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全国的电子烟从业者都被一条刷屏了:工信部、国家烟草专卖局研究起草的《关于修正〈中华公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履行条例〉的决定(搜聚见地稿)》提出,“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参照本条例中关于香烟的有关规定实行”。这是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第一次拟按专门法律监管。
一石激起千层浪。参照香烟管理后,电子烟的生产、发卖是否将会像香烟一样持牌专卖?电子烟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是否可以就此降落?电子烟是不是将会像传统香烟一样纳税?

更多监管细则亟待出台
“这个政策出来,大家有预期,国家要脱手管理。”电子烟行业媒体蒸汽范创始人陈谷龙见告,电子烟监管新政的出台并不令人意外。
清华大学公共康健与技能监管研究课题组发布的《电子烟家当监管状况报告》(2019)指出,2012-2017年间,电子烟市场增长了6.16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2%。中信建投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2019年中国雾化电子烟市场规模为15亿美元,占整体海内烟草市场的0.6%。中国是电子烟的紧张生产国,但电子烟用户渗透率仅为1.2%,远低于欧美。
一起狂飙增长的同时,电子烟也潜藏着一系列问题。最令人担忧的,是电子烟对青少年的影响。许多青少年原来不是烟民,却在电子烟的营销宣扬下,认为吸食电子烟是一类别致、无害的潮流,成为“电子烟民”。
上述清华大学课题组的报告总结了电子烟的广告营销“套路”:电子烟被符号化为上层社会的消费品,并代表了独立个性和生活办法;在文化产品尤其是电视剧、MV中,电子烟与欢畅、轻松、享受的氛围相联系。
在“无孔不入”的营销宣扬下,许多青少年吸食过电子烟。中国疾控中央2014年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烟草调查报告》结果显示:45.0%的初中生听说过电子烟,1.2%的初中生在过去30天利用过电子烟。2019年后者比例达到2.7%。
天下卫生组织2019年度《环球烟草盛行报告》指出,没有足够的证据量化与电子烟干系的康健风险。无论是电子烟的利用者还是非利用者都可能面对康健风险。在这份报告中,天下卫生组织还指出:越来越多证据表明,在特定场景中,青少年电子烟利用者更有可能在今后开始利用传统香烟。
为保护青少年免受电子烟的影响,近几年监管部门已出台一系列方法。
2019年11月1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的通知布告》,敦促电商平台及时关闭电子烟店铺,并将电子烟产品及时下架。
随后,国家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控烟事情的关照》,警示各种市场主体不得向未成年人发卖电子烟,尤其是通过互联网向未成年人发卖电子烟。我国2021年6月1日即将生效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也首次将电子烟写入法规,强调禁止向未成年人发卖香烟和电子烟。
即便如此,仍旧有许多电子烟在忽略或者绕过监管规定。
中国掌握吸烟协会公益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恩典膏泽拜访创造,在一些地方的幼儿园、学校周边,仍旧有不少电子烟店铺,乃至一些超市、便利店都在售卖电子烟,还有一些电子烟会被放在玩具、文具、食品阁下一起售卖,无形中起到了对青少年营销宣扬的广告效果。
李恩典膏泽表示,未成年人保护法虽然明令禁止向未成年人发卖香烟和电子烟,但很多暗藏的现实问题仍旧难以办理,还须要更多详细的监管规定和司法细则。
国家标准何时出台
在关于未来的谈论中,电子烟从业者和控烟人士最为关心的是,如何整治眼下乱局?电子烟的国家标准何时能出台?
贵州省疾控中央卫生康健促进与宣扬教诲所副所长何琳曾在全国两会上提到,目前市场上流利的电子烟包括加热不燃烧、雾化烟等种类,口味多达1.5万余种。“添加了什么东西,加了多少,产生出什么,目前没有规范,包括制作工艺,加热用电池的安全性没有规定,生产厂家各不相谋。”
中国疾病预防掌握中央研究员吴宜群见告,目前在电子烟中可能添加的1.5万余种喷鼻香料,在燃烧、雾化的过程中会产生什么物质、对人体有什么影响都缺少研究。“想想挺恐怖的,他可以任意往里面加东西。”
在吴宜群看来,眼下最糟糕的问题是,电子烟缺少基本的产品标准。“说是2019年年底会出来,现在过了一年多了也没瞥见。一个产品连个产品标准都没有,怎么管住呢?”
