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纪念票打印出来啦,咱也可以收藏了!
”社交平台上,一位不雅观众兴致勃勃地晒出她打印的华晨宇鸟巢演唱会“纸质票”,这张纸质票并非是真的演出票,而是自己将购票平台供应的电子纪念票截图打印到卡纸上。没想到,她的晒图得到不少网友点赞,大家纷纭留言:“这是怎么做的,尺寸是多少?我也好想要!
”
部分粉丝打印的五月天演唱会(左)和华晨宇鸟巢演唱会电子纪念票
随着电子验票的遍及,越来越多的大型演出不再供应纸质演出票,但纸质票并非很快被淘汰,反而成为部分歌迷热衷拥有的纪念品。在数字化时期,不雅观众对纸质票何以激情亲切不减?

纸质票被粉丝视为收藏品
出于减碳减排的目的及方便人证合一的查验,目前,电子票成为大多数大型演唱会和不少戏院演出选择的出票办法。虽然不少大型演唱会在购票须知处解释,本场不再设置纸质票,但歌迷们却有了新的需求。
陈女士不久前在京不雅观看了林俊杰的演唱会,这场演唱会的主理方不供应纸质票,进场前,她拿到的是一张热敏纸打印的小票。“没有纸质票,我就把这张小票留下了,可惜小票上的字会随着韶光消逝。”陈女士说,自己会把看演出和看展览的票都留着,“尤其是演唱会的票,去看的是自己喜好的偶像,而且一张票也不便宜,还是希望能留下来,很有纪念意义。”
陈女士代表了不少歌迷粉丝的想法。网上,不少粉丝会收藏自己追随歌手前往各地不雅观看演唱会的演出票,有的还制作了精美的票夹或手账本,用演出票串联起每场演出的韶光地点。还有网友自己动手设计票面,用制图软件做出一张门票模板,演出后打印出来收藏。
而在已经开通电子票验票的各大戏院,也会涌现独特的征象:每每演出开场前,票机前还是有不少不雅观众排队,为的便是打印纸质票存留。“我喜好的演出一定会把票打出来,不仅可以发朋友圈,有时候戏院有纪念章盖戳的活动,盖到票上最得当。”音乐剧爱好者芃芃说,她有几张收藏的演出票上还有演员署名,那是她在演出后去演员通道找演员,专门签在票面上的。
电子票绿色环保已成趋势
粉丝们对纸质票的期盼,在某种意义上折射的是电子票不雅观演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早在2018年至2019年,大麦作为平台方就开始实行“无纸化”。2019年末,文化和旅游部也明确表示,将勾引演出、文化娱乐等场所广泛运用互联网售票、二维码验票。2020年1月1日,张信哲在无锡体育中央体育馆举办的“未来式”天下巡回演唱会上,大麦网购票用户全部凭电子票扫码入场,这是无纸化技能在海内大型演唱会现场的首次规模化运用,“扫码不雅观演”时期到来了。
2020年,始料未及的新冠疫情到来,在防疫条件许可的情形下,戏院演出日渐开放,“无打仗”的需求大大提升了"大众年夜众对电子票码的接管度,电子票证无打仗验票逐步推广。有数据显示,2019年大麦无纸化消费占比仅为25%,2021年这一数据已经提升至64%,“扫码”“刷证”不雅观演成为不少年轻人的选择。“我很随意马虎接管电子票,紧张不再担心忘带票,原来忘了带票只能风风火火回家拿,现在到戏院打开手机就行了。”不雅观众方女士说。
“电子票的实行有其便利所在,便携易检票,确保人票证合一,绿色环保,比较之下,纸质票的存在更像是知足歌迷心里的收藏代价。”有名乐评人卢世伟说,电子票和纸质票的比拟,有点像在数字音乐时期,还有人喜好买磁带和黑胶唱片,“有人以为实体的东西更有仪式感。”
“仪式感”需求可合理解决
一边是盛行的电子票,一边是歌迷希望收藏的纸质票,看似冲突,背后实在是技能升级换代过程中带来的体验感的变革。
“不雅观看演出不但是纯物质消费,也有精神愉悦感,对付一些不雅观众来说,票纸像一串钥匙,打开的是一段影象。”卢世伟说,他很理解歌迷对仪式感的需求,他建议主理方或票务平台可以推出类似于纸质票的周边产品,可以领悟艺人创作和巡演观点,做成纪念卡、明信片等偏设计感的卡纸,不一定只表现为演出票的票面。
网络上,也有部分歌迷建议演出主理方,希望供应可打印的纸质纪念票,就像现在的纸质火车票一样,有需求可以打印,或者演出之后供应寄送做事。不雅观众陈女士说,“只要价格不太贵,我能接管,毕竟现在演唱会现场,只有荧光棒可以拿走留作纪念了。”
不雅观众希望保有“仪式感”的需求,也被主理方、干系票务平台看到,部分热门演唱会主理方会与票务平台推出官方电子纪念票,不雅观众购买后,长方形的纪念票会涌如今大麦APP的“票夹”中。今年,2023张杰未·LIVE“曜·北斗”演唱会在京举办,大麦也曾联合主理方推出数字藏品门票,利用区块链技能,再附上张杰的语音约请,带给粉丝独一无二的稀缺性体验。
文/北京日报 韩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