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电子鸦片围困
刚刚过去的6月,一条牵动着成千上万个家庭的神经:天下卫生组织今年年初决定将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干系规定已于6月19日起生效,游戏成瘾这个备受瞩目的问题,从此将写入政府医疗体系。
“网瘾离我们并不迢遥,就我国而言,青少年游戏成瘾征象已经初步显现。”作为一名长期研究青少年康健行为的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青少年事情系副教授、青少年康健研究中央主任周华珍说,比较媒体时而曝出的网瘾个案,她所调研的网瘾现状要 “广泛得多”“直不雅观得多”。

最近,由她主持的教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果之一《青少年景瘾行为调研报告—基于2017/2018青少年康健行为网络问卷调查数据剖析》正式出炉。结果显示,只管我国大多数青少年每天玩游戏的韶光不超过3小时,但依然有18%的青少年玩电子网络游戏超过“4~5小时”。
在接管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独家专访时,周华珍说,“根据天下卫生组织的判断标准,我们常日认为,每周玩游戏超过5天、每天超过5小时就很可能成瘾,也便是说,我国大约五分之一的青少年已经有电子游戏成瘾征象或面临着电子游戏成瘾的风险。”
23.6%青少年每周至少玩4天游戏 年级越高频率越高
周华珍见告,这份调研报告采取的调研指标,是“天下卫生组织-学龄儿童康健行为”项目组最新研发的2017/2018标准化通用国际调查问卷和丈量指标体系,课题组选取了北京、湖北武汉、辽宁大连、辽宁岫岩县4个城市及周边郊区30所中小学的4991位学生,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有75%的青少年玩过游戏,这个中,17.5%每周玩少于一天(指频率,下同——注)的游戏,21.4%的青少年每周玩两至三天的游戏,5.9%的青少年每周玩四至五天的游戏,17.7%的青少年每天都玩游戏。
周华珍说,从这一结果来看,我国青少年玩游戏的频率大都处于一个较合理的范围内,但个中频率较高的部分也值得把稳。稍加剖析可见,每周至少玩4天游戏的青少年占到了23.6%。
报告还创造,男生玩游戏的频率明显高于女生,有23.6%的男生每周有两至三天玩游戏,女生则是19.2%;而在“每周至少4天”的韶光段上,男生占31.9%,远高于女生的14.6%。周华珍说,该结果与以往研究同等,“这与男生的自控能力较差、好奇心较强以及性情成分都有关系”。
年级方面,随着年级的升高,青少年玩游戏频率逐渐增高。尤其是到了高中阶段,该阶段的青少年每周至少玩4天游戏的比例高达31.8%。初中和小学这方面的比例分别是21.3%和16.9%。
周华珍说,青少年玩游戏频率,紧张和两个成分有关,一个是便利性,一个监管性。随着年事的增大,年级的升高,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有更多差错交往的需求,在学习、生活中更离不开电子产品。这时候,学校、老师和家长主不雅观上的监管相对有所放松,客不雅观上的监管难度也有所增加,孩子们玩游戏的可能性更大。
报告显示,北京的青少年每周至少玩4天游戏的比例最高,达25.5%;辽宁大连其次,为25.2%;湖北武汉是21.6%;辽宁岫岩则是20.3%。每周玩两至三天的比例也大致如此,北京最高,为24.2%;辽宁大连次之,20.7%;湖北武汉、辽宁岫岩分别是19.1%和19.4%。
周华珍见告,之以是选取这几个城市,紧张是从城市类型、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来考虑,北京市是直辖市、武汉是省会城市、大连是非省会城市、岫岩是郊县,在一定程度上反响了我国不同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该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这次调研涉及11所示范学校、19所普通学校。按照学校类型,又可以分为24所公立学校、6所民办学校,个中有5所职业高中。报告显示,示范学校的青少年,玩游戏的频率要低于非示范学校的青少年。职高的青少年玩游戏频率较高,尤其是在“每周至少玩4天游戏”的比例上,高达42.4%。