2017年10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了《20171624-Q-456 电子烟》国家逼迫标准的制订操持。按操持,该标准由国家烟草专卖局起草,项目周期为24个月。但到本日,这项国家标准的状态还是“正在审查”,仍未发布。这项标准紧张由上海新型烟草制品研究院、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中国烟草标准化研究中央等机构起草。
其余,还有一份国家推举标准《20171624-T-456 电子烟液烟碱、丙二醇和丙三醇的测定气相色谱法》也由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广东中烟工业有限任务公司等起草。该国标已进入“正在批准”阶段,但按操持应于2018年12月15日结束,疑似已超过制订周期。
国家标准的“难产”,让电子烟从业者也很发急。对付电子烟的产品标准,中国电子商会电子烟行业委员会会长欧俊彪表示,中国电子商会电子烟专业委员会正在更新电子烟团体标准。“我们协会的成员都是按照我们的团体标准在实行。”
陈谷龙也曾理解过电子烟国标,在他看来,仍在制订中的国家标准“对160多种喷鼻香精喷鼻香料、发热芯、电池等都作出了哀求,目前的主流公司符合标准并不难”。
陈谷龙留神到,电子烟企业普遍支持监管,在2019年市场监管部门哀求禁止电子烟线上发卖时,很多厂商第一韶光表态支持,但这一次发声支持的企业很少。据他理解,这些天电子烟行业协会和许多电子烟企业都在召开会议,商榷对策,商榷应由谁来监管、如何监管。
电子烟到底该归谁管
由于普遍具有烟油、烟具分开的特点,对电子烟该按什么产品来监管一贯颇有争议。
国家烟草专卖局积极主见将其纳入烟草管理系统编制。在我国,烟草实施国家专卖制度,国家烟草专卖局与中国烟草总公司合署办公,对全行业“人、财、物、产、供、销、内、外、贸”集中统一管理。2020年7月,烟草专卖局正式开启了“电子烟市场专项检讨行动”,随后在两个月内约谈了电子烟及互联网企业136家。
中烟郑州烟草研究院院长谢剑平在2014年曾揭橥题为《电子烟干系技能与法律监管》的文章,从电子烟烟叶烟碱来源、电子烟与传统香烟的相似性等方面论述了将电子烟纳入烟草专卖管理的依据。
与此同时,中烟公司也在积极开拓电子烟市场。据媒体宣布,去年8月的深圳国际电子烟家当展览会上,云南中烟和河南中烟都拿出自己的加热不燃烧产品。其余,中烟供应链上市公司四川金时科技也已完成对非我JVE电子烟的计策投资,持股1.98%。
对付这种监管模式,海内控烟界并不完备认同。在吴宜群看来,目前培植无烟环境、限定烟草广告匆匆销资助等许多控烟方法,并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浸染。“现在连不向未成年人卖烟都尚未做好,电子烟能管好吗?”
无论是控烟界还是电子烟从业者,普遍都认为对电子烟的监管该当由多个部门参与。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天下卫生组织烟草掌握与经济政策互助中央主任郑榕认为,如果参照国际上的做法,该当由卫生康健部门来参与监管,工业、工商等部门也参与。
国家卫健委方案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2019年7月曾表示,“国家卫生康健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电子烟监管的研究,操持要通过立法的办法,对电子烟进行监管。”
欧俊彪见告,随着监管政策趋严,部分电子烟企业会做低温不燃烧的产品,部分会转向做医疗雾扮装备,还有部分会做尼古丁传输用具,或者无尼古丁的玩具产品。这将给未来的电子烟监管带来更多寻衅。
新探康健发展研究中央原主任王克安认为,对电子烟这种“新物种”,现行的监管机制尚不明确,工信、康健、食药监等多个主管部门都只能监管一部分,对电子烟百口当链的监管难以实现全覆盖。如果将来国家烟草专卖局和中烟公司能够政企分开,那么由前者紧张监管电子烟“就没有问题了”。
在郑榕看来,电子烟的市场规模已经相称大,对产品质量的哀求只是底线。如果对电子烟的监管要参照香烟管理,未来还该当比照天下卫生组织的哀求,让电子烟也符合无烟立法、警示包装、禁止烟草广告和匆匆销等干系规定。她建议,考虑到许多电子烟的烟油和烟具可以拆分,可以将烟具作为普通商品纳入监管,含尼古丁等身分的烟油则可以界定为烟草制品,纳入干系监管系统。
郑榕表示,这次发布的搜聚见地稿是对烟草专卖法提出的修正见地,未来电子烟是否将纳入烟草专卖体系尚未完备确定。“如果要真的作为烟草制品来监管,那么对传统香烟的监管哀求,(对)电子烟也该当比照实行。”(中青报·中青网王林 李若一)
来源: 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