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是不是,再回答为什么。
硬件明明比软件更难
答:是。我当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时候,便是以为硬件太难学了,动手能力也差,模电,数电,高频,旗子暗记与系统什么完备学不懂,怒而转投软件,好歹还可以自学成才。硬件属于完备不能自学的那种。

海内的硬件技能也不如软件
答:如果说芯片级的硬件技能的话,海内涵这方面的技能,确实不如阿里腾讯百度的软件技能,后者已经发展到全天下一流水平。题主的意思该当是硬件技能掉队,以是更须要高薪招聘人才来发展,意思我懂,下面再聊。
如果说板级硬件技能,正如 网友@大帅 所说,这个技能哀求就不太高了。只管学习和入行的门槛高,但一旦学成之后,事情过于大略,且没有技能可言,不能和软件比。
板级硬件现在都只剩抄抄图,看看芯片解释书。芯片解释书乃至帮你把外围电路都说了个七七八八。只须要一个高等的拼装工。
为什么硬件工程师报酬还不如软件?
答:这个问题虽然是问为什么,但我还是想回答下是不是,答案:是,符合事实。很多硬件工程师自己也认为,搞硬件的人为只能开这么多,不可能再多了。(哪里都有例外,特殊精良的别杠啊)
至于为什么?
正如我一贯跟我朋友所说,一个职位的人为高低并不取决于该职位的技能难度,而是取决于该职位的市场代价。而市场代价又是由市场需求来决定。
难的事情不一定市场需求大,随意马虎的事情也不一定市场需求小。造原子弹难不难?造火箭难不难,当然难!
但这个在中国有市场需求吗?除了进军工企业。回答也有人贴了火箭工程师的价格了。
实在说白了,缘故原由便是硬件工程师的市场需求远远小于软件工程师的市场需求。
先说板板级硬件工程师。
在我这些年所经历的各种公司中,一个大部门几十号人马,硬件工程师的数量基本都是个位数,其他都是软件工程师。软硬工程师比例从5:1到10:1不等。同样,对付一个项目,会分配多少软件工程师,但硬件工程师可能就只一个,承担所有模块。
纵然对目前人力资源比较充裕的手机行业来说,硬件工程师也顶多细分为通用硬件工程师,基带硬件工程师,射频硬件工程师,Audio硬件工程师。而对付其他个行业,可能就一个通用硬件工程师通吃所有了。
至于为什么需求这么小,前面也提到了,板级硬件技能发展了这么多年,很多东西都集成化,模块化了,没有硬件工程师发挥创造的舞台了,招一个牛逼的和一样平常的差不了太多。尤其在联发科创造的turnkey办理方案推动下,险些所有的芯片原厂都会供应全套参考设计,也便是可以抄作业,抄好作业乃至还可以请芯片原厂检讨一下作业。一旦作业完成之后,硬件工程师的活就剩下日常打杂,失落效剖析,产线故障处理,合营软件调试软件之类,再也没有设计与创作的空间。一个产品上市如果须要持续的硬件设计改进,解释这个产品的硬件设计一开始便是一坨屎,这种事情是绝对不许可发生的。而对软件而言,无论什么阶段,都可以持续改进,提高创新。说不定,还能引出一点新问题出来,大不了后续来个OTA升级修复就得了,可这些事情都须要人去干吧,须要软件去干吧。
在一个产品生命周期的任何一个阶段,软件工程师可发挥的空间远远大于硬件工程师。而硬件工程师,一旦方案终极确定,就稳定了。
再说说芯片级的硬件工程师,这严格说已经是芯片设计工程师了。这范例的属于技能难度大且有市场需求的职位了。以是,人为报酬是超过同行业的软件工程师的。但仍旧比互联网那些软件工程师要低很多。搞互联网软件的人虽然多,但互联网公司的软件迭代快,软件需求更是多得多得多。互联网公司赢利的规模效应远比芯片公司的规模效应大。
有的人认为硬件工程师人为报酬低是由于硬件越来越不赢利,行业利润低。我认为这不是紧张抵牾。
滴滴七年亏了500亿,你见它的软件工程师人为低了吗?美团之前也一亏损,直到2020才开始盈利,你见它的软件工程师人为低了吗?亚马逊亏损了20年,你见它软件工程师人为低了吗?
事实上,在再不赢利的公司,软件还是也要比硬件多几百块钱。
那硬件工程师的出路在哪里?
我不喜好只提出问题,剖析问题,而要能办理问题。
对付还没入行的,两个字,只能是劝退了。
入行不久的,四个字,尽早转行。
对付入行良久或者对硬件痴迷热爱的,可以在职业方案上优化,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硬件工程师虽然报酬低,但公司与公司之间差距也是很大的。报酬按供应链分,欧美芯片原厂>海内芯片厂(包括***省)>OEM&ODM终端厂>方案公司。以是,在跳槽的时候,只管即便从右往左跳,人为报酬和技能竞争力会越来越好。凡事都有例外,像OPPO/VIVO这样的终端厂硬件报酬长期碾压芯片原厂,但我仍旧建议一个硬件工程师至少有一段在芯片原厂的事情经历,以夯实技能,丰富履历,拓展视野,这只有原厂才能给你的,终端厂是给不了。然后再高高在上,傲视天下的姿态下嫁到有钱的终端厂,才是一个完美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