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汉字激光照排系统
激光照排技能,便是将笔墨通过打算机分解为点阵,然后掌握激光在感光底片上扫描,用曝光点的点阵组成笔墨和图像。
普通一点来讲,实际上便是电子排版系统的简称。 电子排版系统的出身,给出版印刷行业带来了一次革命性的变革。利用激光照排系统不但可以避免铅字排版的低效益和对工人的康健侵害,其好处还在于它的易改动、本钱低和效率极高档特点。

研制开拓成功的"华光激光照排系统",为天下上最浩繁的笔墨──汉字告别铅字印刷开辟了广阔大道,对实现中国新闻出版印刷领域的当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尤其是引起当代天下印刷界的惊叹,被誉为中国印刷技能的再次革命。
我国绝大多数的报纸、杂志和书本都在利用着这套系统,它比古老的铅字排版工效至少提高5倍。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 王选(1937年2月5日-2006年2月13日),男,江苏无锡人,出生于上海,打算机笔墨信息处理专家,打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能创始人,当代中国印刷业革命的先行者,被称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被誉为"有市场眼力的科学家"。
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心副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84年晋升为教授,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加入九三学社, 2002年2月1日得到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能奖,陈嘉庚科学奖得到者 。
2、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1966年12月23日,中国科学事情者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这是中国经由6年零9个月的艰巨事情后得到的重大科研成果。研究胰岛素的动因是,随着糖尿病人的大量增加,仅靠从动物胰脏中提取胰岛素已远远跟不上须要,因此,人工合成胰岛素成为议事日程选择。
牛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分子,它的化学构造于1955年由英国的科学家桑格测定及阐明:牛胰岛素分子是一条由21个氨基酸组成的A链和另一条由30个氨基酸组成的B链,通过两对二硫链贯串衔接而成的一个双链分子,而且A链本身还有一对二硫键。
往后,科学家们又陆续测定了不同生物来源的胰岛素,创造与桑格首次确定的牛胰岛素的化学构造大体相同。人胰岛素也是如此,A链的第8位由苏氨酸代替丙氨酸、第10位由异亮氨酸代替缬氨酸;B链的第30位由苏氨酸代替丙氨酸。
牛胰岛素的四大医学功能: 一是降落去世亡率。糖尿病是一种炎症性疾病,据国外对181例重危患者采取了静脉输注胰岛素,去世亡率低落了43%。二是抗血小板聚拢浸染;三是可以治疗骨质增生;四是能够治疗精神疾病。牛胰岛素低血糖疗法紧张用于中毒性精神病的精神错乱和震颤性谵妄,对焦虑、紧张和神经衰弱也非常有效。
牛胰岛素到底有哪些分外的浸染?
首先是能够调节人体的糖代谢。胰岛素能够促进全身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并抑制糖原的分解和糖原异生,因此,牛胰岛具有降落血糖的浸染。胰岛素分泌过多时,血糖快速低落,以是,脑组织受影响最大,可涌现惊厥、晕厥征象,乃至会引起胰岛素休克。
而胰岛素分泌不敷、或胰岛素受体缺少,那么常常会导致血糖升高; 如果超过肾糖阈(门槛),那么糖从尿中排出,引起糖尿。由于血液成份中改变(含有过量的葡萄糖),将会导致高血压、冠心病和视网膜血管病等病变。
其次,牛胰岛素能促进脂肪的合成与存储,让血中游离脂肪酸减少,同时抑制脂肪的分解氧化。胰岛素缺少可造成脂肪代谢紊乱,脂肪贮存减少,分解加强,血脂升高,韶光长了可引起动脉硬化、导致心脑血管的严重疾病。由于脂肪分解加强,天生大量酮体,涌现酮症酸中毒。
再次,能够调节蛋白质代谢。胰岛素一方面能够促进细胞对氨基酸的摄取和蛋白质的合成,一方面抑制蛋白质的分解,这样有利于成长。腺垂体成长激素的匆匆蛋白质合成浸染,必须有胰岛素的存在才能表现出来。以是,从成长来说,胰岛素也是不可短缺的激素之一。
此外,牛胰岛素可促进钾离子和镁离子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可促进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及三磷酸腺苷。
3、陆相生油理论
陆相生油理论,是中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潘钟祥于1941年创立并发展的石油勘探领域的新理念。其终极目的是为了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
