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锌刻度,作者|杨靖怡
近日,有宣布称三星位于天津的手机工厂已停产关闭。这座建立已有18年的厂内原有2600名工人,如今已经有90%的工人签订离职协议,且部分员工收到了“N+3”的补偿方案,此外三星也供应了分流到其他工厂的机会。
天津作为三星在中国主要的制造基地,也是三星最大的外洋生产基地之一,拥有10家三星系企业,累计投资超过58亿美元,占三星在华总投资的近1/5。

届时三星在中国的制造工厂又少了一个,这已经不是三星第一家在华关闭的工厂了,昔日霸主三星作为日韩末了的脸面,如今也已岌岌可危。为何日韩IT厂商在中国集体大败退?
这个“锅”谁来背?
根据三星电子公司于1月8日发布的第四季度未经审核的初步古迹报告来看,业务利润为10.8万亿韩元(约合96.7亿美元),环比锐减38.5%,与去年同期比较低落29%,远低于市场预期。发卖额为59万亿韩元,同比低落11%,也低于市场预期。
另有外媒宣布,由于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削弱了对三星电子产品的需求,这家韩国科技巨子的季度业务利润将涌现两年来首次下滑。
还有剖析师表示,“中国市场的疲软需求进一步压低了三星在那里的芯片销量。中国的全体智好手机市场都陷入结束,乃至下滑,这不但会影响苹果,还会影响三星。”
和苹果一模一样,这个“锅”又被甩在了中国市场身上。
5年前,三星手机在海内市场还风光无限,作为中国智能机市场的霸主,三星拥有20%旁边的市场霸占率。而如今,三星手机在中国智能机市场的份额已不到1%。
同时,三星电子的LCD电视也面临着来自中国竞争对手日益增长的寻衅。
据锌刻度调查得知,早在2017年Q4三星在海内的手机市场份额便首次跌破了1%,并且数据还在不断低落。
在2017年,“华米OV”和iPhone手机霸占了全体手机市场90%以上的份额,且该数据近些年来一贯持续增大。相较于苹果手机,国产智好手机拥有更高的性价比,得到了中国用户的青睐,使得苹果手机销量逐年下跌,国产智好手机开始崛起,直至2018年前11个月,国产品牌手机占市场份额已近85%。随着一系列国产手机品牌的崛起,高价低配的三星在海内市场更是举步维艰。
除遭受中国本土品牌的冲击外,三星自身也该当背起这个“锅”。
作为顶级的硬件供应商,三星在软件的优化方面则欠缺太多,纵然外不雅观设计得十分吸睛抢眼,但卡顿的系统让用户体验较差。
除此之外,三星对海内用户的差异对待也成为其在中国落败的主要缘故原由。在前几年的三星爆炸门事宜中,由于电池故障,数部三星Note7手机涌现自燃征象,三星公司立即停滞了Note7的发卖,并且环球召回产品。
但面对中国市场,一开始三星官方流传宣传电池没有问题,且谢绝召回中国区手机,直到一个多月后在海内舆论压力下才宣告召回。这次事宜,给中国消费者建立的形象大打折扣,三星的官方态度也让其在中国市场的口碑直线低落。
不仅如此,三星手机在创新路上也越走越远。2018年8月9日推出的旗舰机三星Galaxy note9,没有最新的屏下指纹识别技能,也没有3D光构造的面部识别办法,产品愈趋平庸的三星无法与其常年对手苹果反抗,在创新上看不到希望的消费者也逐渐对三星没了期待。
日韩IT厂商大败退
继三星“爆雷”往后,三星的“难兄难弟”韩国LG电子公司于1月8日也发布了四季度未经审计的初步古迹宣布,业务利润753亿韩元,同比锐减80%,远低于市场预期的3890亿韩元。发卖额15.77万亿韩元,低于市场预期的16.46万亿韩元。
由于长期亏损,移动部门已经成为LG内部的“重负”。在2018年12月初,LG电子宣告了一系列高层级的架构重组方法,开始对移动业务进行本色性调度,然而LG移动部门的频频换帅非但没有旋转移动业务的颓势,还逐渐暴露出管理模式上的毛病。
同样没有逃脱噩运的还有日本索尼手机,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索尼手机在海内的市场份额只有1%旁边。并且在刚过去的双11期间,索尼手机推出了高达千元的购机优惠\"大众锦鲤奖\"大众,而获奖者却放弃领奖,使索尼手机被网友调侃为“史上最惨的锦鲤”。
反不雅观当前海内智好手机终端市场,华为、小米、OPPO、vivo以及苹果已经霸占了市场的紧张份额,“华米OV”用户规模自2017年起更是不断扩大,除韩国三星还分得几羹粥外,其异日韩手机厂商险些是集体大败退。
