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罕有金属除锶矿在世界资源储量中占上风地位外,别的矿种均因赋存状态、矿床类型等缘故原由不具备竞争力。其贸易构造紧张为低端出口,高端入口。加强找矿、调度家当构造、扩宽运用领域已迫不及待。
(一)锂(Li)的紧张特点与开拓利用
锂在冶金领域可用于制造各种合金,目前紧张运用于原子能、特种合金、特种玻璃和新能源电池等领域,尤其是在锂电池方面的广泛运用而被称为“能源金属”,既是高科技新兴家当所必需的高端材料,也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常规材料 [1]。

锂矿床按地质成因可划分为花岗伟晶岩型、卤水型、云英岩化花岗岩型和富锂黏土型四类。卤水型是锂矿床最主要的类型,但花岗伟晶岩型锂矿因常伴生多种罕有元素可作综合利用,黏土岩型锂矿也作为“潜在”资源应被高度重视。
对锂资源的开拓利用,难度最大而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是锂作为可控核聚变的根本原材料在民用发电方面的运用。据科学家打算,1 kg 锂通过热核反应放出的能量相称于两万多吨优质煤的燃烧。我国四川甲基卡地区的锂矿是环球已知锂矿中6 Li 富集度最高的,其计策意义非同小可,应予以高度重视。我国锂的紧张成矿区带和找矿远景区紧张有:青藏高原盐湖型锂成矿带、新疆阿尔泰伟晶岩型罕有金属成矿带、川西伟晶岩型罕有金属成矿带和华南铌钽锂成矿带(包括幕阜山-九岭-武功山一带和南岭、武夷山成矿带)。
从发展趋势看,随着新能源、新材料行业的快速发展,以电池级碳酸锂为代表的高端锂产品需求强劲,特殊是动力电池、特种工程塑料等领域需求兴旺,成为锂产品行业的紧张增长点。目前中国的锂产品紧张集中于工业级碳酸锂、氢氧化锂等生产难度小、附加值低的传统锂产品。在高端锂产品加工方面,中国与国际前辈水平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供应不敷,须要大量入口。深加工技能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也决定了中国锂行业在国际竞争格局中的定位。因此,加快中国锂资源的开拓,丰富锂产品种类,进行产品构造升级换代,开拓各种高端锂产品,提升综合竞争力,成为中国锂行业的紧迫任务。
(二)铍(Be)的紧张特点与开拓利用
铍紧张以铍铜合金和铍金属的形式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和核反应堆等领域,是新兴家当发展必需的计策性金属矿产资源。铍铜合金在民用领域具有广泛的出息,如用铍青铜制成的弹簧可以压缩几亿次以上。铍具有良好的耐腐性和高温强度,热导率大,具良好的辐射透过性和对中子慢化、反射及红外线的反射性能。
铍矿以花岗伟晶岩型最主要,储量也大,别的还包括打仗交代型铍矿、火山热液型铍矿、云英岩型铍矿及石英脉型铍矿等。
中国铍矿产资源丰富,分布在 14 个省区。中国已探明的铍储量以伴生矿产为主,紧张与锂、钽铌矿伴生(占 48%),其次与稀土矿伴生(占27%)或与钨矿伴生(占 20%)。花岗伟晶岩型是我国最紧张的铍矿类型,约占总储量的一半,紧张产于新疆、四川、云南等地。热液石英脉型铍矿具有规模中等、品位较富、矿物结晶较粗等特点,紧张分布在中南及华东地区。花岗岩型铍矿多见于地槽褶皱带,成矿时期以中生代为主,如新疆青河县阿斯喀尔特铍矿;另一种以钽铌为主,伴生铍等罕有金属,如江西宜春 414 矿。中国铍矿产资源具有分布高度集中、单一矿床少、共伴生矿床多、品位低、储量大等特点。
