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前,外洋最大的网约车平台Uber与比亚迪达成互助,将一次性采购10万辆比亚迪汽车,供欧洲和南美洲的司机利用。
媒体问:“是否担心欧盟上调的关税会推高公司采购的本钱?”
Uber霸气回应:“算上40%的关税,比亚迪仍是最佳选择。”

Uber作为一家美国企业,居然没有选择特斯拉,马斯克的面子多少有点挂不住。于是,比亚迪与Uber签约确当天,他便在推特警告说:“比亚迪必须尽快改变技能路线,否则就要危险了。”
海内、外洋两着花的比亚迪究竟有什么危险?
马斯克认为比亚迪存在两个致命缺陷:一是比亚迪卖得最好的混动汽车是过期的技能,十年内必被淘汰;二是比亚迪自动驾驶技能太弱,未来将被拥有FSD技能的特斯拉碾压。
当然,身为天下首富、中国公民的朋友,马斯克不敢公开拉踩比亚迪,只好用这种提见地的话术“阴阳”比亚迪——看似关心比亚迪,实则暗示比亚迪的汽车过期掉队。
混动还是纯电?自动驾驶靠不靠谱?这些都是见仁见智的问题,没有绝瞄准确的答案,消费者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就可以了,这么浅近的道理马斯克不会不懂,那为何他还要“阴阳”比亚迪?
大概率是由于比亚迪分走了特斯拉的话语权。
以前全天下的新能源汽车只有两种:特斯拉和其他。现在变成了三种:特斯拉、比亚迪和其他。马斯克不再是新能源汽车界唯一的“话事人”了。
作为新能源汽车最早的玩家和网红企业家,马斯克一度垄断了对新能源汽车的阐明权。无论特斯拉做了什么,都可被阐明为“引领未来的改变”。
比如,Model 3、Model Y简陋的内饰,如果换上丰田的车标,定会被国人骂是“丐版”“中国市场特供”,但轮到特斯拉,就成了“极简风设计”,故意这么做的,用于彰显特斯拉车主分歧凡响的品位。
再如Model3为什么只有一块屏?那是为了保护搭客的安全,不是为了节省本钱。马斯克是全天下唯一有能力把“减配”与“未来”画上等号的车企老板。
比亚迪的崛起,改变了新能源汽车的生态:纯电不再是唯一,混动可能是更适宜当下的技能;
小30万的汽车该当有真皮座椅、多屏互动、质感音响;至于自动驾驶,在实现前都是画饼。
绝不客气地说,现在新能源车已经分裂成了两大阵营:
一派以特斯拉为首,统称“未来派”,喜好在车上利用新技能,纵然不成熟也要上;
一派以比亚迪为首,统称“现实派”,认为老技能如果得当,就该连续沿用。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如果说马斯克是新能源汽车的教主,那么比亚迪便是第一个异教徒,拿走了一部分教义的阐明权。订单流失落、股价下跌,特斯拉的日子没有前几年过得爽了。
说句实话,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欧洲、美国遭遇围堵,多多少少与马斯克也有点关系。
在欧美提升关税前夕,马斯克接管了一个专访,大谈个人对新能源汽车的意见,他一边冒死夸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上具有巨大的上风,技能前辈、家当链完备,是谁也离不开的互助伙伴,一边警告“如果各国不建立关税壁垒,很快会被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冲毁”。
这段发言在欧美各大媒体疯传成为“中国新能源威胁论”的铁证。不久,美国商务部长也附和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能过剩。”
面对比亚迪的竞争,马斯克的反应不是迎战,而是建立关税壁垒,或许贰心里清楚,无论他把特斯拉吹得如何前辈,都比不上比亚迪低廉的售价与超出预期的品质。
Uber的选择便是最好的明证。企业对本钱非常敏感,在Uber决定购入10万辆比亚迪前,一定详细地测算过投入产出比,清楚比亚迪是最得当的选择。
更值得把稳的是,近期马斯克政治态度的转变。
他舍弃了一向支持的民主党,改投共和党,向特朗普捐献了4000万助选资金。
个中一部分缘故原由是他讨厌民主党的性别政策,另一部分缘故原由恐怕是他希望借助特朗普实行更强硬的贸易保护政策。
在阻挡比亚迪进入美国市场的同时,特斯拉还能享受到中国市场的红利,两头通吃!
否则很难阐明,他一边夸中国,一边鼓励他国建立关税壁垒的动机。
大概,从来没有什么“亲华贩子”,那都是我们的一厢宁愿。马斯克这样的企业家最在乎的是利润,谁能给特斯拉带来更多的利润,他就和谁站在一起,纵然言行不一也无所谓。
作者:9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