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造谣指的是利用人工智能技能天生虚假信息,包括笔墨、图片、音***等,以此来制造网络谣言。
案例一:利用AI软件编造
“山体滑坡致8人罹难”网络谣言

2024年1月23日,有网民在某平台发布文章称:“云南山体滑坡磨难 已致8人罹难”。经查,违法行为人杨某某为获取流量牟利,搜集网络上的干系信息后,利用AI软件天生了“云南山体滑坡磨难 已致8人罹难”的虚假***信息,并发布在网络平台上,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目前,四川广元公安机关已依法对杨某某进行行政惩罚。
案例二:利用AI软件编造
“喜德县地震”网络谣言
2024年6月9日,有网民在某***平台发布***称,“5月27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发生5.0级地震,震中位于喜德县,地震波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率传播。地震造成了大量房屋破坏和职员伤亡,灾情严重”。经查,5月27日凉山发生5.0级地震,震中位于木里县,无职员伤亡,部分房屋受损,违法行为人罗某某为吸引眼球、获取流量,利用AI软件天生虚假地震灾情图片,并在某短***平台散布不实信息。目前,四川凉山公安机关已依法对罗某某进行行政惩罚。
案例三:利用AI软件编造
“14岁女孩被男同学袭胸”
网络谣言
近日,云南省迪庆州喷鼻香格里拉市公安局网安大队接群众举报,称喷鼻香格里拉市一网民在某网络平台发布了大量涉及全国各地的发布的文章格式同等,高度疑似AI合成。经调查,陈某某为吸引网民关注,博取流量牟利,利用AI软件天生系列未经证明的假***,并发布至其运维的网络账号。目前,喷鼻香格里拉市公安局依法对陈某某进行行政惩罚。
案例四:利用AI软件编造
“女子电动车被扣后猝去世”网络谣言
2024年6月11日,某网络平台涌现一条关于“司法与人性的碰撞:五旬妇女电动车被查扣猝去世”的。该文章称:“澄城县一妇女为了照顾病重的父亲匆忙赶路,却碰着交警司法,在哀求无果、电动车被扣后,感情瞬间崩溃,心脏病产生发火终极未能挺过这一关”。这篇情节弯曲的文章在一天多的韶光内,浏览量超过了两万次,给当地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经调查,田某利用AI工具,将自己看到的交警扣车的信息洗面革心,再配上两张网图,加工天生了“澄城县城的一妇女电动车被查扣猝去世”的虚假信息并发布至其某平台账号。目前,田某对自己通过AI软件编造谣言的情形招供不讳,属地公安机关依法对田某处以行政拘留10日。
以上案例均是通过AI软件合成的不实信息,不法分子为了赚取平台褒奖或吸引流量,利用AI软件自动天生文章,并与实际图片进行嫁接,发布在网络平台上,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严重扰乱社会公共秩序。
【AI造谣为何越来越多?】
制作大略,效果显著。AI制造谣言有多大略?可能只须要几个关键词,通过利用手机浏览器自带的“AI文本天生器”,就能自动编写一段像模像样的***稿。再配上移花接木的***和图片,确实能起到以假乱真的效果,让人一时真假难辨。因此利用AI制作谣言则成了网络谣言的重灾区。
【AI造谣的危害】
本钱低、效率高,辟谣难度大,这就不难明得为何有人、乃至有团伙将造谣当成引流牟利手段。可见,打击利用AI等新技能新运用编造谣言,已刻不容缓。
【如何应对AI造谣】
目前“打假AI”并非易事,但利用AI技能“以毒攻毒”无疑是未来思路,眼下已有一些科技公司、平台已开始行动,海内抖音等平台则供应统一的AI天生内容标识,帮助创作者打标,方便用户区分,并畅通用户对不实信息的举报渠道。
同时,广大网民朋友还需提高提升个人鉴别能力,武断理性上网,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
青海网警提醒
人工智能应向善发展,广大网民牢记不可利用信息技能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保持理性上网,保护好个人身份信息安全,避免在不可信的网络平台高***未知来源的运用程序,不做AI谣言制造者的“帮凶”。
来源:西宁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