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科技 » 养老院里“代际融合”见证互相成就的温暖

养老院里“代际融合”见证互相成就的温暖

福州有家装饰工程通讯 2025-01-07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一筹莫展之际,她无意中刷到一家养老机构的推文——如果每月为老人做事满15个小时,就可以入住该养老机构,月租金只要300元。

新华逐日电讯近日在江苏省苏州市拜访创造,提出类似“代际领悟”需求的养老机构还有不少,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产生大量的岗位需求,更多的年轻人从事养老行业,将是一个一定。

养老院里“代际融合”见证互相成就的温暖 养老院里“代际融合”见证互相成就的温暖 智能科技

拎包入住

养老院里“代际融合”见证互相成就的温暖 养老院里“代际融合”见证互相成就的温暖 智能科技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张瑾所说的这家养老机构,位于苏州高新区。
2023年9月初,该机构推出“代际领悟”项目并招募青年志愿者,希望更多年轻人成为养老行业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按照约定,志愿者每人每月为入住老人供应陪伴、传授教化、生活娱乐、生理支持等志愿做事10-20小时,即可以200-300元的低价房租,在该养老机构“拎包入住”。

“老人喜好跟年轻人在一起,会以为自己变年轻了。
”事情职员说,老年公寓平时娱乐活动挺多,但老人希望能有更多年轻人参与,哪怕只是陪他们聊谈天、说说话。

“这个项目既能相对知足老人的需求,又能帮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办理租房难题,该当能实现双赢。
但我们心里还是没底,刚开始怕没人报名,后来又担心报名的人太多。
”事情职员说,他们陆续收到50多份申请简历,通过线上沟通、线下口试,终极筛选出8名志愿者。

张瑾如愿得到了这一机会,解了租房的燃眉之急。

“我喜好跟老年人打交道。
”张瑾说,她阔别亲人、阔别家乡,在苏州没什么朋友,一贯有一种流落感,但在老年公寓,她有一种回家的觉得。
“我供应的做事实在很大略,便是陪他们跳跳广场舞、做一些益智小游戏、唱唱歌之类的。
这里的老人都很友善,他们就像我的爷爷奶奶一样,对我也是一种感情的抚慰。
而且,他们学识渊博、兴趣广泛,对生活充满了热爱。
将来我老了,希望能像他们一样积极生活。

在老年公寓,志愿者们参与最多的是陪伴类做事。
张瑾说,像舞蹈、玩益智类游戏,属于群体陪伴,而有的老人性情内向,对社会有疏离感,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他们便会采取一对一的形式,陪他们谈天、看电视,润物无声地舒缓他们感情。

这些陪伴,都打算在志愿做事时长内。
每个季度,张瑾的做事时长都超过50个小时。
“我父母很支持,他们说,女孩子单身在外,跟老人家住在一起,更有安全感。
朋友们也说,这是一种新的人生体验,很有代价。
”张瑾愉快地说。

积蓄力量

位于苏州市吴江区的江陵康养中央的老年公寓,目前收住140位活力老人,均匀年事80岁。
总经理杨兰兰毕业于长沙民政学院老年做事与管理专业,从业已10年,曾在狮山怡养老年公寓事情多年。
她说,狮山怡养老年公寓2015年就开始招募社会志愿者,但当时并没有供应低价房租,志愿者并不固定。

“很多志愿者到养老机构做事,与老人更多只有一壁之交,下次志愿做事,又换人了。
志愿者与老人的黏性不足,彼此都不太熟习,老人得到感不强。
后来我们逐步有了代际领悟的设想,一方面,可以帮助大学生办理租房难问题,另一方面,吸引年轻人走进养老院,让养老院不再暮气沉沉。

想通过供应志愿做事换取低价房租,是有一定门槛的。
比如,年事在35岁以下、有固定事情或学习单位、在本地没有住房、无不良嗜好、对养老行业有一定的认知,而个中最主要的一个哀求是,有任务心和爱心,有亲和力。