我国铍的对外依存度高,加强找矿乃当务之急。新疆阿尔泰和川西罕有金属成矿带中的铍矿仍旧具有找矿前景,而西藏高喜马拉雅与淡色花岗岩有关的岩体型铍矿及其打仗带中的矽卡岩型或类矽卡岩型铍矿与湘鄂赣幕阜山地区的铍矿具有相似性,前者近年来取得了找矿进展,可作为资源储备对待 [2]。中国钨矿资源特殊丰富,而铍是钨矿常常共伴生产出的资源,须要把稳在钨矿区探求独立的铍矿。这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找矿新方向,至少在秦岭成矿带的雪宝顶,既有独立的钨矿脉也有共伴生的钨铍矿以及独立的铍矿体。东秦岭、滇西(如麻花坪)、滇东南(如麻栗坡)等钨锡铍多金属成矿带都有类似情形,找矿前景大。对付南岭钨锡多金属成矿带,可以根据矿床成矿系列的理论探求其他类型。东南沿海霞浦大湾及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创造的火山岩型铍矿床,给近年来的铍矿勘查注入新的活力。
(三)铌和钽(Nb、Ta)的紧张特点与开拓利用
铌和钽具有熔点高、延性好、蒸汽压低、耐蚀性强和热导率高档优秀特性,是电子、原子能、宇航、钢铁、化工等工业的主要质料,在新兴家当发展中用途广泛。铌钽资源紧张来自于碳酸岩风化壳型矿床、含铌铁矿 – 钽铁矿的花岗岩及花岗伟晶岩矿床和砂矿床,以碳酸岩风化壳型最主要。中国的钽资源禀赋差,大规模露采的矿山较少,尚未找到独立的铌矿。由于中国规定的花岗岩型和花岗伟晶岩型钽铌矿床的最低工业品位指标定得过低 [3],因此,虽然钽储量和根本储量大,但实际上难以开拓 [4]。因此,我国的铌钽仍需大量入口。
中国铌钽矿资源有以下特点:①产地分布广泛,资源又相对集中。已探明的铌矿分布于全国17 个省区,但高度集中在内蒙古和湖北两省区,其占全国铌资源量的 95.5%;②中国已利用铌矿的铌钽品位低,与国外铌钽矿石品位比较大大偏低;③共生矿物繁芜,选冶困难;④资源量很大,但可供给用的矿产地和储量却很少。因此,必须加大找好矿(品位高、易采选)的力度。一方面在江西宜春(414)、江西横峰葛源、福建南平等老矿区探求优质资源、接替资源,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对大兴安岭成矿带巴尔哲铌 – 稀土矿床、湖北竹山庙垭碳酸岩型铌 – 稀土矿、湖北通城断峰山伟晶岩型钽铌矿以及近年来新创造的罕有金属矿床(如内蒙古武川县赵井沟)的综合研究,争取在大吨位、高品位铌钽矿床方面有所打破。
铌钽最紧张的特点是耐热,被称为罕有高熔点金属,高纯 Nb2O5(>99.9%)紧张运用于高科技领域;全天下 60% 以上的钽金属用于制造电子产品 [5]。巴西是天下最大的铌矿产地,澳大利亚是最大的钽矿生产国。中国以东方钽业为代表的大型硬质合金集团和诸多钽铌及其合金运用企业,形成了从采矿、冶炼、加工到运用较完全的工业体系,生产规模、工艺技能、生产装备、检测手段、产品质量均跃上了新台阶,使我国跨进天下钽产品生产和钽产品运用的大国行列。
美国、俄罗斯和中国,对付铌钽的计策意义一贯以来都非常重视,随着新兴家当的发展,对付铌钽的重视程度将有增无减。我国对现有资源的管理还不到位,如海南的滨海砂矿曾经被乱采滥挖,不但损耗了资源也毁坏了环境;另一方面是对成矿条件、成矿规律等根本地质事情重视不足,资源潜力不明,找矿进展不大,可持续发展问题比较突出。加强地质找矿,深入研究现有资源的合理开拓利用技能方法,提高资源的保障程度,乃当务之急。
(四)锆(Zr)的紧张特点与开拓利用