然而在手机沙场上的失落利还只这天韩IT厂商集体落败的小小缩影。
2017年11月14日,海信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海信电器株式会社与东芝株式会社在东京联合宣告:东芝映像办理方案公司(Toshiba Visual Solutions Corporation,简称TVS)股权的95%正式转让海信。
2018年2月28日,海信电器公告称,公司已得到收购的必要审批,并且已经通过了商务部反垄断审查,双方已完成股权转让手续。公告指出,海信以76.82 亿日元(约4.53亿元公民币)得到TVS公司95%股权。
东芝(Toshiba)这天本最大的半导系统编制造商,也是第二大综合电机制造商。“新时期的东芝”在海内也是广为流传的广告语,如今在海内家电市场早已见不到东芝的身影。
曾经以东芝、三洋、索尼为代表的日系品牌家用电器在海内拥有统治级的地位,随着三洋率先倒下,东芝电视正式沦为国产,长期亏损的索尼手机在海内的市场份额更是微乎其微。
日韩IT厂商为何纷纭败下阵来?
日本企业通过通过从美国等西方国家大量购买根本专利,在根本元器件上建立了自己的环球上风,从而有效地坚持了日本企业在核心器件上独一无二的地位。然而市场竞争并不但是技能的较劲,计策转型的选择以及对市场需求的把控同样关键。
近年来,松下、日立、东芝、夏普等为代表的日同族电企业竞争力持续低落,大多被收购或转型其他业务。个中,日本百年企业松下电器也一贯在苦苦探求转型之路。
2017年景立的“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重点发力小家电业务。但一年过去了,松下小家电却面临着有品质无市场、有品牌无销量的尴尬。
有剖析人士表示,松下发力小家电市场的失落利,并非产品和技能不好,一是入局机遇不对。近几年,中国小家电市场已经形成巨子化发展格局,美的、飞利浦、九阳、苏泊尔等霸占了很大市场份额,松下已很难通过“大而全”产品计策完成占位。并且松下大而全的计策布局,产品定位不明确,加上创新跟不上市场需求变革,自然竞争不过中国品牌。
另一方面,则是松下计策的履行不足贴近市场,忽略了市场的需求和变革。
松下有品牌、有品质,定位高端无可厚非。但是与此同时,必须合营渠道、营销等一系列市场手段进行引爆。虚高的价格,模糊的定位,又没有培养出用户虔诚度,松下小家电自然很难引爆市场。
同样,三星也没有把握好市场脉动和中国用户的生理。
三星利用信息家当向数码时期转型的契机,在手机、平板电视等数个产品上形成了天下级的规模,虽然在工业设计能力上三星具有很大的先天上风,但随着手机品牌选择的增多,中国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和体验上有了更多的哀求,不仅哀求精美的外不雅观,同样也要担保手机运行过程中的流畅度,这便须要手机厂商及时地对手机硬件和软件进行技能升级。
受海内“华米OV”价格战的影响,消费者的消费不雅观早已趋于实用和理性。在三星不断推出的旗舰机中,除了虚高的价格外,在配置上并没有给消费者带来惊艳的黑科技。如此一来。三星手机被中国市场抛弃也不足为奇。
除此之外,对付跨国企业来说本土化适应能力很主要。日韩IT厂商照搬海内的经营模式,没有企业管理的中国本土化意识,也是导致其在中国大退败的主要缘故原由之一,同时文化领悟上的困境也让日韩IT厂商的本土化进程变得更为缓慢。
或许日韩IT厂商集体患上了加拉帕戈斯综合症。日韩IT厂商就像生活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物种,对付过去自己拥有的财富感到相称满意,傲慢的他们不愿意与天下打仗,于是把自己与外部天下隔绝开来,从而增加了自身与环球市场之间的隔阂。一旦深入外洋市场,却创造很难知足国外市场的需求,水土不服的他们只能全军覆没。
吃产品和技能的老本,享受品牌沉淀带来的红利期已过。忽略市场变革需求、不顺应时期趋势终将被市场淘汰。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旗子暗记(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