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海上客
环球时报8月12日转引日本共同社宣布称,据多名干系人士透露,日本跨党派的“日中友好议员同盟”拟8月下旬访问中国,目前正在折衷详细事变。今日“八一三”,中日历史问题,有关抗战,无需赘言。
海叔在此要说,按照宣布所称,“此举旨在通过议员外交,为办理日中之间堆积如山的各种问题而推动政府间对话”。

不得不说,干系宣布的用词,不可谓不重。何所谓“堆积如山”。海叔觉得,大致便是日本方面,特殊这天本媒体认为,日中之间存在许多问题须要办理。
7月16日,中国驻日今年夜使馆举办2024年“中日小大使”欢迎会 图:中国驻日大使馆网站
1
回看疫情之前,日本方面曾经热盼中日高层互动。但由于疫情的关系,加之从疫情期间直到疫情之后国际格局的不断演化,日本在许多方面、许多层级随着美西方走,切实其实马首是瞻。这样的情形下,哪怕中国方面本无意与日本方面疏离,却总碰着两国关系不冷不热的情形。
乃至,连一度所言的“政冷经热”之“热”,也未必真正保持比较稳定的温暖。
亦有关心外交的日本自民党议员称,由于对话渠道狭窄,难以进行危急管理。
怎么办?
实在,连日本方面都认识到了沟通的主要性!
近段韶光,日本政坛多名官员访华或操持访华——
日本厚生劳动大臣武见敬三、自民党总务会长森山裕7月已经到访过北京。这是他们时隔6年再次访华。
日本国会众议院副议长海江田万里也于7月访华。他在北京表示,日本众议院愿加强与中国全国人大的互换。
亦有媒体称,日本自民党正在磋商尽快重启2018年后中断的“中日执政党互换机制”。实在,5月末,日本自民党干事长茂木敏充在东京就曾会见过中共中心对外联结部部长刘建超,双方赞许重启执政党互换机制。
可见,许多互换正在规复中。这显然对中日两国来说,有积极浸染!
7月23日,驻日本使馆陈诤公参会见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国际文化互换中央和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组派的中日青少年书法互换代表团一行83人 图:中国驻日大使馆网站
2
两国交流,最须要的是什么?
海叔个人认为,最须要的便是年轻人!
环球时报转引日本《逐日经济***》的宣布中提到,日本方面还发愁该如何培养诸如二阶俊博等人的接班人,也便是培养对华沟通互换的接班人。
回看中日建交往后,两国关系迅速发展。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方面宣告约请3000名日本青年到中国来参不雅观访问。
时任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一度以为自己听错了,以为中方的意思是约请300名日本青年到中国访问。而听说是“3000名”无误之后,不仅大吃一惊,更感慨果真中国有伟大之气概。
为了合营中方的事情,1984年初,日本方面以“青年团协议会”等青年团体为主,成立了3000人访华团的筹委会,详细卖力名额的分配和职员的选派。
1985年,中方也派出了500人规模的回访团。
至今,哪怕当年的青年已经晚年,可回忆起当年的互换来,无论是中国人还是***,都影象犹新!
如果有故人相见,相互之间的关系立即拉近很多。
回看中日当代交往史,无论这3000日本青年到中国参不雅观访问之前,还是之后,中国和日本之间也曾发生过这样那样的抵牾,乃至不乏摩擦。比如1982年的第一次教科书事宜,再比如1985年中曾根康弘参拜***和1986年的第二次教科书事宜。
岸田文雄在日本首相官邸会见中日高中生
总觉得就中日两国来说,中国能够做到更有肚量胸襟,更具原谅之心。可对付日本在诸如历史问题等等领域的执拗,我们该驳斥的时候得驳斥,该思考如何长效办理、彻底办理这问题的方案。但与此同时,对付对华友好的日本宦海人士、民众,我们也要差异对待,亦即以友情以对之。所谓“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也如此”。
疫情初起的时候,日本方面赠华抗疫物资之“山川他乡,风月同天”曾冲动国人。同样,中国也曾在此后向日本供应增援。这也实实在在有两国年轻人之间互动的功劳!
而未来呢?
中日之间该如何互动?
归根结底离不开年轻人!
媒体宣布,7月中旬,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曾在官邸会见参加青少年互换项目的中日两国高中生存80名。
邱勇(右)会见创价大学校长铃木将史 图:清华大学网站
清华大学网站,7月27日至8月1日,清华大学党委布告邱勇率团访问日本,落实中日两国领导人达成的主要共识,聚焦深化人文互换、密切科教互助,与日本政商学界代表人士深入互换,为构建契合新时期哀求的中日关系贡献清华力量。
从邱勇的行程,则能看出他见过岸田文雄,也见过日本公明党党首山口那津男,一起上还先后会见和歌山县知事岸本周平、鹿儿岛县知事盐田康一、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等。至于商界,经团联副会长、野村落控股株式会社会长永井浩二,经团联副会长兼中国委员会委员长、瑞穗金融集团特殊顾问佐藤康博等50余位经团联会员企业代表在“清华大学-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上与邱勇对话。
海叔觉得,青年之互换,加上深层次的各种互换对话,终极能够让中日关系企稳、向好。
3
奥运六金王马龙 图:新华社
在巴黎举行的第33届夏季奥运会刚刚结束。奥运期间,中日之间有一段佳话。那便是化身富士电视台特殊主播的日本乒乓球队前队长石川佳纯,不仅采访到了女子团体冠军中国队的全部上场队员,还在向每一位受访选手送pin(奥运徽章)之际,拜托中国女乒队员陈梦带一个pin给男乒的马龙。
“这是单独给马龙的,请你转交。”
而陈梦则是一脸的吃瓜笑颜,接过后表示:“我替他感激你。”
亦有评论认为,这一场景,太似学生时期的你我。
石川佳纯(左)与中国乒乓球女团三位队员合影
在海叔看来,石川佳纯倾慕马龙,本身便是挺美好的一件事。只管马龙如今早已结婚生子,可并不代表石川佳纯就不能对马龙的球技、人品表示讴歌。
中日之间,乒乓着意化为桥,我看挺好。
中美当年可以有乒乓外交,如今中日之间通过乒乓这一民间外交办法,建立更广泛的民间友好关系,有何不可?实在,在赛场上每分必争的中日球员,私下里不少有着友情关系。乃至许多日本乒乓球选手都会中文——不仅仅有中国血统的张本智和、张本美和会中文,一些日本血统的日本国手也会中文。那就不妨在乒乓项目上再加深一些互换。这样的天下,或许能够更美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