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货品牌赢得消费市场认可。京东消费及家当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23中国品牌发展趋势报告》显示,2019年至2022年,消费者在国货商品上的花销持续提升,购买“国潮”干系商品的消费者数量增长74%,成交金额增长了355%。
国货脱销离不开品牌创新。研发新技能提升产品质量,紧跟时期潮流创新营销办法,结合中华传统文化元素提升文化体验,都成为国货赢得消费者青睐的关键。
新技能提升产品质量

功能丰富、质量优秀,是如今不少国货品牌留给消费者的印象。
从技能水平跻出生界前列的中国新能源汽车、手机,到操作便捷、功能完好的国产电饭煲、扫地机器人、智能洗地机等各种家电,再到设计新颖、性能优胜的运动鞋、羽绒服等国产服装,做事百姓吃、穿、用、住各领域的国货品牌,正通过技能创新提升产品质量,赢得市场信赖。
对科技企业来说,技能创新是品牌发展的核心动力。
有关机构发布的2023年中国智好手机市场数据显示,光彩手机整年市场份额达17.1%,位居国产手机第一。据光彩首席实行官赵明先容,光彩手机近年来在续航、通信、影像、折叠屏等多领域取得创新打破。在研发用度方面,光彩每年拿出营收的10%用于研发,2023年连续加大投入,研发用度占总营收比例达到11%。该公司员工中,研发职员占比也超过了60%,在环球的专利申请数已超过1.7万个。
“光彩始终坚持开放创新。”赵明表示,光彩一贯坚持以领先的技能带动家当链升级,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也在拥抱环球化,让中国度当链能力与环球创新共振。
对老牌国货来说,技能创新能让品牌抖擞新的活气。
上海制皂厂有限公司成立于1923年。历经百年传承,现今该公司拥有“蜂花”“上海药皂”“扇牌”“白丽”“美加净”等一批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品牌。
“我们始终坚持核心技能产品差异化竞争,坚守品质、创新驱动。”上海制皂厂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珍明向先容,该公司设有技能中央,专门从事个人洗涤照顾护士、织物洗涤照顾护士、家居清洁、专业清洁剂领域新产品开拓,每年都有一批新产品投放市场,得到了良好的市场反馈。
“以上海药皂品牌为例,近年来,我们将上海硫磺皂从固体升级为液体,全新研发的分子包裹技能,能将硫磺变成胶态硫。2023年,上海药皂取得第四代硫磺技能的打破,推出氨基酸泡泡液体喷鼻香皂,令泡沫触感更温和,受到消费者喜好。”王珍明说。
▲2023年7月28日,第二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展览会正在海南海口举行。据理解,第二届消博会海内参展品牌超过了1200多个,新设国货佳构馆5000平方米,展示中国海内消费佳构和老字号。图为在贵州馆,茅台酒吸引参不雅观者。(图片来自中新社)
对新兴品牌来说,技能创新是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的关键。
北京市朝阳区居民孙师长西席是一名户外运动爱好者。他见告,几年前,自己还倾向于选择国外运动品牌的服装。“但近年来,国产户外运动衣饰的品质有很大提升,同等性能下价格还更实惠,以是我也成了国货的粉丝。”
国产男装品牌龙牙是孙师长西席最近的新选择之一。龙牙品牌奇迹部总经理廖灿雄见告,为提升服装穿着的舒适性,该品牌在设计研发方面,进行了许多新考试测验。
“面料选择方面,我们会跨界选材。比如北方的冬天,景象干燥,衣服会摩擦起静电,令人烦恼。我们就把在医学、化工等领域会用到一种导电纱线,与弹力化纤面料纺织在一起,运用到普通服装中。这样做出的衣服可以持久防静电,并且能减少沾灰的情形,改进穿着体验。再比如,最初运用在航空航天、电气绝缘等领域的一种PI纤维(聚酰亚胺纤维),我们将其加入棉服的制作中,提升服装的保暖性能。”廖灿雄说。
改变织造构造同样能改良面料性能。廖灿雄讲解说:“一样平常纱线的截面是圆形的。今年,我们设计研发了一款异形截面纱线,用其做成的面料,既可以供应精良的吸湿速干性能,又能供应棉质面料的亲肤体感,还能改进产品变形、掉色等问题。”