锆被称为“罕有金属”,是由于纯锆的冶炼相称困难。在探求高品位的锆原材料的同时,需加大冶金方面的创新力度。中国锆矿资源可分为砂矿和硬岩型锆矿两大类,探明储量仅为 5×10 5 t,不敷环球锆资源的 1%。国外大部分锆资源来自于滨海砂矿,我国锆砂很少,因此资源构造十分不利。中国锆石砂矿分布于东南沿海,以广东南部海岸和海南岛东海岸最为集中;硬岩矿则散布于内蒙古和南方各省区。探明储量在 1×10 5 t 以上的省区有内蒙古、海南、广东、云南和广西,其储量合占全国的 97.6%。砂矿以海南最多,储量占全国的67%,但大部分已花费,剩余资源出于环境保护的须要而不再开拓。
金属锆按用场分为原子能级和工业级两个级别。此外,一些具有一定重量、无色或光荣光辉光耀、透明的优质锆石,可用作宝石级质料。
中国锆矿的资源特点为:分布不均,储量相对集中;富矿少,伴生矿产多;矿床类型较完好,分布规律清晰;易采选,可综合开拓利用;放射性偏高。
我国锆矿资源不具备市场竞争力,硬岩型矿床险些全是低品位伴生矿,海滨砂矿则紧张分布在环境保护区。而这两大类型又正好是中国锆矿的紧张类型,为了从计策上担保国家安全,建议如下:①在滨海非环境保护区或基建区优先开展砂矿资源调查,必须按规定进行“压覆资源调查评估”,先回收资源再开展培植;②在低品位硬岩型原生矿分布区开展高品位锆矿的找矿事情,取得找矿打破是可能的;③在成矿地质条件具备的地区探索国际上最优质的风化壳型或残坡积砂矿的可能性;④加强管理,立足海内,适当入口,限定出口,避免恶性竞争;⑤加强技能创新和理论创新,充分提高已有资源的利用效率,改进产品构造。
(五)铪(Hf)的紧张特点与开拓利用
铪是罕有金属中的分散元素,或者分散元素中的罕有金属。铪的用量小,却是高技能领域必不可少的原材料。天下 85% 的铪以金属形式用作核反应堆的掌握棒和紧急停堆棒,3% 用作合金添加剂。铪每每与锆共伴生,但作为原子能反应堆构造材料的锆必须除铪,以担保中子捕获截面达到0.18巴恩。中国海绵铪的生产始于 1966 年,紧张用作核潜艇及原子能反应堆芯的掌握棒。
中国铪矿床的类型包括海相沉积型(滨海型)、河流冲积型、风化壳及残坡积型、碱性花岗岩型和伟晶岩型,但难以形成独立矿床且品位低,工业质料紧张是锆石。
开拓利用建议如下:①加强铪的综合利用,尤其是要加强对伴生铪的综合查定和综合评价事情;②加强资源开拓和综合利用根本学科、边缘学科的研究,开拓新领域;③改进和提高矿床物质身分研究的技能方法;④把有关科学和工业技能新进展利用到地质事情中,提高铪的回收率和工业利用率;⑤摸清资源家底,建立质料基地;⑥努力提高铪产品质量,实施保护性开拓;⑦建立健全相应的科研机构,提高运用和研发水平;⑧在地质勘查事情中切实加强综合评价;⑨重视废杂金属的再生回收和环境保护。
(六)锶(Sr)的紧张特点与开拓利用
工业上用于提取锶质料的紧张是天青石和菱锶矿。截至 2011 年,中国天青石储量为 1.545×10 7 t,占天下探明锶储量的 69.4%。已探明的天青石锶矿床以大型、特大型单一锶矿为主,储量约占总储量的 87%。紧张分布在 7 个省区,个中青海省约占全国天青石储量的 95.6%,其次是重庆、江苏和云南。四川什邡磷矿中的硫磷铝锶矿、云南金顶铅锌矿中的伴生锶以及含锶卤水中的共伴生锶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综合利用。
中国是天下锶产品的紧张生产国,2013 年的产量约占天下产量的 40%,个中 80% 以上供出口。锶产品中碳酸锶是最紧张的锶化合物,其用量约占锶产品总量的 80% [6]。目前环球的碳酸锶年产能约 4×10 5 t,中国约占 2.6×10 5 t。中国是锶资源大国,但目前在家当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①开拓形势严厉。由于采富弃贫式开采,丢失率较高,资源摧残浪费蹂躏较严重。中国锶矿已开采多年,在采矿山纷纭进入了尾采期;②产品质量较低,高品质锶需入口。目前国内外均看重资源的综合利用,建议如下:①加强锶矿开采和锶化工生产管理,保护锶矿资源;②调度家当构造,限定矿石直接出口;③重视伴生锶矿的综合评价;④加强锶矿成矿理论研究及远景预测;⑤扩宽锶的运用领域,积极研发高端产品。
