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位于黄陂区前川街武汉晨龙电子有限公司车间内,一台台数控设备,正在源源不断生产着精密机器表芯零部件。这家环球石英表芯领域的头部企业,霸占该行业环球产销量第一的地位,其生产的机器表机芯,也出口至瑞士等传统腕表生产国。
创新生产办法产量翻倍 一颗表芯供环球
晨龙电子生产线上有50余台数控设备。汪峥 摄

20世纪90年代前后,晨龙电子母公司明珠星集团,从广州起身,涉足石英表芯生产。此前,环球大部分石英表芯制造,由日本企业把控。
当年,通过引入日本加工设备,招聘专业人才,吃透精加工技能,在短短数年韶光,明珠星集团从零起步,生产的表芯品质,即可与日本企业产品媲美。
2004年前后,随着市场份额扩大,企业生产需求提升,明珠星集团子公司晨龙电子落户武汉,在黄陂区启动工厂培植。此时,明珠星集团在广州工厂月产能已达2000万支以上。
晨龙电子员工正在操作拥有12个工位的数控多工位夹板加工机。汪峥 摄
晨龙电子总经理刘松明先容,石英表机芯材料大部分为塑料零部件和五金冲压零部件,“通过技能团队占领高精度塑料模具和冲压模具设计制造技能难关,产量质量取得了超过式打破,很快打开了市场。”
“通过自主改造生产办法,我们模具加工能力得到了数次翻倍,质优价廉的上风,帮助我们逐渐盘踞更广泛的市场。”刘松明先容。通过模具工艺创新,晨龙电子在关键环节——传动轮模具生产的效率,从最初的单机一次开合生产4个,逐渐变为8个、16个,直到32个。
晨龙电子模具部部长毛玮明在该企业事情近20年,全程参与了产线效能的创新蝶变。“最难是从16到32的翻倍。”他先容,一套模具的生产设计极限是一出32个,这须要在注塑时,保持极度均匀,使得32个部件品质同等。
“中间经由了数年考试测验。”毛玮明说,“我们厂在工艺创新上,有着不怕犯错,大胆考试测验的传统。”终极,在2010年前后,他和同事通过工艺优化,成功实现了单次32件的模具生产。“可以说,在石英表领域,我们最大的上风便是同品质下最优的产能。”
如今,晨龙电子年产石英表芯4亿支,产品远销欧洲及亚非拉各国,销量霸占石英表芯环球第一。
六成生产流程由智能化数控设备完成
晨龙电子员工正在用千分表检讨夹板高度,偏差将掌握在千分之一毫米。汪峥 摄
2015年旁边,晨龙电子启动机械表芯研发。“石英表芯我们已经做到了环球第一,因此,我们希望在更难的机器表芯领域,有中国制造的新打破。”刘松明说。
据先容,主流机器腕表采取全自动双向上链表芯,由100余个零部件组成,个中最核心的主夹板,有100余道加工工序。该企业机器一部部长程小峰先容,机器表芯的主夹板,功能犹如电脑主板。“大部分加工环节的精度哀求,在5微米以内,这是肉眼难以看出的差距。”
如今,在晨龙电子车间内,50余台数控设备,分段加工表芯的各环节。最吸引人的,是一台拥有12个数控工位和22把数控铣刀的高精度组合加工机床。
程小峰操作高精度的数控设备。汪峥 摄
“这台设备环球仅一台,是我们从瑞士肖布林机床公司独家定制,今年6月刚刚进入产线。”程小峰先容。该设备名为数控多工位夹板加工机,用于主板夹板铣槽加工,可同步完成12道铣槽加工工序。“表芯迁徙改变时,大部分零件会嵌入主板的凹槽宝石孔内运动,因此凹槽深度的精准性和装置工艺密切干系,直接影响着表芯的整体性能和品质。”
目前,通过50余台数控设备,晨龙电子的加工精度不仅远高于传统手工加工精度,效率也得到极大优化。程小峰先容,全体表芯工序中,大约6成工序由数控机器设备完成,“个中,传统主板夹板生产须要100余道工序,通过数控设备和高精度精修模具,只须要20余道即可完成。”
如今,在市区街各级政府支持下,晨龙电子在融资、燃气安装等方面,均得到了有力扶持,充分保障了企业生产、发展稳定,其机器表芯年产能达到30余万支,也是湖北省内唯一一家可生产该产品的企业,并出口至瑞士传统腕表生产国,创造了“瑞士表、武汉芯”的新征象。
【编辑:邓腊秀】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运用市场***“大武汉”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