寿,钱陈群献竹根快意。”得此快意,乾隆天子的欣悦之情在1770年的批云中尽显:“未颁僧诏之赐,恪致公远之贡,文而有理,把玩良怡。今赐卿木兰所获鹿,服食延年,以俯清晤。”
这首咏竹根快意的诗也被镌刻在这柄竹刻快意上,不仅如此,柄尾嵌古玉上还镌刻了乾隆天子的另一首御题诗《竹根快意叠旧作韵》,此快意得乾隆天子两次题诗吟咏,可见其深得乾隆天子的喜好。
乾隆五十六年造办处行文:“正月二十七日,启祥宫交来旨帖一件,内开:‘正月二十二日将黄兆做的竹快意一柄持进,交额勒里呈揽。奉旨:照此模样形状再做二柄,发扬州、苏州、杭州各一柄,照模样形状做几柄。要整竹,不要分接,得时送来。’”
《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立持快意轴》中,女子手中托持的快意,即是仿照着天然竹根灵芝快意绘制的。
《立持快意》局部
天然竹根灵芝快意
竹刻竹节式快意
柄身上錾刻“御制 一喜由来生万喜”。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本清「宝章集喜」印谱,是董诰敬献的乾隆御製诗集,该册作于嘉庆元年,也是乾隆天子禅位的当年,个中一页上便有「一喜由来生万喜」这一句。
另一种是具有时期特色的木柄镶嵌快意,尤其是将珠宝玉石分辨镶嵌在云头、柄身和器尾的三镶快意更是为清代创始。从乾隆天子感叹“得一含三趣可祥”,可知这三镶快意在其心目中的地位。
木柄雕锦纹三镶青玉镂空夔龙快意
快意为紫檀木制,通身饰万字不断头锦纹,间饰错金、错银团寿字。快意首镶镂空双螭捧寿玉饰,中腹和尾部亦镶镂空螭纹玉饰。
天子的嗜好自然也影响着群臣,据记载,清代有些犯案的权贵大臣,抄家时被籍没的家产中广快意就达百十乃至上千柄。如福建巡抚浦霖家查出三镶嵌玉快意157柄,和珅家被查出的快意最多,从清理其家产的清单中看,快意有4000多柄,个中三镶嵌玉快意和嵌玉九如快意有3500余柄。
为什么乾隆天子这么爱快意?乾隆天子常自称为文殊菩萨的化身,而传统文殊菩萨常持的法器便是快意。故宫收藏了不少乾隆手持快意的画作,比如《弘历雪景行乐图》、《弘历采芝图》,《弘历古装行乐图》中乾隆天子手持一木柄三镶嵌快意,《乾隆帝岁朝行乐图》中,乾隆手中拿着一柄水晶快意,《弘历古装元宵行乐图》中,乾隆天子手持芝形快意,还有四幅出自不同画家之手的《是一是二》图,画中的乾隆天子不是手持快意,便是近身处的坐榻上摆着一件快意,险些是形影相随。就连郎世宁绘《弘历不雅观书图》中,酷热的夏天,乾隆天子在松下溪边不雅观赏一幅《洗象图》,乾隆身边的仕女怀抱的还是一柄快意。是谓“于我愿皆备,而何曲琼者,乃亦名快意”。
《弘历古装行乐图》局部
乾隆帝古装行乐图
铜鎏金嵌银快意
《弘历采芝图》局部
弘历雪景行乐图
弘历古装元宵行乐图
《弘历是一是二图》
《乾隆帝岁朝行乐图》局部
水晶“四海清宁”灵芝式快意
快意周身缠绕数枚小灵芝盒枝叶,柄身雕刻篆书“四海清宁”四字(《四海清宁》为清宫天子寿诞承应剧目之一,有祝寿之意)
水晶丹凤朝阳图快意
乾隆天子对快意有多情有独钟呢?乾隆四十一年正月,内做事有一则记载:“十四日,由内交出嵌玉快意六十柄、玉快意一柄、竹丝嵌玉快意一柄、文竹快意一柄。奉旨:着交满斗派人送往盘山。”这盘山是哪呢?指的便是盘山行宫的静寄山庄,这里收藏有大量字画,乾隆天子在位期间均匀每两年会驻跸于此,想象一下,乾隆天子在这里一边赏景赋诗或是赏画题诗,一边时时时的把玩着北京内府送来的材质不同的各式快意,那可真是好不快意。
乾隆帝御题古希天子青玉快意
卷云式头部镌刻圆形“古希天子”印并填金,柄上镌刻乾隆帝御题《咏白玉素快意》诗。
白玉嵌石五福捧寿纹快意
在白玉器身上镶嵌各种玉石组成的纹饰,首部中心嵌团寿图案,五只蝙蝠展翅环抱其周。“五蝠”象征“五福”,分别寓意龟龄、富贵、康健、君子之德及寿终正寝,是祝福龟龄之意。
乾隆天子还十分乐意将这份携带美好祝福的礼物送给自己的母亲。据记载,从乾隆十六年至三十三年(1751-1768年)的十八年间,他险些每年都会给自己的母亲献上一柄玉快意作为寿礼。寿康宫里一共有多少快意吗?皇太后去世后,内务府曾清点造册进行统计,一共有1592把!