国产服装的质量更好了,但价格依旧亲民,为何“物美”与“价廉”能够兼得?廖灿雄认为,中国服装供应链的整体提质是关键。“海内户外运动服装家当起步较晚,过去,各种面料、加工工艺不足成熟。但近几年,干系供应链飞速发展,绝大部分材料都已实现国产化,乃至性能还优于入口材料。叠加中国的百口当链上风和市场规模化上风,生产本钱自然可以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新手段开拓发卖市场
创新营销办法也是国货品牌提升销量的主要手段。通过线下活动、跨界互助、推出联名款等形式,国产品牌拓展了目标用户;借助电商平台、短视频、直播等多渠道营销,国产品牌拉近了与消费者之间的间隔。
“零拷”是老上海人的一份独特生活影象。这个颇具年代感的词汇,在沪语中是拆分零售的意思,即消费者无需购买整件商品,用多少就买多少,表示了一种追求节约、实用的生活办法。
前不久,在上海市杨浦区、金山区、浦东新区的多个社区,不少居民惊喜地创造,“零拷”摊位回来了。桌子上摆着几个白色的大桶,里面装着喷鼻香皂液、洗衣液,居民可以自带容器,装满后称重结账。这是由上海制皂厂有限公司开展的线下“零拷”做事,“国货老字号+传统售卖办法”,吸引不少居民前来体验。
排队的人群中既有姨妈、爷叔,也有不少兴致勃勃的年轻人。金山区居民曹女士带着一个旧洗衣液瓶子,第一次前来体验“零拷”。“本日我来买扇牌洗衣液,这是我从小用到大的牌子,用着放心。而且装满一大瓶才花了不到30元,太实惠了!
”
王珍明表示,“零拷”活动既扩大了品牌影响力,又向广大消费者通报了低碳环保的绿色消费理念。“大家来‘零拷’,一样平常会拿着空饮料瓶、旧洗衣液瓶,对废物进行再利用,这是一种绿色低碳的消费办法。同时通过这项做事,也让我们物美价廉的产品更贴近消费者,知足了人们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跨界互助也是国货营销的一大亮点。
2023年9月,瑞幸咖啡与贵州茅台互助推出的“酱喷鼻香拿铁”,上市首日销量打破540万杯,单品发卖额超1亿元。2023年“双11”期间,天猫平台与100余个国货品牌携手,大规模推出跨界联名“热梗”礼盒,包括老干妈和椰树联名的“妈椰”礼盒、六个核桃与溜溜梅联名的“666”礼盒、银鹭与麻辣王子联名的“赢麻了”礼盒等,接连登上网络热搜。
这样的营销策略,成功助推国货“出圈”。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周文成认为,跨界互助符合企业的创新需求,能够帮助国货产品打破过去的发展限定,助力国货企业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构建竞争上风。
短视频、直播等渠道为国货营销带来新机遇。沉寂多年的老国货可能会借助巨大流量一夜翻红,新国货也瞄准了短视频和直播背后的红利。
2023年底,“桂花牌腕表”登上抖音热榜。一韶光,不少直播间开始专门发卖桂花牌腕表,或者拍摄消费者在南宁腕表厂发卖门店前排长队购表的画面。据悉,这款腕表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腕表厂研制生产。该厂有50余年的历史,但随着市场需求变革,如今已不再生产成品表,而是为其他腕表品牌代加工生产机芯。溘然热销的桂花牌腕表价格从80元到200元不等,并且不少是20世纪90年代生产的库存。
龙牙品牌自创立以来一贯非常重视线上营销。去年,该品牌在抖音电商渠道的销量占总销量第一。“从品牌宣扬角度来讲,当前短视频和直播的崛起,给品牌形象树立供应了新机会。”廖灿雄认为,品牌宣扬和发卖渠道的选择与社会发展是分不开的。“对新兴国产品牌来说,短视频、直播等渠道还处在早期红利阶段,捉住这个红利,会对品牌发展产生主要影响。”
新灵感取自传统文化
国货创新还表示在积极从中华精良传统文化中汲取设计创意,塑造“国潮”风格,为消费者带来良好的文化体验。
前不久,在一场时尚活动中,国家图书馆的文创产品“柿柿快意艾草锤”被作为新年赠礼,令许多人关注到“国潮”文创产品。在淘宝平台上,国家图书馆旗舰店的“柿柿快意艾草锤”近期销量已超过2万件。
