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15秒随意马虎 看本书太难
沉迷短视频让你愈发“空虚寂寞冷”
当搞怪叫喊的“好嗨哟!
”声音通过手机传进万千青年的耳朵里,短视频类手机App的用户量随着歌词中“人生已经到达了顶峰”冲上了顶峰。

经历了2016年以前的开拓布局后,短视频App的用户和流量在2017年快速增长,2018年迎来了全面爆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把稳到,目前市场上已有超过百款短视频App可供下载,今日头条、腾讯、百度、新浪等互联网巨子每每是这些“网红运用”的幕后投资人,强大的资金投入和流量推广,让许多年轻人成了“刷屏一族”。
问题随之而来——每天动辄用两三个小时乃至更永劫光沉浸在短视频界面里,正在让许多年轻人悄悄跌进沉迷的“泥潭”,有的生活、学习受到影响,有的乃至难以自拔。
“爽”并荒度着的光阴
大三学生梓潼每天最关心的事便是手机的电量是否充足,从睁开眼的那一刻起,手机和身体仿佛融为一体,电量不敷这件事切切不能发生在自己身上。
梓潼2018年3月开学后喜好上了刷(指频繁浏览)“抖音”短视频,日渐迷恋,下半年升到大三,课程不多,也不能离开学校,她每天有大把的韶光窝在寝室里“刷刷刷”。
梓潼喜好看搞笑和美食博主推送的内容,让自己特殊轻松,还能理解城市的大街小巷有哪些好吃的,有时还会看看“吃鸡”游戏的短视频,给自己增加“实战履历”。
“只要没事就会刷。”梓潼说,如果一天没课的话,可以从早上醒来就一贯刷到中午,吃完中午饭再连续刷。她觉得没课时看一天手机也不算什么,反而“很爽”,“每次刷到不想再刷的时候总觉得内心很愉悦,但大脑很空虚,什么也记不住。”
梓潼形容自己现在的大学生活是“爽并荒度着”。在梓潼身边,和她有同样刷短视频爱好的同学并不在少数,许多同学都是在消磨课余光阴的过程中打仗了短视频,逐渐产生依赖,成为生活中不可短缺的一部分。“大学不都是这样过的吗?”梓潼反问。
夏晚喜好上刷短视频是由于觉得“孤独”,她有一个异地恋的男朋友,在老家的县城事情,两人很少见面,她常常希望男朋友能到自己所在的省城事情,但男朋友迟迟没有行动,两人常常为此吵架。
刷短视频是夏晚缓解感情的一种办法,有时一刷便是一整天,常常对着同一个短视频平台“刷到想吐”,到了第二天依旧忍不住打开连续刷,“一是看搞笑的视频会逐步不生气,二是丁宁没人陪伴时无聊的光阴”,男朋友也没什么安慰她的好办法,常常对她说,“无聊就刷短视频,没流量我就给你充。”
从最初的新奇、好玩,到现在觉得自己更寂寞,乃至厌恶每一段10来秒的视频内容,夏晚以为,自己并不愉快,但只能找到这种无聊的办法来缓解自己更无聊的生活。
卸载了又下载,怕跟不上潮流
莎莎一度把自己常用的短视频App都卸载了。去年年初开始迷恋上刷短视频的她,逐渐意识到自己沉迷个中摧残浪费蹂躏了太多的韶光。
那时,炫酷的片段、奇特的效果、高颜值的小哥哥小姐姐都是吸引莎莎的主要成分,“险些每天都要刷四五个小时。” 莎莎说,韶光花费了,但笑过、炫过之后并没什么收成,反而自己“拔不出来”。
然而,一次聚会时朋友的妹妹唱了一首短视频App上特殊红的歌曲,莎莎完备没听过,而身边很多朋友都会唱。莎莎有些心慌了,她觉得自己和玩短视频的朋友之间产生了“代沟”,接不上朋友的“梗”让她难熬痛苦。
为了“跟上潮流”,莎莎再次下载了几个短视频App。“短视频是潮流指向标,朋友都说短视频用语,我不知道,就会以为自己很土。”
为了防止莎莎再次沉迷个中,男朋友借着最近备考一项资格证考试的机会,在学习时没收她手机。莎莎现在刷短视频的韶光减少了很多,一方面是有人管着,此外她也意识到盛行时尚并非不可打仗,须要有序有度,毕竟出息为重。
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新闻系西席王橙澄剖析,手机短视频突出细节、放大特色、互动性强,能给人们带来密集的短期快乐,非常适宜移动传播,走红是一个一定趋势,不可能视而不见。
她认为,不能把短视频App算作大水猛兽,这种新传播办法有其积极的进步意义,对付年轻人来说,恰到好处利用是个很好地工具,须要办理的是沉迷个中的问题。
刷15秒随意马虎,看本书太难
