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女士见告,这台iPhone15的售价是5999块钱,但实际上她付了11680元。多出来了五千多元,便是店员向她推举的各种配件。“一进店,店员就说他们有活动,由于我是老会员,现在参加活动很划算,送手机配件。”刘女士说,当时店员一贯说活动很划算,她当时有点懵了,末了店员拿走了她的手机一通操作,在网上还几个平台办理的分期付款,末了花了11680元,而且我的二手手机他们也拿走了,说是回收结果还让我付了580元。从店里出来后她仔细看了赠予的配件。“配件很多都是杂牌的,我以为他们便是勾引消费!
”
随后,和当事人一起来到该店。“我们不接管采访!
”该店王店长说,电子产品售出没有质量问题概不退货,都是成年人买东西也是志愿的,他们没有强制当事人消费。
之后,将情形反响到渭滨区市场监管局金陵市场所。“消费者购买电子产品一定要看清货品,货比三家。”金陵所刘所长表示,类似这种购买手机的消费投诉,截至目前今年接到了五起。

消费者购买手机时,消费者对手机和手机配件的购买要有理性的判断,对配件的品牌要看清;参与活动时,对付商家的额外承诺,可以哀求写在条约或者协议里面;购买的产品不要急于拆封;最好选择到信誉好的大中型阛阓购买,要货比三家。
目前他们还未接到当事人的投诉反响,接到投诉,他们会调度,如果调度不造诣只能走法律路子办理。
华商报李琳 编辑 陈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