(七)铷和铯(Rb、Cs)的紧张特点与开拓利用
铷和铯具有精良的光电性能,在新兴家傍边的运器具有广阔前景。在自然界尚没有独立的铷矿物,铷紧张从锂云母、铁锂云母和光卤石中提取,属于罕有金属中的“分散元素”。中国紧张铷、铯矿床共有产地 13 处,个中特大型 5 处,大型 2 处,中型 l 处,小型 5 处。中国铷矿的品质远远不如国外,如加拿大伯尼克湖-坦科矿床中 Rb2O 的含量是 1.0%,而我国江西宜春 414 矿床只有 0.22%。
铷矿床的紧张类型包括:①锂云母钠长石花岗岩型;②花岗伟晶岩及天河石花岗岩型;③花岗岩体中钨、锡矿脉周围云英岩化浸染所形成的白云母及锂云母中的铷,有时也可达到工业哀求;④盐类矿床。铯矿床的紧张类型包括:①锂云母钠长石花岗岩型;②伟晶岩型;③钨、锡矿脉及云英中的白云母及铁锂云母等矿物中的铯,有时也可达工业哀求;④钾盐矿床;⑤盐湖型铯矿;⑥当代温泉。目前可工业开采的紧张为含铯伟晶岩,占总储量的98%,紧张分布于新疆的阿尔泰地区和江西的宜春。宜春锂云母中铯的储量占我国铯储量的 40% 以上,居全国第一。新疆冶金研究所从 1958 年开始,用阿勒泰铯榴石进行小批量氯化铯的生产,年产纯度为 99% 的产品 2 t 旁边。铷铯无独立矿山,一样平常从其他矿床中作为共伴生组分回收。
中国铷、铯资源具有分布广,矿床类型多但资源集中,成矿时期集中,独立矿床少,开拓利用难度大等特点。中国在开拓铷矿时应把稳:①充分利用已有矿山的尾矿资源;②加强低品位铷矿资源的选矿工艺研究,探求高品位的云母型铷矿源;③对西藏盐湖铯资源开展可利用性评价;④加强铷、铯资源的综合利用研究;⑤完善中国铷、铯工业生产干系标准。中国的铯储量虽然在世界上也名列前茅,但多为锂云母中伴生铯,而铯榴石矿储量较少,资源禀赋不利。
二、稀土矿产资源的紧张特点及开拓利用
稀土具有“工业维生素”的美称,在当今信息技能、生物技能、能源技能等高技能领域和国防培植中不可或缺。对某些传统家当如农业、化工、建材等行业的改造、创新、转型升级也起着重要浸染。中国是稀土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但近些年由于过度开采和无限制的低价发卖,中国稀土资源储量在世界排名中呈低落趋势。中国稀土为环球新兴家当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中国却在世界贸易组织(WTO)系统编制下受到不公道报酬,而中国自身对付稀土资源的计策意义还认识不到位,非正常生产及走私十分严重。为此,中国不得不出台一系列保护性开采开拓的政策方法。
中国稀土矿产地在地域分布上具有点多面广又相对集中的特点。目前已在全国 2/3 以上的省区创造了上千处矿床、矿点和矿化点,但全国稀土资源总量的 98% 分布在内蒙古、江西、广东、四川、山东等地,形成“北轻南重”的资源格局。个中,中、重稀土紧张集中在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区交界地带的南岭地区,以离子吸附型为主。该类型稀土矿易采、易提取,南岭也成为中国主要的中、重稀土生产基地,实际上也是环球中、重稀土的紧张产地。2011 年以来,在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地质调查、矿政管理、资源评价、环境问题评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7]。广西、广东、云南、福建、浙江等地也相继创造了一些稀土矿床,其稀土资源储量有可能超过江西。轻稀土矿产紧张集中在华北(内蒙古的白云鄂博和山东的郗山),西南地区也有(四川凉山州及云南的楚雄州和德宏州)。