“刷视频谁还去看书?”莎莎回顾,自己还是一年多之前读了《活着》和《我们仨》两本书,直到最近备考才重新回到书桌前。
即将大学毕业的陈欣曾经试过用短视频App赞助考打算机二级,她创造一些博主会专门制作视频讲解Word或者Excel技巧,但看到考试题后还是以为根据教材讲解学习更有效,看短视频静不下心学习。
过去喜好看书的陈欣还创造,自己最近拿起好几本书都是读到一半就停滞了。“由于静不下心来读。”陈欣说,总是想去摸摸手机,很难完全地看完一本书。
王橙澄认为陈欣的问题在于,永劫光习气了碎片化的、迅速的信息吸收办法,难以进行更深层的、逻辑性更强的思考,也难以沉下心来在深阅读中得到持久的快乐。
刷一段15秒旁边的短视频随意马虎,看一本书每每坚持不下去,是当下很多年轻人的共同感想熏染。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黄丽娜提醒说,一个群体严明阅读的不敷或缺失落,将直接导致这个群体认知勾留在很肤浅的水平。
黄丽娜长期关注手机短视频对青少年的影响,她创造现在一旦发生某个事宜,很多青少年会依赖于碎片化的信息,加上他人的一些评价,就得出自己的结论,觉得自己对这些事情都很理解了,但实际上缺少建立在严明阅读、学习之上的知识体系,自然难以构成对社会的系统认识。
黄丽娜打了个比喻,知识体系的构成就像一个金字塔,最底层的知识体系,是依赖一些道听途说、民间传闻得来的;向上一层是依赖一些媒体,包括现在的社交媒体、短视频等等;媒体之上一层该当是严明化的阅读和学习;再向上是进行一些系统化的研究,通过所学知识对事物进行剖析,得出科学的结论。
“如果大量的韶光都在刷视频上,肯定对你构建知识体系有巨大的影响。”黄丽娜说。
爬出沉迷陷阱需多方努力
现实中的情形是,许多人知道沉迷个中的危害,但拿起手机刷短视频成了每天的习气,刹不住车,几个小时转眼就过去。
一种研究认为,用手机上瘾,问题并不出在人缺少意志力上,而是由于在类似短视频App等运用的背后,有很多人在努力事情,目的便是“毁坏你的自律”。
黄丽娜用抖音App举了个例子,她剖析抖音采取的是沉浸式信息流呈现形式,使大家深度地沉浸在里面,“人们拿着它怎么刷也不可能刷完,利用的时候一贯就沉溺在里面,永久没有一个尽头。” 与之比较较,微信朋友圈便是一种有尽头的呈现样态,“看到那条朋友圈日期是昨天的,可能我就不会再看了。”
“传统的电视媒体作为中介把新闻呈现出来,手机短视频中多是和我们生活很靠近的人传播自己的事。”黄丽娜说, 这会让屏幕前的年轻人和屏幕中的博主建立一种“准社会关系”,虽然两者没有直接进行沟通,“但很多时候你认可她,你以为她就像女朋友一样,一旦建立这种关系的话,实在就形成了一种很稳定的用户黏性。”
黄丽娜同时认为,做互联网产品最大限度地吸引用户、增加黏性无可厚非,能够让用户沉迷是产品设计者的成功,对付用户来说须要精确认识这是一个什么工具,作为新媒体背后的互联网企业来说,须要在得到商业利益的同时思考必要的社会任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把稳到,包括抖音在内的一些短视频App已经上线了防沉迷系统。有的短视频App会记录用户的利用时长,到达特定的韶光后自动弹出提醒窗口,如果须要连续利用,则必须再次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有的按照用户的年事划分可以利用的时长和范围,未成年人须要在监护人的监督下利用;也有许多并没有考虑防用户沉迷的方法。
为什么有了方法,依然难以防沉迷?黄丽娜剖析,一方面是防沉迷的方法还须要优化,另一方面是青少年用户须要丰富自己的学习事情和生活,减少“无聊”的韶光。
“比如请一个青少年喜好的明星作为防沉迷的代言人,弹窗的时候以明星提醒的口吻告诫是否效果好一点?”黄丽娜说,青少年也可以结成小组,相互监督设定严明阅读的目标,沉下心来共同进步。
(除两位老师外,文中人物皆为化名)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 白皓 演习生 程丹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