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夏季农忙时候,小麦收割、水稻插秧,为了担保生产,过去,哪怕顶着炎炎烈日,农人们也得在田地里忙活。古有诗句描述:“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这是对农人劳碌身影的剪影,但是放在现在,这种场面已经逐渐少见了。
宽阔的野外上,收割机,插秧机“突突突”劳碌着,而机器的驾驶座上竟然无人操作,大片的田地,只闻机器响,不见人奔波,这是中国当代农业的直接剪影。越来越多的聪慧农机走进野外里,无人驾驶插秧机、无人驾驶收割机、无人驾驶拖沓机、聪慧喷洒机、农机北斗传感器……这些机器的遍及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同时也减轻了农人的事情量。坐在空调房里耕地,这看似天方夜谭的话已经开始变成事实。
智能农机的发展推动了传统农业向当代农业的转变。过去小麦收割、晾晒、秸秆处理等环节都靠人工,费时费力不说,效率也不高。如今这些环节都可以靠卫星导航、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能操纵完成,借助这些技能可以高效完成小麦收割、脱粒、秸秆回收、地皮翻耕等事情。聪慧农机带来的不仅是便捷,更是高效和精准生产。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大力发展科技农业,向科技要效益,推动数字技能、生物技能赋能当代农业,推进数字农业示范县(场)培植,打造全国数字农业示范区,支持省级当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培植。为农业生产注入澎湃的科技力,是我们迈进聪慧农机时期的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