长期以来,我国稀土行业“小、散、乱、差”等问题十分突出。至 2013 年,我国有稀土分离冶炼企业 100 多家,年总产能约为 3×105 t,均匀每家企业的年产能仅在 3000 t,低水平重复培植的问题突出。
值得把稳的是,中国稀土目前拥有了三个天下第一,即储量天下第一,生产规模天下第一,加工和出口量天下第一。然而,中国的稀土深加工技能和运用技能却远远不是天下第一,高科技、高附加值稀当地货物的生产及运用远远掉队于美国、日本及其他发达国家。“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开拓利用建议如下:①稀土是宝贵的计策性矿产资源,是中国的资源,也是全人类的资源,保护好中国的稀土资源也便是保护好全人类的资源。建立环球性的“基于稀土的全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重大;②中国出口稀土,但中国难以入口稀土深加工及其衍生产品的高端技能,不能只在自由市场做“买卖”,必须另谋出路。建议通过“技能+资源”的互助模式来钻营新打破,尤其要高度重视重稀土;③不管国际市场如何变革,中国一定要有自己的计策定位和计策布局,从源头创新而不是人云亦云;④加强开采总量的管控,规范出口 [8];⑤加强军民两用产品的研发,尤其是把军用技能移植到民用,可以极大地提高我国稀土开拓利用的整体水平,同时也反过来为稀土高端产品的研发创造新的机遇。
三、稀散元素矿产资源的紧张特点及开拓利用
我国稀散元素资源丰富,但存在研究程度低,资源家底不清,开拓利用缺少规范,产品单一,技能路线掉队,环境污染压力大等问题,离“用得好”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一)铟(In)的紧张特点与开拓利用
铟的独立矿物在自然界非常稀少,难以形成独立矿床 [9]。工业上紧张是从赤铁矿、铅锌矿及钨锡矿的冶炼过程中作为副产品回收。铟紧张赋存于闪锌矿,但只有当锡、锌共伴生且锌也大规模富集时才随意马虎得到。估量铟将成为比稀土还紧缺的计策资源,而且更加难以探求。铟的富集具有矿床类型的专属性,紧张富集在锡石硫化物矿床和富锡铅锌矿床这两种特定类型的矿床中,铝土矿中也可能有所富集。中国的铟紧张分布于 15 个省区,个中,云南占全国铟总储量的 40%,广西占 31.4%。
近十几年来,铟以其在高精尖家当技能中优秀的性能而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国拥有全天下最大的铟地质储量,约占天下的 50%,已查明铟资源储量为 9600 t。中国从 1954 年开始回收铟,到 2006 年铟的生产能力达到 657 t,成为最大的铟生产国。但铟家当链基本上勾留在高纯铟以下的根本产品层次,国外核心技能的引进也一贯没有打破。
从环球矿产资源计策的角度剖析,建议如下:①国家层面上要重新认识铟的现实代价和计策代价。国家海关和税务总局把铟列在贱金属栏目,该当重新定位;②国际商贸方面应取消铟的出口退税;③实施国家储备,鼓励民间储备,提高公民对罕有贵金属的认识与重视;④政府该当及时促进中国铟深加工业的发展,特殊是加强对新兴家当发展的支持力度;⑤各级政府该当实施铟的生产和出口容许证制度。