中国是天下上最早创造和利用石油及天然气的国家之一。但自1878年近代石油勘探技能在中国涌现以来,近半个多世纪,中国的石油工业险些没有什么发展,个中一个主要缘故原由是“中国陆相贫油”的不雅观念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中国在大庆、大港、胜利等地连续建成大油田,陆相成油理论的浸染功不可没。此前,人们一贯认为,只有在海相地层中才有可能涌现大的油田,西方人确认中国贫油,就由于中国一些大型中新生代盆地多为陆相沉积。中国科学家经由研究提出了:只要条件得当,陆相沉积也可能天生大油田的理论。此根本理论的打破,让我们创造了海内的油气资源。
初始陆相生油论突出的特点:一是研究手段以石油地质调查为主,二是结论以推断为主。50年代以来,成熟陆相生油论得到了重大成果:一是对陆相生油层的形成和陆相生油的基本条件作出了出色的研究,并总结出“湿润与干燥景象的时期转变,有利于生油层的形成”、“长期的深拗有利于生油层的形成”。二是“要地本地、湿润、坳陷”强烈坳陷的盆地、淡水一半咸水的迅速堆积的巨厚的湖泊相沉积、有机质丰富、还原环境是陆相生油的基本条件。
陆相油气田富集分布规律涌现两个主要理论:一是“源控论”(拗陷型盆地为主),便是生油区掌握油气田的分布和富集;二是复式油气聚拢区带理论,总结了多断陷、多断块、多含油气层系的陆相盆地,形成多种油气藏类型复合连片聚拢的特色;
陆相烃源岩和石油地球化学系列指标和参数的建立,让陆相生油理论从定性的地质推断发展为定性的科学。
为什么之前中国被戴上了“贫油国”的帽子?
从环球范围来看,石油产油规模最大、储量最丰富的属于中东地区,中东地区的生油岩险些都是海相地层,主要的是大多数含油气盆地的生油岩都是在海相沉积地层中。数据表明,海相生油更加“优胜”一些,比较之下,陆相生油很大的局限性。
海相生油的“优胜性”归功于其“出身”好,比如海相的咸水环境比陆相的淡水环境更利于有机质的保存,海相地层拥有更加稳定的水下环境,而陆相生油却很难有这样的”安静“环境,而且其沉积盆地常常受地质活动滋扰,因此,油藏保存条件很不理想。
值得一提的是,海相地层中拥有品质更好的天生原油的质料,特殊是脂肪物和类脂组分是形成石油的主要物质,加上海洋浮游生物含类脂组分比较高,而陆相沉积地层中以木质纤维类物质为主,含类脂物较少。但是,如果陆相地层发育以深水湖泊沉积为主时,大量的湖生生物会繁殖个中,因此也会天生储量比较丰富的石油。
从20世纪初开始,在创造的中东、北美、欧洲等地区的油气中,大多是在海相地层中创造的,因此,造成很多国外的石油地质学家认为只有海相沉积地层才能天生油气,加上一些国外的地质学家到中国调查时,当看到中国地表地层大多为陆相地层时,险些都是希望而来、扬长而去,从此,中国被戴上了“贫油国”的帽子。
当然,海相生油同样受到了石油理论的束缚。比如早在1863年,加拿大著名石油地质学家T.S.亨特就阐明了石油的原始物质是低等海洋生物; 前苏联地球化学之父B.A.别纳科依在其名著《地球化学概论》中指出,石油是海洋生物天生的;而1943年美国地质学家W.E.普赖特再次强调:“石油是未变质的近海成因的海相岩层的组成部分。”因此,按照当时的科学水平,地质学家的认知是有限的。
其余一个形成中国贫油的缘故原由,是1913年,美国美孚石油公司组织了一个调查团到中国的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河北、东北和内蒙古部分地区进行石油勘探调查,打了几口百十米深的探井,终极没有什么收成。由此,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埃蒙斯教授于1921年撰文认为:“所有的产油层险些毫无例外地都是海相地层或与海相地层密切干系的淡水地层。”
192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地质学教授勃拉克韦尔德在一篇题为《中国和西伯利亚的石油资源》的论文中再次强调,中国没有新生代海相沉积,彷佛为“中国陆相贫油”再次增加了论据。
4、网购
所谓网上购物,便是通过互联网检索商品信息,并通过电子订购单发出购物要求,然后填上私人支票帐号或信用卡的号码,厂商通过邮购的办法发货,或是通过快递公司送货上门。
中国第一宗网络购物发生在1996年的11月。购物人是加拿大驻中国大使贝详,他通过实华开公司的网点,购进了一只景泰蓝“龙凤牡丹”。
在1999年以前,中国互联网的先知们就开始建立B2C网站,在中国推动网络购物,而当时这种做法遭到了经济学界的普遍质疑:比如是否会有足够多的消费者会在线购物?网络购物能否办理物流配送的问题?再比如网络购物能否办理网络支付的问题?现在回过分来看,创新是须要实践的,某些经济学家每每“眼高手低”,上面疑问事实上被第三方网上支付所办理。
1998年3月6日下午3:30,海内第一笔INTERNET网上电子商务交易成功。中心电视台的王轲平师长西席通过中国银行的网上银行做事,从世纪互联公司购买了10小时的上网机时。
目前,中国网民规模为9.04亿,而手机网民规模达到8.97亿,是美国总人口的2.75倍。网上购物已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成为了新的“传统家当”。
