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患者超过100万
1月4日,元旦小长假后首个事情日,江苏省公民医院门诊和病房内一片劳碌。下午3点半旁边,刚刚做过参与治疗手术的淮安市民钱怀庭,被护士推回病房。“觉得怎么样?”期待多时的老伴和3个子女立即围上来。“好多了!
舒畅多了!
胸口不再憋闷。”
今年81岁的钱怀庭面色红润,口齿清楚,声音洪亮,如果不是手腕上还挂着吊瓶,根本看不出来刚做过心脏参与手术。钱大爷的老伴见告,他9年前曾发过一次急性心梗,“那次放了3个心脏支架,住院一周花了近8万元。这次手术年夜夫说支架降到700元旁边,大概只要花2万多元就能出院了,省了不少钱!
”

住在钱大爷隔壁病房的王正财也刚放心脏支架没多久。71岁的王大爷是镇江句容人,前几天在家溘然晕倒,被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心梗,连夜转到江苏省公民医院。王大爷的老伴说,他有风湿性心脏病,2017年装过3个支架,花了4万多元,“当时借了好几家才凑齐。”“如果这次早发病一周,就得多花近2万元。”得知从元旦起支架大贬价的后,老夫妻俩感到光彩。
小小支架,却是救命“利器”。据江苏省公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年夜夫郭静先容,对心梗患者的参与治疗是给心脏血管堵塞的部位放入支架,及时打通血管。“植入支架的黄金韶光一样平常不超过2小时。节后上班第一天,我们科要做18台参与手术。”郭静说,心脏支架不但能挽救病人的生命,还能大大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中国心血管康健与疾病报告2019》数据显示,中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达3.3亿,从2009年到2019年,中国冠心病手术从23万例发展到超过100万例,年增长速率超10%。目前,全国有2400多家医疗机构都在开展冠脉支架植入手术,如果以每台手术支架利用量1.5枚打算,我国一年大概要用掉150万个心脏支架。
根据2019年三甲医院的数据统计,冠脉参与手术的患者,实际发生的医疗用度均匀在5.6万元旁边,个中冠脉支架约1.6万元,其他耗材1万多元。这样高值耗材的用度就占到了全体住院用度的一半旁边,纵然终极医保报销,职工医疗的个人包袱也在1.5万元旁边,居民医疗的个人包袱2.4万元旁边。
贬价不会影响产品质量
长期以来,参与人体、临床利用量大的冠脉支架、人工枢纽关头、眼科人工晶体等高值医用耗材由于价格虚高广受诟病。
为降“虚价”,机构改革后新成立的国家和地方医保部门将高值医用耗材整治作为重点。在制订完善政策的同时,通过集中采购的办法,以量换价,勾引医用耗材生产企业主动贬价。以这次落地的冠脉支架为例,一枚心脏支架从十年前动辄2万-3万元,逐渐降到6000-7000元、2000-3000元,到如今降到700元旁边。
眼见一款医用耗材从曾经令患者望而生畏的“天价”变为“大众价”,很多人难免担心产品质量。对此,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陈金甫在接管采访时回应,企业是质量的第一任务人,参与集采的企业都有质量承诺,本次国家组织集中采购中选的冠脉支架都是已在全国各地广泛利用的,集采入选后,还是同样的厂家、产品、生产线,质量有保障,而且医保部门有一套完全的制度设计进行质量监管。
一名中选耗材厂商也表示,从品质发展、品牌掩护角度而言,质量是企业的生存之本。作为跨国企业,公司不会由于某一个地区的发卖变动生产工艺,而且各大医院也都有不良耗材的记录反馈和惩戒机制。
江苏还建立了省药品(医用耗材)阳光采购不良记录管理办法,以此约束医用耗材招采不正当行为,对列入不良记录名单的医用耗材生产经营企业,限定或取消挂网发卖资格。
采访中理解到,一款入口冠脉支架产品,在欧洲某地市场价也便是99欧元。一个冠脉支架本钱不到五六百元,出厂价两三千元,原有的虚高价格紧张来自流利环节。
带量采购改变了传统的营销模式。国家首次冠脉支架集中采购有明确带标的量,给予中选企业稳定市场预期,中选产品不必再为临床利用而营销,压缩流利环节水分,促进价格回归合理水平。
在江苏,带量采购会谈医院一样平常因此上年度总采购量70%的采购总量、一年的采购周期作为会谈条件,而国家队脱手会谈的量更大。这就意味着,只要中选,企业就得到了医院采购量的担保。
为鼓励医院利用中选耗材,医保部门明确,医保预算结余留给医院,医院按照政策自主分配,这无疑将大大引发医院的积极性。江苏省公民医院医保办主任丁海霞也表示,江苏早就实赠医疗耗材零加成,即进价多少还原价多少卖给病人,因此不会对医院的营收产生影响。
医用耗材流利企业面临“洗牌”
实在,在国家队脱手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会谈前,地方的“团购”行为早已涌现。
江苏是海内率前辈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的省份之一。早在2019年7月,江苏就开展了冠脉支架带量采购,并在此根本上不断拓展采购品种范围,先后涉及心血管科、神经科、眼科、骨科、普外科等。据初步统计,目前海内有20多个省市在开展带量采购,降幅在50%旁边,有的乃至高达80%~90%。
可以预见,随着带量采购更加频繁,市场监管更加严格,高值耗材必将从暴利转变为合理利润,乃至微利时期。对付市场变革,越来越多的耗材厂家也早有生理准备。去年11月30日参与江苏省第四轮医用耗材会谈的中选企业常州瑞索斯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江苏区经理周跃表示,带量采购、产品贬价是今后医用耗材的总体趋势,企业必须主动适应市场变革,通过严控中间营销环节、压缩利润、完善内部管理争取市场。
业内人士指出,以前一个产品要进入医院,一样平常先要报请医院的干系部门审核。审核通过后,发卖商先要给年夜夫先容产品、免费培训利用产品,年夜夫学会利用后才可能得到发卖机会。在此期间发卖职员还要面对其他同类产品的竞争,由此每每滋长“带金发卖”行为,以及过度营销造成的耗材滥用征象。带量采购节省了等待获批、等待发卖的韶光本钱,以及各种营销本钱。
按照干系哀求,在医疗机构与中选企业签订采购协议后,医保基金按不低于年度约定采购金额的30%预支给医疗机构,并哀求医疗机构与企业及时结清货款,最大幅度降落企业财务、管理等交易本钱。
带量采购会谈中,医疗机构每每与生产企业或者跨国公司海内总代理、大区发卖公司直接签订购销条约,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医疗机构对付经销商的依赖更小,大批中小型经销商的生存空间也越来越狭窄。
省去营销烦恼的企业,有更多韶光专注于研发耗材质量,以规模换市场;而规模效应也降落了企业的生产本钱,对冲了贬价的影响。这些,对中选企业来说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黄红芳 仲崇山)
来源: 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