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再次查询创造,大润发、多点两个平台已将包装费减免为零元,而京东到家则变为可选项。但在选择商品后,可能存在不点击1元包装费就无法下单的情形。其余,收取1元包装费的平台多会利用环保可降解袋子,而不收取的则为普通塑料袋。
部分平台曾收取1元包装费,目前已减免为0元
许多网友提到,山姆早在2021年就开始收取1元包装费,今年2月,山姆又为须要低温冷链保存的商品额外增收1元保温袋或冰袋用度,使得每个订单的包装用度为1-2元。

而除山姆外,当时,网友们创造京东到家、多点、大润发等零售配送平台也收取包装费,京东到家即时配送包装费为1.2元,多点则为1元。永辉小程序上,1元包装费为可选项。
1月9日,再次搜索这些平台,创造大润发、多点平台已将包装费减免为0元。
在详细表现上,大润发将打包费1元的字样变灰并加上删除线,变动为0元,但仍有打包费解释:为包装商品妥善投递您的受众,我们将有偿收取商品包装耗材用度、打经办事用度,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在多点小程序内可以瞥见,列出了包装费1元后,下一行又写出包装费减免-1元,即是减免为0元。
但仍有包装费提示:为相应国家“限塑令”并保持商品配送的安全与卫生,我们需有偿为您供应可降解购物袋等包装,如不须要购物袋,您可选择门店自提。
而在京东到家,目前1元包装费成为了可选项。不过,在选购完多件商品后,如不选择该项的情形下想要下单,就会跳出“包装做事解释”,个中提到:本单须要包装做事才能配送,敬请包涵。
美团小象超市和叮咚买菜依然保持不收取。和修正后的大润发、多点一样,叮咚买菜的包装费是“由1元减免为0元”,并有干系的限塑令提示。
盒马方面,自收取包装费引起网友关注后,也优化了包装费的收取机制。顾客在线上购物时创造,部分确不须要袋子的商品已进行了包装费的剔除,比如5千克装的大米、油、面粉,以及2.5公斤的车厘子礼盒,有提手的12卷装卷纸等。
收取包装费后,部分平台发送环保可降解袋子
平台在对“包装费”进行解释时,大多都提到了限塑令。那么,包装费的收取与否,会影响袋子的材质吗?
盒马的转变比较明显。过去不收取包装费时,骑手小哥们送来的是普通的印有盒马LOGO的白色大袋子,而现在,则换为了半透明无LOGO的生物可降解包装袋。
有网友评论道:“袋子的质量确实是变好了,从普通塑料袋脆脆的手感,变成现在粉粉糯糯的手感。”
盒马此前表示,将于2024年1月1日起逐步在全国的盒马鲜生上线生物可降解外卖包装袋。此外,在全国门店逐步实行纸基和可降解餐具,从而减少一次性塑料餐具利用。
收取1元包装费的京东到家也是如此。1月9日在京东到家下单,送来的袋子也为环保可降解袋子,上面印有统一的京东到家LOGO,手感与普通塑料袋有显著差异。
而在提示中将1元包装费减免为0元的大润发、叮咚买菜,利用的则仍是普通的塑料袋。
1月9日前往大润发实体店,创造实体店并不供应免费塑料袋,而是发卖赤色的无纺布手提袋。无纺布袋的规格分为两种,分别是小袋1.6元/只和大袋2元/只。如须要袋子,会和其他商品一样显示在商品列表中。
值得一提的是,山姆虽然收取包装费,但仍旧利用的是普通白色塑料袋。有网友吐槽的同时,竟也有人表示“划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原来,据这名顾客反应,由于是会员店模式,一次性会下单大量商品后,会送货上门五六袋商品,相称于以1元钱一次性得到五六只大马夹袋,不愁丢垃圾没袋子了。
从上述情形可见,若不收取包装费,平台外送时基本不会利用环保可降解袋子;在收取的情形下,多数平台会更换为环保可降解袋子,但也有例外的情形存在。众所周知,环保可降解袋子的本钱较普通塑料袋偏高,袋子的本钱仍旧影响着平台是否选择收取包装费。
有奶茶店按杯收取包装费,被消费者质疑不合理
当在线零售平台的外送打包费受到关注之际,也有顾客盯上了茶饮店的打包费。
近日,有媒体宣布,有市民在霸王茶姬官方小程序上点了6杯奶茶外卖到家,结果一看订单居然收了6元钱的包装费,而且是按照杯数来累加计费的,但实际上6杯奶茶只装了2个袋子。
当时,小程序上包装费的解释也显示:“依据国家有关政策哀求,不得免费供应塑料购物袋。为保障您的商品安全、卫生投递,对堂食外带及外卖业务场景中商品打包材料,收取相应的包装用度。”
不过,同样是霸王茶姬官方小程序,如果选择门店自提,则就没有包装费这一项。无论点多少杯,总计用度时也只是各杯饮品的单价相加。当然,也没用包装费的干系提示解释了。
而在其他茶饮店方面,目前,喜茶同样每杯收取1元包装费。
而在门店自提时,如不须要保温袋,则不收取包装费,但如须要保温袋,则无论保温袋实际个数,按一元一杯收取。在保温袋的收费解释中,写有收费标准:每件商品收取1元。
奈雪的茶,通过小程序下单,选择外卖时系统默认不收取包装费,但是有个推举利用保温袋的选项,如果勾选的话,则要按照1杯/元的标准额外收取包装费。也便是说,普通包装袋不收费,保温袋须要收费。
在一点点、七分甜官方小程序下单,选择外卖或自取均不收取包装费,其供应的也是普通包装袋。
“无论是商超外清偿是奶茶,引起争议了就不收了,这难免不免会给人一种收取包装费随意性很强的觉得。”常在线购物的市民陈师长西席表示,“而且一些商家纵然不收包装费,也会表现为从1元减免下来的形式,就给消费者觉得,他们往后还是会收的。”
限塑令到底是必须遵守的规定,还是只是一个收费的由头?
陈师长西席表示,许多消费者不肯意被收取包装费,紧张是逼迫与不透明。如果商家能公开袋子的本钱,按个计费,明确不在袋子上赚取消费者的钱,那可能接管收取包装费的消费者就会更多。
栏目主编:秦红 笔墨编辑:卢晓川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苏唯
来源:作者:严密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