5.5%青少年每天玩游戏超8小时 留守儿童高于非留守儿童
故意思的是,在玩游戏的频率方面,和青少年是否为“留守儿童”、是否为“流动儿童”以及是否为“独生子女”都并没有太显著干系。
但在玩游戏的韶光方面,留守儿童就要高于非留守儿童了。尤其是在“每天玩4~5小时”以及“每天玩6小时以上”这两个韶光段,留守儿童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每天玩4~5小时”分别是18.8%和8.8%,“每天玩6小时以上”分别是18.8%和8.2%。
周华珍说,青少年玩游戏的频率紧张与便利性、监管性有关,但玩游戏的韶光则更侧重于监管性这一成分。留守儿童身边没有家长监管,基本上便是放开了玩。
总体来看,每天玩游戏韶光在1小时以上的青少年占51.1%,而玩游戏韶光在“2~3小时”“4~5小时”“6~7小时”“8小时或更长”的青少年,分别占到31%、9.3%、3.2%、5.5%。
性别方面,男生玩游戏韶光同样明显高于女生,尤其是在2~3小时的韶光段上,男生的比例为34.7%,远高于女生,而随着年级的升高,青少年玩游戏的韶光也逐渐增多。
此外,示范学校青少年玩游戏的韶光也低于非示范学校的青少年。职高青少年玩游戏的韶光比较最多,在玩游戏韶光超过6小时的比例上高达13.6%。而随着家庭富余程度的升高,青少年玩游戏的韶光逐渐减少。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张树辉长期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事情实践和研究。他认为,中学阶段的用网习气,特殊是游戏成瘾,是导致大学期间学生沉迷网络、影响课业的主要缘故原由。从2009年起,他便和周华珍课题组开展互助,并在2010年发起了13个省市11~15岁青少年14920份调查,结果显示,“周一到周五上网6小时或者以上”的学生占比仅为6.7%。
张树辉见告,两份报告所采取指标有些变革,但依然具有参考代价,比拟表明,我国青少年用网成瘾行为有加剧的趋势。
张树辉说,这要分清孩子利用互联网时究竟在干嘛——学习、交往,还是娱乐、购物?家长既要勾引孩子精确利用互联网,又要适当监管孩子利用网络的韶光和空间。从韶光和空间维度勾引和管理好孩子利用互联网,这也是预防孩子沉迷网络的一个方法。
41.3%青少年只管知道上网过久有害也难以自拔
周华珍见告,针对网瘾行为,紧张通过青少年的网络利用心态加以丈量,指标紧张包括8个,分别是“拥有上网的强烈想法和冲动”“在利用电脑的时候良好感情会不断增加”“难以掌握上网”“只管知道上网过久的有害影响也难以停滞利用电脑”“由于上网而放弃了其他兴趣、娱乐或者社会活动”“利用电脑是躲避问题或者减轻不好感情的方法之一”“为了粉饰上网的程度而向家人和朋友说谎”“由于上网和父母或者老师发生过冲突”。
调研结果显示,42%的青少年有上网的强烈想法和冲动;42.1%的青少年在利用电脑的时候良好感情会不断增加;41.3%的青少年只管知道上网的有害影响也难以停滞利用电脑;43.1%的青少年由于上网而放弃过兴趣、娱乐或者社会活动;41.5%的青少年认为利用电脑是躲避问题或者减轻不好感情的方法之一;40.9%的青少年为了粉饰上网的程度而向家人和朋友说过谎;42.7%的青少年由于上网和父母或者老师发生过冲突;41%的青少年由于上网和父母或者老师发生过争吵。
周华珍说,根据这些数据,我国有40%旁边的青少年面临着网络成瘾的潜在风险,网络成瘾问题已经成为危及我国青少年康健发展的重大隐患。“网络社会的管理本来就难以把控,如果不能有效管控,网络带给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将进步神速。”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