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便是专注半导体测试行业的创业公司上海捷策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策创”)。
作为一家半导体测试公司,捷策创不仅能供应从芯片测试耗材到设备的完全办理方案,造出了具备高性价比的国产芯片测试机,还让测试能力不止步于测试——可以帮助客户提升良率。
近日,在位于浦东龙东大道的张江创业工坊的办公室,捷策创总经理顾培东接管了张通社专访,分享创业十多年来的幕后故事。

上海捷策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顾培东
01
硅谷老兵归国创业
在张江开启半导体测试新赛道
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伴随环球首个专注晶圆代工的企业台积电成立,环球半导体家当从传统的IDM模式开始走向独立分工模式,芯片设计、晶圆代工、芯片封装、芯片测试公司纷纭崛起,与此同时,发轫于美国的环球半导体家当链,正经历着环球区域性家当转移:从美国到日本,到韩国、中国***,再到中国大陆。
这一期间的中国外洋留学生,纷纭选择返国创业,中芯国际、展讯通信、锐迪科、复兴微、澜起科技、兆易创新等中国本土半导体公司纷纭成立。
据顾培东先容,2011年,45岁的海归工程师王坚(捷策创创始人及董事长),也带着在硅谷积累的20多年的半导体后道工程开拓及运营管理履历,选择回到中国版硅谷——上海张江,成立捷策创,开启半导体测试创业。
回到上海创业的他,在张江孵化器的帮助下,不仅让公司很快入驻了位于浦东龙东大道的张江创业工坊,还让他深切感想熏染到了良好的创业环境,从政策、资金,到平台、市场、客户,多方面的支持,都极大鼓舞了他选择在张江开启创业的信心。
王坚1986年从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本科毕业后,曾前往美国南加州大学深造,并在美国硅谷大厂巨积(LSI)、德州仪器(TI)、博通(Broadcom)事情了21年,历任资深工程师等职位。
两年后,时年35岁的海内资深工程师顾培东选择加入了捷策创。
顾培东2001年从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后,就来到了上海张江事情,先后在中国大陆最早的封装测试工厂威宇科技测试封装(上海)有限公司(现为“日月光封装测试(上海)有限公司”)、手机芯片设计公司智多微电子和创毅视讯事情过,担当测试总监等职位,亲眼见证了海内半导体行业翻天覆地的变革。
两位老兵正式联手,一个拥有国际化视野,一个拥有海内实战履历,共同引领捷策创进入半导体测试行业新赛道。
02
打造“3产品+1做事”业务矩阵
年发卖额达2亿
据顾培东先容,捷策创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创业初期,捷策创从测试做事切入,与美国ATE(自动化测试设备,简称测试机)公司惠瑞捷(Verigy)展开互助,针对93K平台供应测试做事,并随后扩展至多个平台,成功做事过大华、富瀚、晶晨、华为海思等客户。目前,捷策创的测试做事,覆盖93K(Advantest)、J750/Ultraflex(Teradyne)、AMB7600(Aemulus)、D10/Diamondx(Cohu)、3360P/3380P(Chroma)、V50(YTEC)等多类型平台。
2014年开始,捷策创开启第一次转型,业务开始延申至测试耗材(测试插座Socket、PCB测试板),包括标准化插座、老化插座、同轴插座等多种类型测试插座,以及测试机承载板(LoadBoard)、探针板(Probe Card)、老化板(Burn-inBoard)等各种PCB测试板。到2020年,捷策创的测试耗材发卖已实现规模化,形成了包括华天、长电、甬矽、中微腾芯在内的稳定客户群体。
2019年,捷策创实现第二次转型,将业务进一步延申至测试机设备,包括测试机核心芯片的自研,并在2022年成功开拓出了成熟产品,目前已实现向伟测科技、江苏嘉兆、芯云等客户出货。
截至目前,捷策创已形成“3个产品+1个做事”的主营业务矩阵,可以供应从芯片测试耗材到设备的完全办理方案。3个产品为:测试座(耗材)、测试板(耗材)、测试设备(设备);1个做事为:测试程序开拓和一站式量产做事。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测试机市场,绝大部分市场份额被爱德万、泰瑞达等国外企业所霸占,设备整体国产化率仅为5%。而坚持自主创新的捷策创,其产品在逐步实现国产化替代的同时,不仅实现了高性价比,还可以帮助客户提升良率,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代价,践行了“让你的测试能力更强大!
