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淼在海边捡到的废弃钓鱼绳。
钓鱼绳和灌银珠制成的耳环。
黄淼用灌银珠以及废弃钓鱼绳和编绳制成的胸针。

旧衣物布料做成的胸针。
见圳客户端·深圳***网2021年4月27日讯(深圳 徐娅)捡来的钓鱼绳制成胸针、废弃电线和银珠制成耳环、掉落的棕榈叶编织成收纳袋……1周前,黄淼将这组原创手事情品图片晒在网络社交平台时,迅速引来了众网友纷纭关注和留言点赞,有网友私信讯问能否预订购买。
她将这组作品命名为《将海洋生物杀手化作一缕温顺》,“希望将来有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该项目,组成团队创造更多零废物路子,更有效地保护地球资源环境以及人类康健。”黄淼说。
可持续创作理念源于旅途意外收成
黄淼,“90后”深圳女孩,毕业后步入社会成为了一名平面设计师。或许是不甘于一成不变的上班生活,黄淼和她的男朋友一贯神往探求心中的“诗与远方”。一番商量后,他们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辞职环游亚洲。辞职旅行,怎么会与“垃圾变废为宝”挂中计?用黄淼的话说,这源于旅途中的一场“意外”。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原来的旅行操持,黄淼和她男朋友滞留在尼泊尔。既来之则安之,黄淼决定在这里找些事做。有时的一次网页浏览,她关注到尼泊尔有一家内不雅观中央开设了为期10天的课程,随即便报名参与。
10天的学习给了黄淼丰富的收成,课程结束后,她选择连续留在这里做义工做事。在此期间,细心的黄淼留神到内不雅观中央的统统用品都会进行循环利用,这引起了她强烈的好奇心。“那里的循环利用技能让我大开眼界。由于从事设计师事情,自己的手工功底还是不错的,我决定亲自动手试试。”黄淼话语中略带一丝激动。
2020年8月尾,黄淼的第一个可持续原创手事情品出身了,这是一个用棕榈叶编织而成的收纳袋。她分享道,这是自己在看到树叶掉落时灵光一现的想法。如果要做成耐用的收纳袋,在原材料选择上就有不同的哀求。仔细研究后,她终极决定用偏硬的棕榈树树叶来制作收纳袋。
旧衣服布料、矿泉水瓶、废旧电线、钓鱼绳等,这些生活中不起眼乃至被丢弃的物品,在黄淼眼里都是瑰宝。一针一线中,它们相互碰撞,变身成为一件件可持续利用的生活艺术品。这一创作理念也让黄淼得到不少关注,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开始一件事很大略,坚持很难,中途也产生过放弃的动机。”黄淼坦言说,但每每看到网友在评论中给予的正能量和男朋友的鼓励支持,便武断信念要一贯做下去。
目前,黄淼保持着每个月手工创作2~3件作品的节奏,紧张以饰品和收纳袋为主,形成一个主题系列后再一并推出展示。她见告深晚,或许一两件物品并不能改变什么,但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更大的收成。希望能用这种办法传染影响更多人,共同为地球环境贡献一点力量。
青年圈刮起一股“将垃圾变为艺术品”的风潮
致力于将垃圾变为生活艺术品的年轻人,远不止黄淼一个,并在新一代时尚青年圈内逐渐形成了一股风潮。深晚在豆瓣上留神到一个名为“捡垃圾即是艺术”小组,吸引了不少网友的目光。
这个小组建组初衷是“创造和分享垃圾/废品中的审美意见意义”,目前聚拢了53513名潜心于“废物改造”的豆友们。他们相信“垃圾是被抛弃的无用之美”,破酒瓶儿、老物件儿,拆迁处里的旧家具、建材零件,乃至是路边的枯枝落叶……这些废品经由他们的改造,拥有了新的面貌。比如,打碎的玻璃杯可以变成烛台,阛阓拆迁工地上捡到的监控摄像头和废旧模特架组装涂漆变成“赛博台灯”等。
许多志同道合的网友们也表达了“收废品”过程中,对物品生命的思考。还有网友从“废品”中得到了心灵治愈。
“每个在试图进行废品改造的人,都是在负责聆听物品的声音,重新探求它们的发光点,这样的氛围也抚慰了那些处于低谷的人们,产生再次拥抱生活的希望。”网友评论或许代表着他们多数人的心声。来源: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