江陵康养中央招募了两位志愿者——“90后”的张文雯、“00后”的魏千千。
中央给她们一人供应一个房间,生活举动步伐完好,房租每月300元。

文雯是位生理咨询师,很适宜为老人开展生理咨询。
千千在一家单位从事财务事情,喜好玩拍照、电子产品,年轻活泼,笑颜很有传染力,同样受到老人欢迎。

“我们中央原来就有生理辅导,有了文雯,课程质量更高了。
”杨兰兰说,有位82岁的老人秋秋,一贯与残疾的妹妹相依为命。
妹妹溘然“走”了,秋秋非常难过,一度烦闷。
文雯来了之后,每周为中央的老人上两次生理咨询课、做一些互动游戏。
她故意识地关注了秋秋,课上主动与老人互动,老人私下也会找文雯谈天、咨询。

“文雯来了三四个月后,秋秋终于从悲哀中走出来,规复如常。
现在,她是我们‘布衣坊’的大师,闇练操作缝纫机。
很多老人家衣服破了,都找她来缝缝补补。
”杨兰兰觉得很欣慰,“老人现在饭也吃得下了,觉也睡得着了,我们不再为她的生理问题而担心。

千千原来并不理解老年公寓,“来之前很忐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应对。
后来创造这里全是活力老人,我很快就适应了。
”千千说,她奶奶也70多岁了,以前一贯在一起生活,她也习气跟老人相处。

“事情职员提醒我,要善待每一位老人。
但又不能对某个老人特殊好,否则其他老人会吃醋的。
”千千笑着说,“这个提醒挺故意思,也很有道理。

文雯倾向于开启老人的内心,让老人脑筋动起来;千千则倾向于带着老人一起活动,让身体动起来。
“比如,教老人用智好手机、下五子棋、做一些手工之类的。
”千千说,她没有什么特殊的技能,以前也没给别人上过什么课,但这里的老人很宽容,纵然学得很慢,也不焦急、不抱怨,让她逐步从紧张到从容。
“这对我而言,也是一种磨炼。
”千千调皮地说:“以前活着人面前说话,我会焦急、会口吃。
现在不会了。

千千和文雯,就像两只活泼的小精灵,穿行在老树林中,带来一阵新风。
她们一样平常利用周末韶光供应志愿做事,平时高下班,总会激情亲切地与每位遇见的老人打呼唤“伯伯好,姨妈好”。
老人们则乐呵呵地回应“慢点跑、把稳安全”。

“如果可能,我想一贯在这里住下去。
”千千并没有考虑太多,年长她10岁的文雯则在考虑:“我还能给老人带来什么?如果往后力量不足了,怎么办?”

各有所得

2000年出生的殷曈曈来自江苏南通,目前在苏州医学院读研二,照顾护士专业,也是狮山怡养老年公寓的志愿者之一。

从读本科开始,曈曈就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包括支教、义诊之类的。
她认为,她的专业特长,可以为老年公寓供应专业做事。

比较其他志愿者,曈曈的专业可以说是最“对口”了。
“年事大了往后,肌肉力量会消退,抗阻运动能够帮助老人坚持肌肉力量。
”作为照顾护士专业的研究生,曈曈的话非常专业。

为老人做事,曈曈是负责的,她特意从学校的体育学院借来人体身分剖析仪和几十个重量不等的沙袋。
人体身分剖析仪由于太重,只能通过货运公司运送;那些沙袋则像蚂蚁搬家一样,分批次拿过来。

“老年公寓供应的福利有吸引力,我的做事项目也很有吸引力。
”曈曈很自傲。
她所指的福利,是老年公寓供应的月租只需300元的一室一厅,她跟另一位志愿者同住。

曈曈的做事面向老年公寓所有老人,发放宣扬单后,报名人数超过40人。
“我把他们分成7组,每组每月做事7次,每次二三十分钟。

5月15日下午,曈曈的做事工具原来有两位,一位姨妈因临时有事,跟曈曈“请了假”;87岁的高惠民,来坚持她的第6次下肢抗阻运动——小腿绑上沙袋,或坐或站,一次次抬起、放下。
曈曈在旁一边用节拍器计时,一边不雅观察老人的反应。