“近年来,国家图书馆结合中华精良传统文化,开拓了许多广受消费者喜好的文创产品。”北京国图创新文化做事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立朝向先容,目前热销的这款艾草锤,接管了中医文化元素,整体设计上借鉴古人常用的养生锤样貌,头部形状则取自国家图书馆藏明代医学文籍《食品本草》中柿子的原图。张立朝说:“这款文创产品既表示了传统文化中的养生的理念,名字又谐音‘事事快意’,拥有美好的寓意,以是上架以来销量一贯不错。此外,还有借用《永乐大典》元素设计的永乐酒具、灵感来源于《山海经》的月过山海喷鼻香薰、依据《食品本草》设计的食来运转钥匙扣等产品,也都十分受消费者欢迎。”
在张立朝看来,年轻一代消费者普遍对中华精良传统文化很感兴趣,并且有很强的文化自傲。“反响在消费上,便是他们乐意选择‘国潮’风格的产品,并为产品的文化内涵买单。”张立朝认为,一件“国潮”产品要打出特色、赢得市场,须要坚持守正创新。“一方面要立足自己的文化基因,另一方面要不断创新产品的表达办法,与当代人的生产、生活密切结合,通过传统文化为当代人的生活办法供应办理方案。”
新茶饮品牌喜茶的干系卖力人表示:“我们以当代的设计措辞和表达办法,呈现传统中式美学灵感,推出了多款具有文化感的产品,积极弘扬传统文化。”据该卖力人先容,喜茶从苏轼的名篇《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中汲取创意,在去年5月,推出由季候佳果荔枝制成的新款饮品。在中华传统节日七夕节到来时,喜茶又结合传统青花瓷工艺推出“天青雨”奶茶,为消费者营造具有古典意蕴、中式浪漫的消费体验。
喜茶还将“曲水流觞”“空山新雨”等传统文化观点融入门店设计,得到消费者好评。在不同城市,喜茶推出具有当地独特文化景不雅观元素的门店,吸引消费者打卡参不雅观。比如在江苏省南京市,以城中古井与秦淮河为元素,设计“涟·漪”主题店面;在上海市,以龙华寺龙华塔为灵感,提出“塔影”设计观点;在天津市,则融入天津曲艺文化元素。“特殊是近年来,随着喜茶品牌走出国门、拓展外洋市场,我们也以中国茶文化为根本,向环球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比如在美国纽约,喜茶百老汇门店的空间设计了以丝绸为意象的造型装置,呈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喜茶干系卖力人说。
“国潮”产品创新发展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供应了新思路。
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是江苏省南通市地方传统印染技艺之一,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借着“国潮”热销的东风,南通蓝印花布制品也逐渐摆脱了过去“老气”“乡土”的形象,玩出新花样,吸引了大批年轻消费者。
走进南通老字号曹裕兴染坊的门店,能看到柜台上摆着琳琅满目的蓝印花布制品:可爱的玩偶,充满设计感的布包,洒脱的蓝白花纹丝巾……“我们在保持传统手腕根本上接管盛行文化元素,致力研发具有当代审美意见意义的蓝印花布。”曹裕兴染坊第五代传承人江荣先容,现而今的蓝印花布制品,在保留传统工艺的根本年夜将传统图案重组,形成了新颖独特“国潮”风格,更符合年轻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在面料选择上,也从单一的传统棉布,拓展到棉麻、亚麻、真丝平分歧材质,为“非遗”技艺注入新的发展活力。
“从国货到‘国潮’,能看到当前国货产品创新发展势头正劲,这也反响出中国品牌培植的内涵在不断深化、外延不断丰富。”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副所长郑璇玉认为,国货品牌培植既要关注产品的质量,也要追求传统美学元素和当代潮流风尚的领悟。“相信国货能够持续成为消费热点,进一步推陈出新,从‘爆红’走向‘长红’。”(完)(原标题:老国货 新意多)
/李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