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后的电脑、手机终极去了哪里?联合国的一份报告指出,天下生产的绝大部分电子产品终极变成垃圾并流向发展中国家,不少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电子“垃圾场”。
在环球数字化转型浪潮中,应对数字化干系的废弃物的激增,联合国近日发布的《2024年数字经济报告》明确指出,中国需在数字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找到平衡,推动循环型数字经济的构建,以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对此,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解读到,循环数字经济的绿色转型是一个繁芜而艰巨的任务,须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目前,通过政策勾引、循环经济、家当升级等方法实现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正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国情和时期哀求的绿色发展之路。”
电子废弃物的身分繁芜,个中半数以上的材料对人体有害,有一些乃至是剧毒的。比如,一台电脑有700多个元件,个中有一半元件含有汞、砷、铬等各种有毒化学物质;电视机、电冰箱、手机等电子产品也都含有铅、铬、汞等重金属;激光打印机和复印机中含有碳粉等。而据联合国机构在今年3月发布的《环球电子垃圾监测》报告显示,2022年环球范围内共产生6200万吨电子垃圾,个中仅有不到四分之一被回收利用。

据王鹏先容,作为天下上最大的电子产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中国的数字化废物量已居环球首位,且增长势头迅猛。“这一征象不仅反响了中国数字化的快速发展,也暴露出废物管理方面的巨大压力。”他剖析称,这是由于随着数字鸿沟的逐步缩小和居民对数字设备需求的激增,导致了废物量显著增加。
此外,数字化废弃物管理体系不健全,以及发达国家电子废弃物的输入,也是导致发展中国家数字化废弃物数量居高不下的缘故原由。
对此,王鹏提出四点建议。紧张的是,加强政策勾引与完善法规,尤其是明确任务主体,强化监管力度。同时,可借鉴国际履历,如优化操持报废、制订耐用性标准、推广维修权立法等,以促进资源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可通过技能创新和家当升级提高产品的耐用性和可维修性,减少废物的产生。
在环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正在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互助,共同应对数字化废弃物的环球性问题。在2018年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后,中国又在次年与186个与会国共同修订了《巴塞尔公约》,并通过改动案,不许可发达国家将他们的塑料垃圾,随便运送到发展中国家处理。“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履历互换和技能互助,提升海内废物管理和回收技能水平。”王鹏说。
此外,针对非正规废物处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中国还需加强技能发展和正规化进程。王鹏建议,可以通过培训和教诲提升非正规部门工人的技能水平和事情条件,减少康健风险,并推动非正规部门与正规部门的领悟与协作,形成更加规范、高效的废物处理体系。
【如果您有***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用度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