(二)镓(Ga)的紧张特点与开拓利用
近年来,镓成为电子工业的新宠,被誉为“半导体材料的新粮食”。截至 2008 年年底,我国镓的资源储量为 1.366×10 5 t,约占天下总量的 75%。广西、贵州、河南、山西和云南的查明资源储量合占全国的 88.2%。四川攀枝花钒钛磁铁矿中的镓约占天下储量的 41%~42%,占海内的 54%~55%;其次是德兴铜矿,储量占全国的 15%;但两矿都由于品位太低而基本上没有利用。目前,海内已成功地制备出超纯镓,并建成了年产 15 t 的超纯镓生产线 [10]。
我国镓产量虽然在环球霸占主要地位,但大部分以质料性产品出口,是天下紧张镓质料出口国同时又是天下镓高端产品和制成品的主要入口国。建议如下:①连续充分回收镓资源,必须从计策高度重视并且在政策上要有相应的方法,包括计策储备;②限定镓资源出口,同时提高我国镓高端产品的生产技能水平;③鼓励创新,研发新产品,给予政策、税收等方面的支持,变资源上风为经济上风、技能上风和人才上风。
(三)锗(Ge)的紧张特点与开拓利用
天下锗资源比较贫乏,按照目前的用量全天下只够用 40 年。我国是环球第二大锗资源国,已探明锗矿产地约 35 处,保有储量约为 3500 t。紧张分布在广东、云南、内蒙古、吉林、山西、广西、贵州等 12 个省区,合占全国锗总储量的 96%。海内含锗较高的铅锌矿床紧张有砂铅矿床(如云南会泽、贵州赫章铅锌矿)、沉积改造型矿床(如广东凡口铅锌矿)和热液交代型矿床(如湖南水口山铅锌矿)。云南省锗资源丰富,紧张分布在铅锌矿和含锗褐煤中,目前居全国第一。
锗是具有计策性子的光信息材料,可以用于卫星上的太阳能锗电池。锗在医疗保健方面的运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有机锗药物之以是能震荡医学界,紧张是由于其低毒(微毒或无毒)和对人体具有的抗癌和免疫等浸染。目前,我国和美国基本上垄断了环球的锗资源,但我国的出口量却占到环球的 70% 以上,且大部分是较低附加值的低级原材料产品。这些低级产品成为了其他国家的计策储备资源或精、深产品加工的质料。如果再不加以限定,势必造成我国锗资源的匮乏,因此建议建立锗资源出口配额制度。
(四)镉(Cd)的紧张特点与开拓利用
自然界中镉与锌有着共同的地球化学行为,因而紧张伴生在锌矿中。中国的镉资源丰富,紧张集中在云南、四川、广东、广西、湖南、甘肃、内蒙古、青海、江西等省区。云南兰坪金顶铅锌矿是中国特大型的伴生镉矿床。贵州都匀牛角塘锌矿床是目前已知镉含量最高的矿床,为天下上罕见的大型独立镉矿床。云南都龙富镉锡多金属矿床镉储量达数千吨。大厂矿田最具工业意义的镉紧张赋存于铁闪锌矿中,全体矿田镉资源量达到万吨以上。
由单质镉和汞天生的镉汞剂在加热时软化,而在人体温度下却很硬。这种“液态金属”或“变形金属”在军用和民用两方面都受到关注。镉合金在国防工业中有主要用场,镉棒可以在核反应堆中调节连锁反应的速率。美国将镉列为计策储备物资,储备目标高达 5370 t。
近几年,对重金属有毒元素镉所引发的环境问题也成为浩瀚学者研究的热点。锌矿分布地区环境中镉的高含量将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须要高度重视。采矿活动导致镉元素被开释出来、进入下贱水环境可造成镉污染。在农业生产中,污水灌溉可引起土壤镉污染。
综上所述,对付镉既要从地质背景查明其分布情形,包括在矿床中的赋存状态,也包括在一样平常岩石中的分布状态,争取在开采铅锌矿的过程中充分回收镉,既担保镉资源的综合利用,也降落对环境的排放。同时要加强镉在高科技领域中的创新研究,拓展镉的运用领域,尤其是“液态金属”领域的研发,只有镉得以无害利用才能减少环境污染。
