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摩托车牌照架,懂的自然懂,懂的联系。”
……
近日在浏览多个二手交易平台时,创造诸多类似语焉不详的物品描述。到底“你懂的”是什么?带着疑问,联系多个卖家后创造,上述描述对应的物品分别是处方药、摩托车汽车假车牌。这些物品,是法律法规和平台都明确禁止发卖的。

近年来,二手交易平台的涌现,给不少人处理闲置物品供应了新渠道。然而,连日调查创造,二手交易平台上售卖违规品的征象很普遍,包括赝品、盗版、婴儿奶粉、处方药品等,还有涉及色情低俗、陵犯他人隐私、鼓吹封建迷信等物品,更有甚者,通过暗语还能检索到警用设备、假证等,成为影响社会秩序稳定和消费者安全的隐患。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二手交易平台因具有网络平台的开放性、信息聚拢性和虚拟性,加之卖家的准入门槛较低等成分,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而售卖违规品,严重毁坏了电子商务的整体运营环境,应该武断予以查处和撤消。
禁售物品伪装上架
打破规则违反法律
一瓶钥匙扣大小的防狼喷雾,一根集强光强电于一体的高能量防身电棒,通过普通物流就能快递到家。而这样的物品交易,就发生在某二手交易平台。
1月29日,在浏览某二手交易平台时,看到一个号称“防身 专业东西”的物品。点进物品链接,信息寥寥,仅有暗昧其辞的“防身”“专业”“高强度”等描述词语以及一张配图:一堆防身东西,上书“详情+v私聊(即添加私人谈天账号)”。
添加该账号好友后创造,其专卖各种安防东西,乃至有不少物品上有“保安”标志。面对讯问,对方直接推举一瓶“防狼喷雾”加一根“防狼电棍”的300元组合套装,还反复承诺:“防狼喷雾可以过地铁安检,电棍能量极强,能让人瞬间失落去意识。”
挑选好详细物品后,卖家发来一个二手交易平台的购物链接,链接里显示物品是“999足银100克”,标价300元。
卖家还先容说,如果买家只购买50元的防狼喷雾,则须要拍另一个物品“皮卡丘小熊仔”的链接。
查看该卖家所售物品创造,在已售的100多件物品中,“皮卡丘小熊仔”“999足银100克”等物品图像反复涌现。根据卖家先容,75元的“女子文身贴”、190元的“立式饮水机”等,均是其“安防买卖”的伪装。
二手交易平台上卖安防物品并非个例。以“防身”等关键词进行检索后,创造有不少可疑物品。
专家指出,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严禁造孽制造、买卖枪支弹药、爆炸物品、牵制用具等,高强度的电击器和防狼喷雾理应属于牵制用具。若“防身器材”是警用东西等,更不能随意买卖,否则涉嫌违法犯罪。
除此之外,不少本不应当存在于二手交易平台的物品也可以随机搜到。
在某二手交易平台检索关键词“车牌”,检索结果显示,有不少物品先容称“全国各地车牌都有”。进一步咨询卖家创造,卖家兜售的都是假车牌,包括汽车和摩托车车牌,视车牌种类不同价格在50元到350元不等。卖家同时还可以配套制作假机动车行驶证,一卖家书誓旦旦地说:“这车牌套上,过高速和进停车场没问题,配上行驶证,交警也看不出来,钱到位的话,驾驶证也能做。”
随后将卖家发来的样图发给一名交通警察。这名交通警察称,行驶证字体明显不对,属于“一眼假”。在交通司法事情中,很随意马虎查出假车牌、套牌车,利用假造、变造机动车号牌的,属于受严厉打击的交通违法行为,这种制售假证照的行为同样会被公安机关查处。
在某二手交易平台搜索干系奢侈品包、名表,不仅能看到售价几百元的“山寨品”,乃至有卖家直接打出标语称“高定表,所有格局都有,你有图我就有货”。
把稳到,虽然在二手交易平台上直接搜“香烟”“电子烟”,很难找到干系物品,但是二手交易平台上有大量售卖烟盒的商家,在进一步互换之后,不少“烟盒收藏家”表示也能直接卖喷鼻香烟。此外,直接搜索电子烟或烟弹的品牌名称,搜索结果即显示大量电子烟产品,个中包括国家明令禁售的果味电子烟。