5、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秀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上风的第一代杂交种,用于生产,这便是杂交水稻。
杂种上风是生物界普遍征象,利用杂种上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是当代农业科学的紧张造诣之一。
西方国家称杂交稻为“东方魔稻”。袁隆平其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办理了中国人的用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办理下个世纪天下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天下上乃至把杂交稻作为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袁隆平被誉为天下杂交水稻之父,他对办理天下性饥饿问题的贡献已经惠到几亿人。
天下上首次成功的水稻杂交是由美国人 Henry Beachell 在1963年于印度尼西亚完成的,后被付与1996年的天下粮食奖,被学术界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1968年,日本科学家新城长友经由长年努力找到了野生的雄性不育株,提出了一系列诸如干粉等杂交水稻育种新方法,首次成功实现了基于“三系法”的水稻杂交技能。但是无论是Henry Beachell还是新城长友,其方案都存在着某些毛病,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推广,使得水稻杂交勾留在实验室阶段,由此未能完成杂交水稻的家当化。
中国湖南著名农学家袁隆平在此根本上成功地探求到了得当的野生的雄性不育株,并打破了日本人无法实现的杂交水稻育种技能,完成了杂交水稻研究事情的”末了一公里”,选育出了第一个能够大面积运用的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并且在1981年荣获中国第一个国家发明特等奖,袁隆平由此被称为“天下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对付天下粮食发展贡献更大。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简明教程>>写于1985年,书经联合国粮农组织出版后,已成为全天下杂交水稻研究和生产的辅导用书;同时袁隆平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聘请为环球发展杂交水稻的首席顾问,多次赴国际水稻所开展互助研究及技能辅导,为天下上更多人口能吃“饱饭”立下汗马功劳。
2020年11月2日,袁隆平团队杂交水稻双季亩产打破1500公斤,意味着中国水稻产量再创下一个新天下记录。本次打破,不仅是产量上的打破,且大米质量媲美日本的越光米,成为新的里程碑。
袁隆平,无党派人士,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协和医院 ,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首创者,被誉为"天下杂交水稻之父"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能研究中央、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央原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中国发明协会会士。
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创造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2000年度得到国家最高科学技能奖,2004年得到沃尔夫农业奖 ,2006年4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0年得到澳门科技大学名誉博士学位,2018年当选中国发明协会首届会士 。
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首创者和带头人,发明了"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能体系 。并提出并履行"种三产四丰产工程",利用超级杂交稻的技能成果 ,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揭橥论文60余篇 。曾得到"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 、被付与袁隆平"共和国勋章" 。
6、复方蒿甲醚
是第一个由中国创造的全新化学构造的药品,也是目前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可的中国原创药品