(五)铊(Tl)的紧张特点与开拓利用
铊在地壳中是范例的分散元素,紧张呈类质同象、胶体吸附状态和独立铊矿物形式存在 [11]。铊的独立矿床仅见中国宣布,已知有贵州滥木厂汞铊矿床、云南南华砷铊矿床和安徽喷鼻香泉铊矿床。事实上,铊广泛存在于铅锌矿等多金属矿床中,如广东云浮硫铁矿、凡口铅锌矿、云南兰坪铅锌矿等。铅锌矿冶炼厂烟尘中的铊也是回收铊的紧张来源。
中国铊储量居天下首位,是中国的上风资源,但需求量极少。2009 年,环球铊的年花费量基本保持在 15 t 或以下。我国铊家当运用技能相对滞后,紧张用在高新技能和化工领域,前者年需求量达225 kg,后者年需求量达 24 kg。
我国西南低温热液矿床分布区普遍含铊,通过风化浸染,铊会进入水体、土壤、植被和空气中。建议如下:①要调查清楚铊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形,有些“毒瘤”必须挖掉才能断根;②不能只是在尾砂库种上草皮,还该当长期监测地下水的变革,最好能通过综合回收利用的办法拔除污染源;③粉尘中铊的迁移活性很强。除尘是防治铊污染的关键,应把稳硫酸和水泥生产中铊的回收。
(六)碲(Te)的紧张特点与开拓利用
碲是既罕有又分散的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极低,但用场却十分广泛而主要,且社会需求日益增加。碲紧张分散在硫化物矿床及含金石英脉矿床的黄铜矿、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等矿物中,工业上的碲紧张从电解精髓精辟铜和铅的阳极矿泥中回收。
中国已创造碲矿产地约 30 处,探明碲储量处于天下第三位,紧张集中于广东(占全国总量的42%)、江西(41%)和甘肃(11%)。中国碲矿资源集中在热液型多金属矿床、矽卡岩型铜矿床和岩浆铜镍硫化物型矿床中。广东大宝山、江西城门山、甘肃白家嘴子为中国三个大型–特大型伴生碲矿床,三者占全国伴生碲储量的 94%。1991 年 8 月,环球第一例独立碲矿在中国四川省石棉县大水沟被创造 [12]。
碲产量一半以上用于冶金工业,紧张消费增长领域是光电仪器——激光器、光二极管、光吸收器。中国作为一个碲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必须重视碲资源的开拓和利用,既要加强对碲资源的保护,加强对开拓利用的管理和监督,也要依赖科学技能进步,提高碲资源的利用水平,避免低端产品过度、无序出口。
(七)铼(Re)的紧张特点与开拓利用
铼是地球上极为稀少的金属元素,在各种地质过程中均不易富集。主要的含铼矿床包括:①斑岩铜(钼)矿和斑岩钼矿;②热液成因的铀 – 钼矿床;③含钼、钒的含铜页岩及硫质 - 硅质页岩矿床;④独立铼矿床 [13];⑤含铼的岩浆型铜镍矿床、铬铁矿床、铂矿床;⑥含铼的黑钨矿床;⑦铼铜砂岩、铀铼铜砂岩型矿床;⑧铼铜炭质页岩型铜矿。
铼素有“计策金属”“航空金属”之称,运用领域很广,包括喷气发动机零部件、燃气涡轮引擎以及量子打算机等。铼在航空发电机方面的运用,一贯是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短板,使得我国不得不长期入口飞机发电机。
中国是铼的紧张资源国且全部伴生于钼矿中,集等分布在陕西金堆城、河南栾川等钼矿中,合计占全国铼总储量的 90%。四川沐川地区创造有独立铼矿,预测资源量为 50 t。
