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家居 » 印度向中国手机制造商提新前提要求印籍人士担当CEO等职位

印度向中国手机制造商提新前提要求印籍人士担当CEO等职位

深圳海外装饰工程通讯 2025-04-05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环球时报宣布 苑基荣 马梦阳】 印度媒体最新宣布称,印度政府对在印度的中国智好手机制造商提出了多项新哀求,公司的首席实行官、首席财务官、首席运营官、首席技能官要由印度籍人士担当。
在此之前,印度司法局扣押小米50亿元资金的事情已经引发国际媒体持续关注。
13日,一位熟习中企在印度情形的人士对《环球时报》表示,印度政府的这种行为是“霸凌”,即是“变相收购中国企业”。
另一位人士提到,印度政府之前对中企也有类似哀求。
印度政府对发展经济和家当、推动“印度制造”可谓年夜志勃勃,但多年来一些针对外资的政策和做法备受诟病,如果给外界留下营商环境恶劣的印象,新德里显然将遭受丢失。

印度的哀求

印度向中国手机制造商提新前提要求印籍人士担当CEO等职位 印度向中国手机制造商提新前提要求印籍人士担当CEO等职位 智能家居

据印度《经济时报》13日宣布,印度政府哀求中国小米、OPPO、realme和vivo等智好手机制造商任命印度籍人士担当首席实行官、首席运营官、首席财务官和首席技能官等职位。
此外,政府还指示他们将条约制造事情委托给印度公司,开拓有当地企业参与的制造流程,并通过当地经销商出口。
宣布称,政府官员还特意指示中国公司要遵守法律,不得在印度逃税。
印度ABP***网宣布称,印度政府官员是在电子和信息技能部最近举行的会议上与小米、OPPO、realme和vivo等中国智好手机制造商榷论了这些问题。

印度向中国手机制造商提新前提要求印籍人士担当CEO等职位 印度向中国手机制造商提新前提要求印籍人士担当CEO等职位 智能家居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仅在此前几天,英国路透社宣布称,印度司法局9日向小米科技印度分公司和3家银行发出关照,指控小米违反《外汇管理法》,“造孽向外国实体转移资金”。
宣布称,上诉机构按照印度外汇法,在去年冻结了小米555.1亿卢比(约合48亿元公民币)。
数据显示,小米集团2022年经调度净利润为公民币85亿元。
这笔资金相称于小米去年净利润的57%。

喷鼻香港行业剖析机构Counterpoint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小米在印度智好手机市场的市场份额是16%,OPPO占12%,realme占9%,vivo占17%。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环球计策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小雪在接管《环球时报》采访时说,“中国企业在印度霸占的市场份额是碾压其他对手的,如果印度要对手机制造厂商采纳方法,紧张目标肯定是中企。
”近年来,中国手机厂商在印度的发展强调本土化制造,在当地本来就招聘了一部分印度员工。
ABP***网13日宣布中也提到,小米印度近年来通过投资印度当地人才和培养印度经理、领导者、互助伙伴和分销商组成的核心团队,显著拓展了公司业务。

中资格外谨慎

在印度加码对中国企业打压的背景下,中企对投资印度显得格外谨慎。
《金融时报》宣布称,SHEIN将通过与印度最大的零售企业之一的信实零售(Reliance Retail)互助重新进入印度,以开拓印度不断增长的消费市场。
宣布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这次互助可以让SHEIN从印度小企业采购面料,进一步打开印度年轻人的市场,而信实零售可以从SHEIN的品牌有名度、技能和供应链中受益。
并且,SHEIN操持在印度建立一个生产中央以出口到中东。
《印度时报》宣布称,通过引入计策伙伴,信实零售正在将中国时尚巨子SHEIN拉回印度。
据美国有线电视网(CNN)宣布,SHEIN发言人证明了此事。

自2020年以来,SHEIN和多个其他源自中国的运用程序被禁止,印度政府也对中国企业和中国资金严加限定。
据《金融时报》宣布,2020年印度政府出台法规规定,任何“受益所有人”是中国人或位于中国的交易都须要印度政府的批准。
智象创始人胡剑龙见告《环球时报》,SHEIN与信实零售互助不代表中国企业重返印度。
即便印度政府松动了,鉴于目前中印关系,中企估量也不会大规模返回印度,中企对印度投资肯定是越来越谨慎。
在印度做手机配套做事的三富工程董事长严潇潇见告《环球时报》,目前返回印度的中国企业都是印方约请,中企成规模返回印度不太可能。

印度想“弯道超车”?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助理、研究员林民旺见告《环球时报》,印度市场对中国企业还是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这不虞味着中国企业会大规模返回印度。
日前,一名印度官员见告《金融时报》,印度政府没有对中国企业态度软化,但表示乐意听取见地,“只假如对国家有利的事情,我们就会去做”。
realme的国际业务总裁马达夫·塞思见告《经济时报》,印度政府想改变这种情形,希望这些公司让当地的人才和生态系统参与进来,并将印度发展成为他们的出口基地。

刘小雪认为,印度想在多个新兴家当发力,实现“弯道超车”,而很多中国厂商在这方面有产品、价格等多种上风,以是也在积极布局。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它更关注的是能否盈利。
企业会衡量在印度市场得到的利润和技能研发投入的资金,若能获利,自然乐意在这个市场上发力。
再加上中企不断有新技能出来,把一些旧的技能转移出去也未尝不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