截至2005年底已被26个亚非国家指定为疟疾治疗一线用药,它在疟疾这一高传染性疾病的治疗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复方蒿甲醚曾经是唯一被天下广泛承认、并在世界广泛发卖的中国专利药品,是中国唯一真正走向天下的药品。 复方蒿甲醚的出身,肇端于20世纪60年代。
1967年5月23日,最高层亲自指挥和支配了"523项目",并且以启动日期命名此项重大项目。1972年,中国的科研职员终于从青蒿里提炼出抗疟疾的化合物—青蒿素,并于1973年在云南和海南等疟疾高发区进行了临床试验。
青蒿素是新中国研制的第一个化学药品,其治疗疟疾快速、高效、抗药性小,被国际社会誉为抗疟药研究史上的"里程碑"。"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专家们又将蒿甲醚与化学药品本芴醇组方,研制出新药复方蒿甲醚。
复方蒿甲醚不但有治愈率高的优点,也有延缓抗药性产生的特点,堪称抗药性疟疾的"克星"。从黄花蒿中提取的青蒿素,曾是中国获国际社会承认、在国际医药界最有影响的两个药物之一。以青蒿素为主的联合疗法治疗疟疾,3天就可见效,比传统氯喹疗法大幅减少了4天。临床运用30多年来,尚未创造疟原虫对其产生耐药性。
天下卫生组织早在2004年初已经接管环球基金的拨款,准备在5年内每年出资1亿~2亿美元,为非洲国家从中国购买以青蒿药物为根本的联合用药,作为环球抗疟疾首选药物。 1991年,中外双方相继在世界63个国家、地区和干系国际专利组织报告复方蒿甲醚专利,截至2002年,已得到包括中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欧共体等49个国家和地区的复方药物发明专利权,成为我国率先在国际上得到专利的化学药品,也是天下复方类药物中拥有发明专利保护国别最多、专利覆盖面最大的药物之一。
今年4月8日,美国FDA发布批准复方蒿甲醚(Coartem)片剂用于治疗疟疾的公告。由此,美国成为批准复方蒿甲醚药物的第84个国家,也是在美国注册的第一个治疗疟疾的ACT药品和第一个中国原创的专利药品。 值得一提的是,蒿甲醚是复方蒿甲醚片中的活性身分之一,也是第一个在美国获批的青蒿素类衍生物,青蒿素来源于中国传统中药青蒿。
疟疾历来是人类一大疾病。七十年代前,疟疾肆虐中国广大地区。二战时,西方发明的抗疟药氯喹在六十年代初就因疟原虫对它产生抗性,由此失落效,并且这种抗药性快速蔓延亚、非、拉各洲广大疟区。每年有三千万旁边的疟疾病人缺少治疗药物,一、二百万人去世亡。越战期间,疟疾是在热带雨林中的越南战士非战斗减员的主要缘故原由。
青蒿素的特点,在胃肠道中不易接管,生物利用度低,复发率高。青蒿素在水和油中的溶解度都很小,难以制成适当剂型。蒿甲醚的油溶性大,易制成油针剂。 蒿甲醚具有高效(比如剂量小)、速效(退热快、血中原虫消逝快)、毒性低(比如副反应轻,未创造与该药肯定有关的毒性反应)、便于利用等优点。
普遍利用的蒿甲醚,拥有“两个独到”,即治疗抗氯喹恶性疟有独到之处,在制剂与效价上比青蒿素有独到之处;“两个可靠”,即在治疗危重型疟疾的疗效迅速可靠,在抗性地区治疗恶性疟可靠。因此,临床证明蒿甲醚确实是治疗疟疾的全新武器。因此,被当之无愧视为中国“新四大发明”。
值得一提的是,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第十届国际化疗会议上,6000名各国医坛专家公认青蒿素为治疗疟疾的中国神药,是天下医药史上的壮举,是对环球人类的生命的重大贡献。
7、人字形铁路
人字形铁路,指两条铁路线合并或一条铁路分岔成两条这类铁路交汇模式。中国的京张铁路的人形铁路段,因在当时振奋了中华民族而有名于世。人字形铁路利用历史悠久、运用处合广泛,是大略经济、高效实用的铁路线岔道段种类。人字形铁路经由遍及和发展,又衍生出人字形和X型等铁路线交汇模式,让火车在不同铁路线之间能快速变轨。
清末中国工程师詹天佑奥妙利用人字形铁路战胜了因周边高落差阵势环境而导致火车难以安全爬坡的困难。
著名的京张铁路,自北京丰台起、至河北张家口。1905年9月4日开工,1909年8月11日建成。铁路完备由中国人自己主持设计、自己施工建筑的第一条干线铁路。由当时清政府委派詹天佑为京张铁路局总工程师,个中,京张铁路工程最为人所熟知的是青龙桥车站的人字形铁路。
京张铁路北上要穿过崇山峻岭,坡度非常大,按国际设计施工方法,铁路每升高1米,就要经由100米的斜坡,坡道乃至长达10多公里。为了缩短线路、降落用度,詹天佑大胆创新,设计了"人"字形铁路线路,采取两个火车头,一个前面拉,一个在后边推,进入"人"字形铁路线路的岔道口后(青龙桥站)后,就倒过来,原来推的火车头改成拉,而原来拉的火车头又改成推,这样一来火车上山爬坡就随意马虎多了。在20世纪初时如此大胆的设计,在中国铁路建筑史上是一个非常大的创举。詹天佑所发明的人字形铁路已经成为一件全球瞩目的伟大工程。
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1919年4月24日), 祖籍徽州婺源,生于广州府南海县。12岁留学美国,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 ,主修铁路工程。他是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 ,被誉为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造诣是卖力建筑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拥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
