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上云,你会选择百度云、阿里云还是腾讯云
要我选择的话,肯定是阿里云了。毕竟是企业用,就一定要选择市场份额大,企业用户多,能解决企业痛点问题的云,阿里云就很符合这些要求。
首先,阿里云的市场份额很大,在国内公有云市场上份额最大,远远超过百度云和腾讯云。
其次,阿里云服务企业用户的成功案例非常多,我知道的就有中策橡胶、茅台、亿滋等很多企业。

就拿亿滋来说吧,亿滋用阿里云打通了各个销售平台的入口,还将数据格式、计量标准都统一了起来,高层的决策效率提升了很多,IT成本却减少了22%。
要知道亿滋可是全球零食巨头企业,它都选择了阿里云,可见阿里云服务企业用户的实力的确很强了。
最关键的是,阿里云真的可以解决企业的痛点。做企业的应该都有体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经常面临很多技术上的问题,比如企业本身内部数据太分散,会员数据、服务数据、商品数据等都没办法打通等。
阿里巴巴有一个中台战略,就是专门针对企业级用户的,帮助企业完成数据整合,将企业的核心能力以数字化的形式沉淀到中台上,为企业搭建好了底层的技术架构。
这样一来,企业只需要结合自己的需求对前端进行创新就可以了。中石化应用了阿里云的中台战略,总共用了3个月就搭建起了一个工业品电商网站,还收获了3.8亿元的订单,这效率杠杠的。
这也可以看出,阿里云的中台战略帮助很多企业提高了数字化转型的效率,解决了他们最头疼的问题。
总的来说,让我选的话,企业上云就选阿里云。
每个城市都有各种云,云并不是随便上的,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云平台,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上阿里云、腾讯云等云平台。要考虑到安全与服务、本地企业上本地云平台,本地化服务更到位。
申浪云(姑苏工业互联网平台
www.islclouds.com
),由苏州申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苏州市姑苏区人民政府的指导、支持下,联合浪潮集团有限公司、深信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建设了姑苏工业互联网平台,即四方合作共建。申浪云平台将建设成“一体两翼”体系,一体为姑苏工业互联网平台;两翼为姑苏工业互联网平台大数据创客中心、姑苏工业互联网平台研究院。通过申浪云平台实现开发者与软件服务商集聚,形成申浪云大数据创客中心;以平台内核深挖和外延应用为课题搭建姑苏工业互联网平台研究院。谢邀,作为一个长期留意云资讯的人来说,个人认为三家发展倾向不同,从两个角度我来简单谈谈我的想法吧。
他们的服务类型是有区别的,从大数据方面看,百度建立了MapReduce、批量计算、OLAP引擎、机器学习在内的4个可适应性场景。而腾讯创新了大数据基础服务、数据应用和AI在内的3大技术体系。可以看出,百度云主打智能化计算,腾讯云倾向于多场景>顺应/span>。
阿里云就要相对均衡一些,个人比较喜欢的是他稳定的数据>情况/span>。他有对象存储、文件存储、归档存储、块存储和表格存储5个存储模式,还有域名注册、域名交易、域名预定、域名转入这4种域名服务。数据和域名管理这一块,是云服务的核心内容,也是阿里云拿手的东西。
另外,根据我的体验,阿里的服务类型要更加宽泛一些,既涉及人工智能,也包含基础服务。简单点说,他是一种包容性的服务体系,更加迎合市场的主流。还有重要的一点是,阿里云收费挺合理的,更适合各企业,腾讯云贼贵!
其实,如果要单独把市场数据摆出来看的话,阿里云还是要占据一定优势的。在2017年的国内IaaS市场份额统计数据里面,阿里云达到了47.6%,位于第二的是腾讯云,达到了9.6%。
另外从榜单看出,阿里云是国内唯一一家取得国际性优势的云服务商,IaaS营收排名全球第3,增长率仅次于微软,达到了62.7%。相对来说,腾讯云和百度云的市场地位就要靠后一些。
说了这么多,就目前而言,我会选择各方面都比较完善的阿里云。但是,我也同样期待着腾讯云和百度云在技术能有更大的突破,带来不一样的上云体验!