开封了但是没喝完的婴幼儿奶粉、医院开的处方药、号称“正宗厂出产”的名酒,各种来源不明的食品药品大量存在……无论是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私人售卖的,还是二手交易平台在规则中列明禁止发布的,这些违规品交易正在二手平台上泛滥。
平台审核尚存漏洞
利用暗语躲避监管
通过咨询干系平台客服得知,当前二手交易平台对卖家发布的物品信息紧张采取系统审核和人工审核两种办法。据某二手交易平台事情职员先容,所谓系统审核,即一方面,平台设置了违禁词,如果交易者发布的信息中含有违禁词,其物品将无法发布。另一方面,在买家与卖家互换期间,如果触发违禁词,系统也将有所提示。而人工审核则对平台物品信息进行“巡逻”,当创造敏感词或接到干系举报时,由审核职员进行进一步核查处理。
但实践中,现有的平台审核规则彷佛有很多“空子”可以钻。
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上考试测验发布物品,在物品简介中填写“警装 军服”提交发布时,系统自动弹窗显示“依据《军服管理条例》,不得利用军服、军需、军品等不当描述”,因此无法发布此类物品。而如果填写“防狼电棒 防狼喷雾”,则页面上方直接显示“禁售牵制东西”。
然而,只须要对上述笔墨表述进行大略处理,整体意思未变,便可以顺利发布。而配图更是可以随意选择。点击发布按钮后,物品链接秒通过审核,显示“成功发布”。
还有一些非常明显的违规品干系描述并未受到平台审核的重视。例如,处方药品是违规品,但在物品发布信息中直接写明“感冒药”“发热药”,发布物品时并未受到任何阻拦,乃至在发布24小时之后,干系物品链接仍未受到平台处理。再如个人禁售的电子烟,只要详细到某个品牌,就能查到大量该品牌电子烟在售卖,配图便是电子烟实物图。
值得把稳的是,早在2021年,江苏省消保委发布消费调查报告戳穿了二手交易平台存在的违规品发卖情形。之后,江苏省消保委针对二手交易平台消费调查创造的问题,对涉及的12家二手交易平台开展线上集体、公开约谈。12家平台表示将在规范平台内信息发布机制、加强平台内用户资质审核等方面加强整改。
此外,目前在多个二手交易平台,用户注册账号、上架干系物品时,都会哀求确认社区规则,规则对违规品进行了详细的罗列。例如,某二手交易平台结合法律法规,在《社区信息发布规范》中列明13类禁止发布的产品,包括色情低俗、涉及人身隐私、安全类等。
一方面是二手交易平台设置了发布规则和审核机制,但另一方面是违规品仍在发卖。对此,北京状师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吴迪认为,二手交易平台上违规品泛滥的情形令人担忧,凸显了监管和平台管理的不敷。这不仅危害了消费者权柄,也对社会秩序构成威胁。社会各界应提高对二手交易平台的关注,共同推动建立更安全、透明的交易环境,保障市场秩序和公共安全。
那么,卖家在二手交易平台发卖违规品须要承担何种任务呢?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副院长任超教授认为,二手交易平台的买卖,和正常的网购存在一定差异。用户在二手交易平台发生的买卖轇轕,并非都能适用消费者权柄保护法,由于消费者权柄保护法规制的是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所谓经营者,其从事生产、发卖物品或者供应做事该当具有持续性,但是二手交易平台设立的初衷是为个人卖家供应一个出让闲置物品的渠道,以是很多二手物品交易具有偶发性,这样一来就不能适用消费者权柄保护法对干系轇轕进行处理,而是当作一样平常的民事条约、侵权轇轕进行处理。
“因此,对付售卖者和平台的任务承担问题,要针对其在二手交易平台所从事的物品做事的性子、频次来判断其是否属于经营者,如果是经营者就可以适用消费者权柄保护法,但如果只是普通偶发的卖家,只能适用民事法律规范进行调度。”任超说。