由于铼的稀散性极强,独立矿物少见,大多数矿山在开采主元素的同时,很少对铼进行回收,造成铼资源的摧残浪费蹂躏。建议如下:①深入调查研究铼在自然界的赋存状态,尤其是加强对伴生铼资源的勘查和评价;②研究铼的富集成矿机制;③加强含铼矿床成矿规律的研究;④加强对现有金属矿山开采地段和正在勘探的金属矿床内铼的查定;⑤提高综合利用水平,研发不同类型铼矿的回收技能;⑥加强对铼深加工产品的研发;⑦加强铼资源计策研究。
(八)硒(Se)的紧张特点与开拓利用
硒是半金属,性子与硫相似,但金属性更强。硒在碳质硅质岩中的含量较高,最高可达到8590×10 –6 [14]。自然界中硒的超常富集与成矿仅发生在玻利维亚的帕卡佳克和中国的渔塘坝。硅质岩建造中也每每有硒的富集。目前所探明的硒矿资源紧张包括四种类型:“远成”硒化物脉状矿床;不整合面型矿床;砂岩型铜铀矿床;陆相火山岩型低温金银矿床。
截至 2007 年年底,全国保有硒资源储量达到15 600 t。全国 18 个省区有硒的资源储量,紧张分布在甘肃、广东、黑龙江、湖北、青海 5 省(合占全国总量的 79.3%)。在已探明的硒储量中,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约占硒总储量的一半以上,紧张是伴生资源 [1]。
硒的最显著特性是其在光照下的导电性比在阴郁中可成千倍地增加,在玻璃、电子、光学和冶金工业中具有广泛的用场。硒是生态环境中主要的微量元素,环境中硒过量或缺少均会导致机体产生疾病。高浓度硒危害作物的成长发育,降落产量,导致动物胚胎畸形发育乃至去世亡。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硒或过量摄入硒都不利于康健。
我国高硒土壤较发育,但分布极不屈均。应根据景不雅观地球化学特点、高硒土壤特色及不同状态硒的分布规律,遵照“因时制宜,综合开拓”的原则对各高硒土壤地区进行分片重点研究与开拓。
四、结语
早在 1950 年,美国国会就通过了《国防生产法》,哀求政府将罕有金属转换为军需生产和储备。后来俄罗斯、韩国、日本、欧盟等也都将紧张“三稀矿产”划定为计策性资源,以确保稳定供应。我国近几年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和政策,支持“三稀资源”的开拓和综合利用,并且着重加强了对稀土的储备和保护。但是,对“三稀矿产”的计策定位仍不足清晰,创新动力不敷,处于出卖原材料或低级产品的状态。为此,建议进一步全面系统、深入深刻地研究我国“三稀矿产”的计策问题,重视资源勘查与储备,加强资源提取的选冶技能和高端运用新产品的研究与开拓。
就稀土而言,鼓励民营企业也参与到稀土干系产品的研发中来,同时采纳方法保护好我国的稀土资源尤其是离子吸附型稀土,做到“稀土管得住”。就罕有金属而言,锂资源近年来在四川甲基卡等地取得了可喜的找矿打破,但铍、钽、锆等更加紧缺的罕有金属却并没有根本性的找矿打破,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急迫须要加大找矿力度,要从我国“罕有常有”的规律出发精心支配,科学立项,加大投入,做到“罕有找得到”。就稀散金属而言,我国无论是共伴生资源还是独立可采的资源,都比较丰富,乃至可以找到国外都没有的独立碲矿、独立铊矿、独立硒矿,即“稀散不散”。但我国对稀散元素的研究程度很低,资源家底不清,开拓利用缺少规范,因此,一方面要加强规范管理,另一方面要创新引领,切实以稀散金属在高科技领域的产品创新为引领,做到“稀散用得好”。稀散元素的产品研发创新点最多,但我国产品较为单一,技能路线掉队,尤其缺少原创性、革命性的研发思路,导致铊、镓、锗、铟、碲这样的既分散又罕有的原材料既被过度花费,又造成环境污染,在大量出口的过程中也没有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