谢邀!
废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
先简单介绍一下BAT三家云服务器的特点。
1.阿里云
阿里云是BAT三家中最早开始云服务的厂商,国内云市场占有率约50%。
优点是:服务器非常稳定,生态环境营造的周全,服务周到。用户能想到的能用到的功能基本都有。
2.腾讯云
腾讯云目前在国内云市场处于第二名,增长也相当迅速。
优点是:服务器相对来讲很稳定,生态环境比较全,时常有秒杀活动,对新老用户都比较友好。当然,毕竟是腾讯旗下,对于想玩微信小程序的企业来讲,选腾讯云有很大的优势。
3. 百度云
百度云起步较晚,市场占有率一般。
个人建议,如果企业注重稳定,不想没事就瞎折腾的话,而且对价格不是太敏感的话,第一首推阿里云!
阿里云之前收购了万网,万网在域名、虚拟机方面稳定成熟,所以阿里云在这方面也很稳定。
如果是新用户的话,可以在考虑好服务器架构后,选择比较适合自己企业的新人优惠活动。创业公司,一开始可以先选用性价比高的产品,之后根据业务拓展、上线人数,并发数,往服务器放应用的多少再适当的升级配置。
赶上双十一或者双十二活动的时候,更可享受合适的优惠!
我自己的很多用户,也是推荐他们使用的阿里云,目前反应情况都不错,很少出现宕机情况。一旦出现问题,提交工单,很快能给反馈。最快的一次是十五分钟反馈解决问题。
如果企业自身会在本地定期做备份,主要业务中有微信小程序,或者主要在微信公众号中微服务的,可以考虑腾讯云。新人秒杀活动中,目前优惠力度比较大,可以一口气购买3年的服务器。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阿里云或是腾讯云都对创业公司非常友好,都有类似创业者扶植计划之类的活动。
至于百度云,个人没用过,不好多说什么。
如果觉得纳兰说得有点意思,请关注!谢谢!
作者简介:纳兰说数码,工科毕业,爱玩爱搞机,也深爱写作。关注我,咱们一起聊点有趣的数码产品或者超酷有用的APP。专业建站,专业APP/网站/小程序制作,专业SEO。
先来分析一下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三家的情况吧,我查了一下,阿里云已经成功帮助很多企业上云,实践案例反映出来阿里云的表现都比较好。而腾讯云的话感觉稳定性不是很好,故障也比较多,不久之前还爆出损坏用户数据被索赔的事件,安全性值得商榷。百度云的话,我没找到哪些企业实际应用的案例,性能上面也没有什么突出的优势。
再来看看资历方面,阿里云经历了十年每年十个亿投入的研发,还经过了双11、火车抢票、世界杯直播等业务的考验,这些都是我们大家体验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都蛮好的。而腾讯云、百度云的起步都比较晚,目前没有经过大规模业务的实践,日常生活中也没体验过相关的业务,一直不温不火,感觉没什么过人之处。
相比较而言,显然阿里云更适合企业上云,所以我选阿里云。
为何诺安成长混合业绩不佳,规模却持续暴增
其实这原因简单的很!很多人回答一堆,总共就那么几个原因造成的。
1.很多人被套,主动加仓,拉低成本等待反弹。
2.投机的人多,诺安这个跌的快涨的也快的,很多人都想投机一把,赚点快钱,一旦下跌下来就很多投机分子进入抄底,结果底没抄成功,反而被套,然后就成了1里面的那类人了。
3.看好科技半导体在未来中国的成长空间,长期持有加仓的人![捂脸]感觉这类人是少数,但是不排除金额较大长期持有的!