“我们每天都跳广场舞,风雨无阻,雨天就在室内跳。
一个团队四五十人,均匀年事超过90岁。
”高惠民一边运动,一边略带炫耀地跟谈天,“前几天,我还参加了时装秀,走了一回T台。

“姨妈,你已经微微出汗,等会儿小心着凉……”几组运动后,曈曈特意叮嘱高惠民。

研二的曈曈韶光相对自由,因此,她每周能到老年公寓做事3次,每次7个小时——上午8点到11点,下午1点到5点。
“基本哀求是每个月15个小时,我的做事韶光是远超的。
”曈曈笑着说,“我做的便是志愿做事。

父母非常支持曈曈的选择,还跟她开玩笑说,等他们老了,就能享受女儿的专业做事了。
“我是独生子女,现在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我们的养老压力非常大。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学养老专业有更多就业机会。
”曈曈说,她到老年公寓供应志愿做事,也是在为自己将来的事情做一些铺垫。

锦上添花

5月14日,景象晴好,吴江江陵康养中央内的小公园正式启用。
蓝天白云,绿草如茵,微风徐来,72岁的朱成纲,与其他7位更年长的老人,第一次到小公园排练唱歌。

朱成纲是领队,拉手风琴。
其他老人各拿歌谱。
他们在排练《同一首歌》。
有的老人还比较羞涩,朱成纲一直地给她们鼓励。

一遍,两遍……终于,所有的老人都唱出声来,康养中央上空,有了歌声飘扬。

“我们是江陵女子歌咏队……”朱成纲微笑着看着,“现在的盛行歌曲我们真会,但我们有我们那个时期的歌。
像《联络便是力量》《我们走在大路上》,我们都会唱,耐久不衰。

与7位80多岁的老太太比较,朱成纲还是“小伙子”,也更有活力——不管是江陵女子歌咏队,还是江陵知音乐社,或江陵合唱团,他都是领队。

“喜好唱歌的老人不多,好不容易凑齐了7个人。
我们常常一起唱歌,一起互换。
”朱成纲说,唱歌,也是他们互换的办法之一。
他还带着江陵女子歌咏队,参加了几次吴江区的文娱活动,“为别人带来快乐,也算为社会奉献余热。

83岁的虞雪心,是江陵女子歌咏队的队员之一,她上了几次魏千千的智好手机培训课。
“岁数大了,学过就忘。
老人没几个会玩智好手机的,千千耐心地教我们,我现在会网上购物了。
还有那个生理咨询师文雯,鼓励我们参加活动,延缓老年痴呆。
她们小嘴很甜,我们老愉快的。

“但是打仗还是少了点,培训的内容还是单调了一点。
”虞雪心停顿了一下说,“康养中央的员工,24小时都在岗,我们有事随时可以找他们。
志愿者毕竟不是这里的员工,不能随时找他们,我们心里还是有数的。

的确,志愿者毕竟不是员工,供应的陪伴和做事也有限。
江陵康养中央总经理杨兰兰说,志愿者供应的做事,只能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比如生理咨询,我们日常事情也有类似安排。
她们供应的做事只是一种增量,由我们统一管理,确保全体做事不会被带偏。
而且,她们目前供应的志愿做事,面对的是活力老人而不是失落能失落智老人,做事与老人形成一种互动,才能收身分歧的造诣感。

苏州康养集团营销运营部副总经理余卫星说,除了希望为老人供应更多增量做事,顺便帮少数年轻人办理租房难问题之外,他们还考虑通过这种办法,物色一些“好苗子”到养老机构事情。
(朱旭东)

来源:新华逐日电讯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