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北京海兰信数据科技株式会社(以下简称“海兰信”)公布,该公司日前完成了中国首个海底数据中央样机测试。测试报告显示,该海底数据中央PUE值可达1.076,达到天下前辈数据中央能效水平。
数据中央由于集成了大量做事器,如何掌握散热能耗是其必须面对的问题。PUE是国际公认的数据中央能耗评价指标,是数据中央花费的所有能源与IT设备花费能源的比值,最空想情形数值为1,也便是所有电力都用在做事器上,但现实情形是每个数据中央都不得不将很多能源花费在做事器冷却上。
根据中国电子技能标准化研究院2019年体例的《绿色数据中央白皮书》显示,目前中国数据中央的均匀PUE值在2.2至3.0之间。为了降落能耗,中国多地出台了数据中央PUE值准入门槛,如上海市就规定新建互联网数据中央PUE值严格掌握在1.3以下。

海兰信表示,作为航海智能化领域和海洋信息化领域的高科技企业,该公司联合清华大学、中山广船国际船舶及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等互助伙伴,占领数项技能难关,于2020年11月29日在广东省珠海市中海福陆码头成功完玉成国首个海底数据舱下水布放。
据先容,数据舱样机为长5.76米、直(外)径3.05米的圆柱体构造,舱内装有4个机柜,单机柜功率35KW,在海底运行了约40天,于2021年1月8日,完成第一次打捞上岸并进行数据剖析。
在该公司举办的“海底数据中央(UDC)阶段性测试发布会”上,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副教授李震代表清华大学传热与能源利用北京重点实验室发布了《海兰信海底数据中央能效测试报告》。
根据报告,经小试样机实际入海运行测试,海兰信海底数据中央PUE值可达1.076,达到天下前辈数据中央能效水平。
据海兰信先容,海兰信的海底数据中央由岸站、海底光电复合缆、海底分电站及海底数据舱组成。海底数据中央主体构造为罐体构造,电气设备、冷却系统均支配在罐体内部;罐体顶部为海水冷却系统,紧张包括海水泵和冷凝系统,冷却系统利用管道将海水直接通过做事器机架背面的散热器,然后排回大海。
据先容,海底数据中央的每个数据舱可以容纳14个机柜,每个机柜负载35kW,比较传统陆上IDC功率密度提高5至7倍,设计PUE值小于1.10;罐体内为惰性气体,做事器故障率仅为陆上数据中央的1/8。
海兰信公布的海底数据中央支配场景
微软公司不久前也曾对海底数据中央进行了测试。2018年,微软宣告,其正在英国苏格兰奥克尼群岛附近的海底负载试运行海底数据中央。巨大的圆柱体外壳中,864台做事器被下沉到117英尺深的岩板海床,并固定在海底。微软希望可以利用海水冷却做事器以达到降落能耗的目的。
2020年,微软打捞起了在海底试运行两年的数据中央,他们创造海底数据中央的做事器比传统数据中央的故障率要更低,八百多台做事器中只有8台涌现了故障,故障率是在陆地上的八分之一。
2020年9月14日,海兰信在发行可转债致厚交所的回答中称,海兰信为开展海洋水下数据舱(UDC)技能研究事情,该项技能紧张用于培植海底数据中央(海底IDC),已组建了近20人的项目团队,董事长申万秋亲自担当项目经理。
海兰信表示,海洋水下数据舱(UDC)、海底IDC潜在市场需求广阔,海洋水下数据舱(UDC)、 海底IDC是在“新基建”背景下,根据陆海统筹、集约用海需求,综合利用前沿海洋工程技能、大数据技能,布放在海底一定深度的标准化、模块化、高密度、绿色节能的数据中央根本举动步伐。海洋水下数据舱(UDC)、海底IDC具备低能耗、低本钱、低延时、省资源、多能互补、高可靠性、高安全性以及培植周期短并可模块化生产的上风。
任务编辑:李跃群
校正: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