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科技发展的推进下,越来越多国家科研机构在研发更多、更好、更适用于送往太空的卫星等材质。目前,木材已经成为了欧美、日本等国家的主要卫星材质研发方面。
那么,用木材做成卫星是怎么回事呢?
木材做成卫星可行吗?

早在去年年底,日本京都大学和一家林业公司宣告互助目标,要在2023年发射环球首颗木制人造卫星。而按照当代科技的发展速率,用木材做成卫星确实是可行的。
首先,木材独特的木质特性能够让它承受太空的极度温度;其次是比拟各种高强度高硬度的复合股料,木材的重量足够轻,且研发本钱更低。并且,木材不会受到太空近乎真空的空间状态影响,在完成“任务”后能够在大气层中燃尽。
但另一个更主要的缘故原由是,利用木材来做成卫星更符合如今各国追求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更加环保。
木制卫星更环保
研究显示,目前已经有近6000颗卫星在绕地球运行,但实际上,个中60%的是已经属于报废。这些失落去功能的卫星成为“太空垃圾”漂浮在太空中,且会对后续的卫星上太空以及载人航天飞船构成威胁。
不仅如此,卫星中的铝材质在返回地球是炸裂会产生大量氧化铝颗粒,一旦反射到太阳光,就极有可能对地球环境、气温等各方面生态造成严重影响。而木制卫星在发挥自身浸染后,会在大气层燃尽,且不会带来有害污染物质。
总结
在科技发展日月牙异的本日,人类的太空奇迹也在持续发展和扩大。我国在1969年到2006年发射的返回式卫星中,隔热罩的设计便是采取浸渍白橡木制成。
木材不仅能够运用到建筑行业当中,乃至能为太空探索奇迹贡献力量。但由于木材的湿度、硬度等本身各种木材特性各不相同,并非所有木材都可以成为木制卫星。且用木材制成的卫星材料仍旧须要经由大量改造,本钱和韶光都要投入。
只管现在并不能所有卫星都用上木材制作,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今后将会有更多更方便,本钱更低且效果更好的材质能够“送上”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