北京金诚同达状师事务所管理合资人张国栋认为,在二手交易平台上售卖违规品,根据干系法律法规,售卖者应该承担相应的民事任务、行政任务乃至刑事任务。而二手交易平台则需视情节承担网络安全法、电子商务法中规定的相应法律任务,可能被干系部门责令限期改正、予以警告、处以罚款,严重者可能被责令停息干系业务、停业整顿、关闭网站、吊销干系业务容许证或者吊销业务执照等。此外,视售卖违规品的详细情形以及二手交易平台是否知晓乃至帮忙违规品售卖等情形,二手交易平台也有面临承担干系刑事任务的风险。
压实任务强化监管
提升数据追踪能力
如何管理二手交易平台禁售物品乱象,受访专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在任超看来,虽然平台设置了禁售规定,但是考虑到发卖这些违规品获利极高,在利益的使令下,很多人铤而走险。虽然二手交易平台一样平常有违禁词过滤系统,但是卖家通过模糊化描述、暗语提示的方法规避平台的过滤系统,或者是将真正的做事通过笔墨的办法打印在详情页的图片上,导致平台的违禁词过滤系统难以识别。同时,不少平台的卖家准入门槛低,乃至有平台采取先入后审的机制,对卖家没有设立严格的评价、惩罚体系,纵然这些卖家遭到举报,也不能及时处理用户的举报信息,对卖家作出本色性惩罚。
“要把稳的是,二手交易平台本身具有环节分散、交易暗藏的特色,比如卖家将违禁视频存储于网盘,再通过外部社交软件进行交易,这种跨平台的管理非常难,也对二手交易平台监管提出了更高的哀求。”任超说。
任超认为,在电子商务法的根本上,该当尽快出台二手交易平台干系标准,进一步完善包括信息发布、用户资质审核、退换货规则、资金安全及消费者权柄保护等干系规则,加强对行业的监管和违法行为的约束,提升行业管理水平,促进行业康健发展。
“必须提高二手交易平台的准入门槛,在卖家申请入驻平台的时候要严格审核,不能让进入平台的门槛形同虚设。”任超说,要不断提高平台的捕捉违规品宣扬词的技能,打好和违规品卖家之间的偷袭战。此外,平台的违禁词过滤技能每每赶不上违规品卖家采纳新的规避方法的速率,还须要依赖买家的投诉,平台必须构建并担保投诉渠道的通畅,及时处理用户的投诉。对付违规品卖家的惩罚必须落到实处,可以在平台建立红黑榜、卖家诚信评价机制,对付违法违规用户采纳平台公示名单、降落算法推举频次等惩罚方法。
张国栋同样认为,平台应在严格依照电子商务法等干系法律法规履行合规责任的根本上,适当提高准入门槛,同时加大针对卖家和上架售卖品的监管力度,连续探索、完善违法违规信息的审查究法和审核机制,提升数据追踪能力。干系司法部门应连续加大对以二手交易平台为工具履行干系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从源头打消违规品发卖乱象。同时,干系部门应加强对"大众年夜众的法治教诲,使更多公众年夜众知晓何种物品可以买卖、何种物品不可买卖,减少因“无知”而履行的不法行为。
“建议制订有关二手交易平台的干系规则,明确行政部门的监管任务,建立行政部门与二手交易平台间的互助监牵制度。”张国栋说。
吴迪认为,平台应积极与司法机关沟通互助,合营对违规行为的调查和打击。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形成联防联控的互助体系。同时,平台应对售卖者的身份进行更为严格的核查,确保售卖者理解并遵守法律法规。加强对售卖者的培训,增强其法律意识和任务意识,减少违规行为的发生。
“二手交易平台上违规品泛滥是一个繁芜而严厉的问题,须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通过法治手段、技能手段和行业自律相结合,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只有如此,才能够有效掩护社会秩序,保护买卖双方的合法权柄。”吴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