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绝大多数消费者都碰着过这样的场景:我们在购买一些商品的时候,商家每每会提出如果不要发票,那么在不影响质保的情形下,商品的价格上还可以有一些优惠,或者赠予一些配套的礼品。
对付很多个人来说,购买这些商品拿到的发票并没有地方可以报销或抵扣,要与不要差异不大,他们更乐意放弃发票以获取更低的购买价格,有时候乃至可以低于进价、批发价的价格买到心仪的商品。
这时候你一定会问,商家怎么获利呢?

“亏本买卖”背后另有玄机
商家都不傻,怎么可能真的做亏本的买卖,先不说给消费者的价格是不是真的低于进货价,这些被大量囤积下来,消费者没有索要开具的“富余票”才是他们的利润来源。
和过去我们多次谈到的大量注册空壳公司暴力虚开不同,这些商家先因此低价不开票的办法向个人消费者发卖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再以收取开票费的办法,将这些“富余票”开给短缺本钱发票的企业,造孽获牟利润。
从去年10月开始,上海警方会同税务稽查部门开展了专项行动,专门打击这种“富余票”虚开行为,在沪、浙、渝等地成功摧毁了6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50余名。
仅用了5个月韶光就抓获受票企业卖力人170余名,涉案价税合计17.8亿余元,涉及税款2.5亿余元。
那么,有真实业务发卖,只是换了个受票方,税务机关是怎么创造这个中的猫腻的?
大数据筛证据 “富余票”不富余
不要以为耍点小聪明就能瞒天过海,现在税务的大数据筛查十分精准,可以通过调取发票信息,比对银行流水等办法来探求证据。
这些商家向上游供应商带票采购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后,票货分离,再以5%开票费为他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很难做到“票货款”三流同等,一旦被稽查,立马就会原形毕露。
税务机关“大数据”手段日益强大,各部门间信息共享让所有企业都处于实时监控之下,这些梦想小便宜的受票企业,也会被依法追缴税收,接管行政惩罚和降落纳税信用等级,得不到便宜反而还要付出大代价。
缺进项、本钱不足、毛利虚高的企业,别再冒险“求票”,学会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纳税方案,才是最安全、也是最高级的节税方法。
关注@薛亮的财税加油站,为您供应最有代价的财税资讯!
收听下方企业家必知的税收方案专栏,理解您和您企业适用的税收优惠政策。
每一个中小企业都须要一位共享财务总监。
本文为薛亮的财税加油站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财税热点:
没事情就有人为?百余人信息被盗用于企业逃税
免税新政!
5场大型运动赛事的多项收入免征增值税
企业所得税少交10%,8类情形中小企业可享所得税减按征收
增值税由3%降为1%,中小企业和个体户已发生的业务税率怎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