1905-1909年主持建筑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创设"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而震荡中外;并且在方案建筑沪嘉、洛潼、津芦、锦州、萍醴、新易、潮汕、粤汉等铁路中,成绩斐然。著有《铁路名词表》《京张铁路工程纪略》等。1919年4月24日因腹疾严重,心力衰竭逝世,终年58岁。
8、侯氏制碱法
侯氏制碱法又称联合制碱法,是中国化学工程专家侯德榜于1943年创立的。是将氨碱法和合成氨法两种工艺联合起来,同时生产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品的方法。质料是食盐水、氨气和二氧化碳—合成氨厂用水煤气制取氢气时的废气。
这个方法提高了食盐利用率,缩短了生产流程,并且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尤其是降落了纯碱的本钱,战胜了氨碱法的不敷,由此享誉天下,得到天下上的普遍采取,个中的变换气制碱的联碱工艺,成为中国独创,具有非常明显的节能效果。
侯德榜,是中国化学工业的奠基人,纯碱工业的创始人。他发明的"侯氏制碱法"使合成氨和制碱两大生产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人类化学工业史上书写光辉的一页,在环球学术界也得到了极高评价。
侯德榜(1890年8月9日~1974年8月26日),生于福建闽侯,著名科学家,精彩化学家,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近代化学工业的基人之一。
在20世纪20年代,打破了氨碱法制碱技能的奥秘,他主持建成亚洲第一座纯碱厂;30年代,领导建成了中国第一座兼产合成氨、硝酸、硫酸和硫酸铵的联合企业;40~50年代,又发明了连续生产纯碱与氯化铵的联合制碱新工艺,以及碳化法合成氨流程制碳酸氢铵化肥新工艺;60年代实现了工业化和大面积推广。
值得一提的是,1926年中国"红三角"牌纯碱进入了万国展览会,获金质奖章。
1943年,中国化学工程师学会同等赞许将这一新的联合制碱法命名为"侯氏联合制碱法"。所谓"联合制碱法"中的"联合",指该法将合成氨工业与制碱工业组合在一起,利用了生产氨时的副产品CO2,拔除了用石灰石分解光降盆,简化了生产设备。
联合制碱法避免了生产氨碱法中用处不大的副产物氯化钙,而用可作化肥的氯化铵来回收,提高了食盐利用率,缩短了生产流程,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降落了纯碱的本钱,联合制碱法很快被全天下所采取。个中,变换气制碱的联碱工艺,是我国独创,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什么是纯碱?
纯碱(碳酸钠),俗名纯碱,又称苏打、碱灰,是一种主要的化工基本质料,纯碱的用场非常广,一样平常都是利用它的碱性。可用于制造玻璃,如平板玻璃、瓶玻璃、光学玻璃;还可利用脂肪酸与纯碱的反应制肥皂;在硬水的软化、石油和油类的精制、冶金工业中脱除硫和磷、选矿、以及铜、铅、线、锡、铀、绍等金属的制备、化学工业中制取钠盐、金属碳酸盐、漂白剂、填料、洗漆剂、催化剂及染料等均要用到它,在陶瓷工业中制取耐火材料和釉也要用到纯碱。纯碱是主要的化工质料之一,绝大部分用于工业,一小部分为民用。
纯碱,是人类最早制取和利用的化学物质之一。7000多年以前,天然的碳酸钠首先是从幼发拉底河边成长的花的灰烬中提取的。大约5500年以前,埃及人开始用一种从湖水蒸发中提取的天然纯碱,生产装饰玻璃和作为铅酸硅砂聚和肥皂的一种成份。当从海藻类植物的灰中提取丰富的钠碱时,也从木材灰中得到了丰富的钾碱。用天然植物生产钾碱的方法一贯延续到1870年,德国JP开始采含有钾盐矿才结束。
9、数学机器化方法(发明人:吴文俊)
吴文俊院士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家,中国数学界的泰山北斗,1956年就与华罗庚、钱学森一起得到首届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吴文俊首创了近代数学史上第一个由中国人原创的研究领域,在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被付与两个人,一个是吴文俊,一个是袁隆平。吴文俊的造诣是“对数学的紧张领域——拓扑学作出了重大贡献”“首创了崭新的数学机器化领域”。
拓扑学被称为“当代数学的女王”。上世纪50年代,吴文俊由繁化简、由难变易,提出“吴示性类”“吴公式”等,为拓扑学开辟了新的天地。
吴文俊的事情起到了承前启后的浸染,令环球数学界瞩目,成为影响深远的经典性成果。吴文俊的事情被五位国际数学最高奖——菲尔兹奖得主引用,很多著名数学家从中受到启示或直接以他的成果为起始点之一。
数学大师陈省身这样夸奖吴文俊:“对纤维丛示性类的研究作出了划时期的贡献。”