”的义务。
顾培东表示,与传统测试机比较,捷策创“以中低真个本钱、全新的测试机架构实现了高阶测试机的功能”,并测(同时测试)效率高,可节省测试韶光,实现本钱低落。在过去的客户定制案例中,“捷策创可以帮助客户做到15%至40%的本钱低落,由于测试机核心芯片自研,功耗还可以做到业内国际同等配置设备的1/4。”
捷策创还联合EDA公司互助,在各个环节真正帮助客户提升代价。举例来说,若客户一款芯片被检测出90%的良率,捷策创可以帮助其提升至95%。
由于自主技能创新,捷策创的产品受到了越来越多客户的认可。据顾培东透露,2023年公司总营收规模达到了2亿元,估量今年将再增长30%。
03
完成4轮融资:
打造一流的团队,做一流的产品
据天眼查显示,截至今年4月,捷策创已累计得到了4轮融资,投资方涵盖冠亚投资、中信建投成本、浦东科创集团、海望成本、芯跑成本、君桐成本、纳川成本、道翼投资、江波龙旗下西藏远识、上海共正等。
个中,2020年捷策创完成了2000万元的A轮融资,2022年完成了7000-8000万元的B轮融资。估量捷策创还将迎来新一轮融资。
除了受到成本关注外,捷策创还先后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业。
当然,这背后,充满了不为外界所知的创业艰辛。回忆起两次业务转型的经历,顾培东的眼角有点湿润。
公司创业初期,由于互助公司Verigy被日本爱德万(Advantest)所并购,当时的捷策创与Verigy的互助协议被迫中断。公司面临着从做事到耗材的第一次转型,无论是团队培植,还是制造,都是原来没有经历过的短板,顾培东对此倍感压力。
半导体设备的研发周期每每长达数年之久,对付一个创业公司来说困难重重。捷策创的设备研发足足耗时三年,顾培东坦言,“要想做出样机,基本上先烧个5000万,才能烧出来一个基本雏形。在这过程中,你不知道是成还是不成,没研发出来之前,你也不知道客户是否认可。”
好在,凭借之前在封测工厂、芯片设计公司的事情履历,以及一股保持不懈的拼劲,公司成功地完成了一次次转型。
一个插曲是,技能背景出身的他,为了学习发卖,还专门去参加培训,他逐渐领悟到了一个道理——“产品是最大的发卖!
”至此也改变了公司的发卖方向:基于创新,踏踏实实打磨产品,先打动自己,再打动客户。
顾培东也表示,“由于之前在芯片设计公司做过程序开拓,对芯片和硬件的理解会比较深刻。刚开始做插座时,很多友商都不理解,但我们看到,比如日月光很早提出来的前辈封装趋势,到了前辈封装阶段后,传统的插座从构造力学主导,实际变成了电性能主导,可能由于电性能的瓶颈——这会变成他(友商)跳不过去的一道瓶颈,以是在行业里面,秉承帮客户办理问题为紧张条件,其次才是获取产品收益。”
研发新产品、办理问题的背后,团队和人才是关键。顾培东认为,在这个“老大吃肉、老二喝汤,老三能存活就很不随意马虎”的半导体行业,没有一流的团队,就不可能做出一流的产品,一定要打造最精良的团队。
因此,捷策创积极招揽精良人才,并让团队10%的核心员工变成了合资人——“大家都是共同创业者”,吸引了多位国外头部测试大厂精良人才加入,打造了一批专业、成熟、稳定的项目开拓团队。目前,捷策创多位团队成员深耕行业二十多年,在晶圆测试(CP)和成品测试(FT)方面具有丰富的专业履历。
近年来,捷策创还在环球存储重镇韩国设立了研发中央,在环球封测投资热土马来西亚设立了子公司,并动手造就和考虑接管外部精良产品团队。
4000个日昼夜夜倏忽而过,为办理一个又一个难题,顾培东痛楚过,但也很愉快。他说,“从全体公司的发展进程来看,捷策创走得相对稳健,一个一个产品线均实现了打破,找到了团队人才,让产品实现了落地,让它生根萌芽。”
如今,捷策创带领团队,连续奔忙在打造一流产品的路上,向着公司愿景提高:“为客户供应优质的测试办理方案,成为半导体测试领域前辈设备和耗材的领先供应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