红珊瑚云蝠灵芝纹快意,乾隆特意用上好的深赤色红珊瑚为其母贺寿制作的。首部正面满饰蝙蝠,尾部配黄丝穗。
青玉刻御制赞快意(乾隆天子为皇太后八十生日供献的礼物),拍摄于寿康宫
首带皮色,巧雕蟠桃一枚及叶数片,柄中节开光雕鹿衔灵芝图(个矮,没办法俯拍快意首)
快意尾镂雕蝙蝠系绿丝穗。蝙蝠、鹿及桃寓意“福禄寿”
乾隆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是皇太后六十大寿,二十一日恭进三秀双清绿玉快意一柄,二十二日恭进快意九件,“蓝田挹瑞紫檀白玉快意两柄,绀雪凝华紫檀汉玉快意一柄,春岚润秀紫檀碧玉快意一柄,金塘碧水黄杨青玉快意二柄”。十年后,皇太后七十大寿,十六日恭进“璇霄映碧永昌玉快意一柄”,十八日恭进“苕琬雕华紫檀木嵌玉快意九柄”,二十六日恭进快意九柄,个中有“金华宝盖青玉菊花快意一柄、璇霄景福青玉云蝠快意一柄”,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日,皆进嵌玉快意九柄,三旬日恭进“葩盖长青永昌玉快意一柄”。
翠三镶快意,系广东官员所贡。拍摄于寿康宫
铜鎏金托上分别錾饰八宝、暗八仙、花卉图案。翠瓦上分别雕桃、鹿、蝙蝠、灵芝、松树、山石,寓意福禄寿。
紫檀刻干支嵌玉双头快意,拍摄于寿康宫
身形为3环相扣,通体所刻的60个干支纪年名寓意年代更替循环,与两端白玉桃饰一起,寓意“人寿年丰”
和珅的“马屁经”就藏在进贡的单子里乾隆四十五年(1780)十仲春初三,这是和珅对乾隆天子的第二次进单,这个日子正是和珅在被授为“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又“充四库馆正总裁兼办理理藩院尚书事”不久之后。
这一次进单以“御制诗紫檀嵌玉吉祥快意成柄”为起首,自此后,和珅的陆续进单多以各种材质冠以迹象寓意名称的快意为首件,什么“嵌松万年快意”“嵌玉玲珑迹象快意”“万寿吉祥沉喷鼻香快意”“万年吉庆快意”“年年吉祥快意”“万寿吉祥快意”“瓜瓞绵绵快意”“万年长青松石快意”等等,不一而足。
这次展览,有一件非常明确的和珅进贡给乾隆天子的快意,乾隆帝御题和珅隶书青玉快意。
快意头中央留白部位镌刻隶书填金乾隆帝御题《咏白玉快意》,这首诗便是和珅缮写的,于是人们把这件快意称为乾隆诗和珅隶书青玉快意。
柄背面镌刻隶书乾隆四十五年(1780)御题《咏和阗白玉快意》,末署“臣和珅敬书”并阴文乾卦、和珅二印。快意柄末端表面随形凸雕几何纹,配绿色穗带。
和珅如果只是偶尔为之,自然也不会有那么大恩宠,比拟同朝为官的其他朝臣对乾隆天子的进单,不难创造,其他人的进单中虽也有快意,但多为单件,且并不持续,而和珅呢,自乾隆四十二年十仲春二十六日开始,至乾隆六十年十仲春十九日,和珅及其母、其妻、其子统共上进单112次,个中91次进单中含有快意,而在91次中又有86次因此快意为首,一次进快意九柄有几次呢?答案是9次。不管是巧合也罢,还是故意为之也罢,就说人家和珅花的这些心思,就够独到的,以是说想不特殊受宠都难。(数字统计来自《紫禁城》杂志刊登的《“二天子”和珅对乾隆天子的进贡》一文中的列表)
图片来源《紫禁城》
在乾隆五十五年八月初旬日,和珅的妻子上进单,首件为“万寿吉祥文竹快意九柄”,为什么是快意九柄?
快意一次进九柄,可谓涵义深重。本来中国传统文化就以奇数为阳,最大奇数便是九,天子又常以九五至尊来自居,这快意九柄就寓意着对乾隆天子献上宽广无垠的祝愿。再加上九与久同音,快意九柄自然也有快意久长久长之意。
九柄成套,更是取《诗·小雅·天保》中“九如”之意: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如松柏之茂。
木雕花卉纹九九快意
以黄杨木、乌木、紫檀木等雕镂成九螭、海石花、菊花、灵芝、蜀葵、石榴、柿子、云蝠、桃花等纹样
和珅的命运可以说是成也快意,败也快意。乾隆末期,和珅曾向尚未正式登基的嘉庆供献了一柄快意,表示自己的衷心,而这也成为和珅二十条罪状之首:“朕于乾隆六十年玄月初三日,蒙皇考册封皇太子,尚未宣告谕旨,而和珅于初二日即在朕前先递快意,漏泄机密,居然以拥护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