上世纪70年代后期,吴文俊提出用打算机证明几何定理的“吴方法”,首创了近代数学史上的第一个由中国人原创的研究领域——数学机器化,实现将繁琐的数学运算证明交由打算机来完成的目标。
吴文俊的理论后来被运用于多个高技能领域,办理了曲面拼接、机构设计、打算机视觉、机器人等高技能领域核心问题。2011年,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发起设立了“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能奖”。
吴文俊的各项独创性研究事情让他在环球享有极高的荣誉。2010年,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国际编号第7683号小行星被永久命名为“吴文俊星”。
吴文俊的研究事情涉及到数学的诸多领域,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其紧张造诣表现在:拓扑学和数学机器化两个领域。吴文俊为拓扑学做了奠基性的事情。他的示性类和示嵌类研究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吴公式","吴示性类","吴示嵌类",至今仍被国际同行广泛引用,影响极为深远,享誉天下。
70年代后期,在打算机技能大发展之下,吴文俊继续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数学的传统(即算法化思想),转而研究几何定理的机器证明,彻底改变了这个领域的面貌,属于环球自动推理界先驱性的事情,被称为"吴方法",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影响。
吴文俊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成果并已运用于国际优势行的符号打算软件方面。
吴文俊1919年出生于上海,1940年本科毕业于交通大学数学系,1949年获法国国家博士学位,1951年返国,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数学所、中国科学院系统所、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任职。他曾任中国数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主任,全国政协常委,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主席,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系统所名誉所长。
吴文俊曾得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2000年)、首届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56年)、首届求是精彩科学家奖(1994年)、邵逸夫数学奖(2006年)、国际自动推理最高奖——埃尔布朗自动推理精彩造诣奖(1997年)等
10、中国高铁
中国高铁,是指在中国境内建成利用的高速铁路。至2019年底,中国高速铁路业务总里程达到3.5万千米 ,居天下第一 。
中国高铁具有三大上风:技能前辈、安全可靠;价格低、性价比高;运营履历丰富,中国每培植一条铁路其标准至少担保二十年不掉队。
中国目前已经成功拥有环球前辈的高铁集成技能、施工技能、装备制造技能和运营管理技能,具有组团出海的实力,能够寻衅任何竞争对手。
中国高速列车保有量1300多列,天下最多。列车覆盖时速200公里至380公里各个速率等级,种类最全;动车组累计运营里程约16亿公里,履历最丰富。施工本钱和效率方面,中国企业更具上风。
据测算,国外企业建筑高铁均匀本钱为每公里0.5亿美元以上,中国只需约50%,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企业的工期短,施工效率达到外国企业一倍以上,不但本钱低,标准更高。在安全性能上,中国标准与欧洲标准基本同等,但施工标准远高于欧标。中国企业施工中所用到的钢筋、水泥等材料等级和用量都偏高。
中国铁路装备最大的上风:一是性价比高,二是交货能力强。性价比高,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于对本钱的掌握。中国铁路的配套家当完全,包括高下游在内的完百口当链发达,这是一样平常国外厂商无法做到的。中国产品交货及时、劳动效率高。同样一列车,国外制造要18-22个月,中国最多12个月 。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引人瞩目的复兴号在一些核心技能上:包括高压技能、牵引技能、制动技能、赞助供电技能、车上故障信息、掌握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和显示技能等等,这些技能复兴号不仅实现了完美的凑集,而且打破了国外的封锁,逐渐形成中国自己的标准体系。
尤其是复兴号在利用寿命上比之前的和谐号大大延长了10年韶光,可达到40年的利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