4.名头太盛,网红大明星,网红效应很多人喜欢冲名头进来,进来抄底,各大平台的宣传还有基民自己的宣传,造成很多小白不懂得进来买抄底。可想而知,就变成2号原因里面的人了,然后进而成为1号原因里面的人了[泪奔]
我看到的就这几点,大家还有补充的吗?[耶]另外我也是其中一员,抄底不成被套的[流泪]好吧说多了都是泪!我相信一定会反弹[酷拽][酷拽]
不要看诺安成长2020年收益不佳,但是,它是名副其实的“网红基金”,连带着基金经理蔡嵩松也变身网红,就连后援会都已经成立了。
前段时间一条关于“诺安基金经理蔡嵩松年终奖预计超7000万”的消息在市场上流传,7000万,这个数字给诺安成长和蔡经理的大火再填一把火。
诺安成长为何大卖?哪怕它2020年收益不佳?
第一,基金业绩一度傲人,形成虹吸效应。
诺安成长混合是2019年业绩排名在全市场第9位的主动权益基金,该基金2019年全年回报达到95.44%。2020年,该基金即受到了投资者的疯狂追捧。
数据显示,2020年二季度末诺安的基金规模达到161亿元,相较2020年年初增长了近100亿元。到2020年年末,诺安成长混合基金的基金规模已经超过300亿。
基金业绩一定是投资人关注的第一因素,但是,基金业绩的消息是呈现“波纹型”传播的,资深投资人赚到最好的收益;普通投资人后来跟进,业绩已经下滑;而小白投资人看到老消息,买入自以为的“明星基金”,自然变成接盘侠。
上述的圈层效应,提现在具体的基金上,就是不断创新高的基金规模,不明真相的投资新人还在不断涌入。
第二,支付宝等理财平台的热捧,推动了基金规模走高。
诺安成长的热卖离不开支付宝等平台的推波助澜,只要你仔细关注,诺安这只基金不止一次登上支付宝推荐基金的首页。
支付宝平台的用户,有很大比例的投资新人,他们可能是刚入社会的职场新人,可能对于基金一知半解,他们看到支付宝的首页推荐,立马就被“宣传语”吸引,以为找到了财富密码,殊不知。
所以,我个人一般不买支付宝推荐的基金,平台推荐基金的背后逻辑是历史业绩,然而基金要赚钱,看的是“未来业绩”。A股是轮动的,板块之间此消彼长,历史业绩好的基金说明他投资的板块走出一波上涨,然而,暴涨的同时,下调的风险也在累积。
投资新人不理解这背后的逻辑,盲目根据平台推荐买基金,一不小心就会成为接盘侠,而那些所谓“明星基金”的规模就会膨胀,哪怕它的持仓已经处于高位下跌的风口,哪怕它的业绩已经缩水。
第三,诺安规模膨胀,肯定也有真正看好半导体板块的投资人,坚持买入的原因。
说起诺安成长混合的风格,看一下诺安的持仓。2019年一季度,诺安主要持有的是中国长城、中国软件、中科曙光、韦尔股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诺安已经从一个半导体、软件、云计算等混合型科技基金,转向完全以半导体为主的基金。重仓股票:兆易创新,圣邦股份、韦尔股份、北方华创、卓盛微、沪硅产业、三安光电、长电科技、中微公司、闻泰科技。清一色十只半导体芯片股,我个人觉得还是很炫酷,满仓all in半导体。
可以这么说,诺安是一只披着基金外衣的半导体股票。
现实生活,还是有投资人无限看好半导体板块,他们愿意售后板块的周期轮动,愿意等待板块深跌反弹。因此,哪怕诺安业绩下滑,他们也坚持持仓,甚至逐步加仓,这也导致诺安的基金规模暴涨。
然而,在我看来,买基金而不是买股票的原因是什么?最大的原因就是分散风险,基金持有不同的股票,可以降低投资风险。
反观诺安,同行业的股票同向性就非常大,同涨同跌很明显,这种持仓风格注定了本支基金大幅波动的本质。行业集中涨,也就会集中跌,这不是背离了投资基金的初衷?
到此,大家对中微云视监控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中微云视监控的2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