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做一份问卷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明确:

首先我们的目标必须明确,要根据产品形态、定位、目前碰着的问题(根据问题的频次、主要性、紧急程度)、用户特色合理安排目标。目标如下:
理解用户更方向哪一种工具记录宝宝行为(系统相机、APP软件、照片、声音、视频)用户是否具有分享意愿以及分享工具、频次、场景、渠道理解用户对付拍照、分享是否具有消费方向、消费意愿的可接管性与强度。理解用户对付分享的私密性、意愿强烈程度在确定目标时,目标可以很抽象,牢牢环绕我们想理解的问题出发。
2、确定目标用户&调研办法及记录办法2.1 确定目标用户
根据你须要理解的目标确定用户群体,这里的目标用户不是产品初期定位的目标人群,而是问卷本身目的想确认的目标人群。
举个例子:比如上面这一目标——理解用户更方向哪一种工具记录宝宝行为(系统相机、APP软件、照片、声音、视频)
该目标所面向的群体为有婴儿(宝宝)的妈妈或爸爸,打在我们初期对产品进行定位确定目标用户时,会掺杂准妈妈、备孕妈妈和应已经有孩子的妈妈,如果不按照目标所指向的目标人群进行调研的话,对结果偏差较大。
2.2 确定调研办法及记录办法
我能想到的调研问卷的办法紧张有以下两种:
线上问卷调研线下焦点小组调研两种方法的利害势如图:
在选择调研办法时,要从预算、采集职员样本需求、结果统计需求入手,合理选择调研办法。
3、调研问卷设计常见问题3.1 用词过于专业导致问题失落真
如:
若可以对Baby进行照片滤镜处理?您会选吗?
在对用户进行访谈调研时,要把稳避免利用专业性词语,这可能会导致用户在一知半解的情形下与你以是为的产生较大偏差,如上面所说的滤镜可能部分用户不知道,该当为:
若可以对Baby进行照片美化?您会选吗?
3.2 避免多重性、导向性、是非性问题3.2.1 多重性问题:多选、可多选等关键词
用户面对这类问题的时候,由于问题本身设计成了多选,用户在选择问题时每每会降落选择标准。比如如下这个问题:
带孩子时候出了问题,您会选择问谁?(可多选)
1. 父母
2. 百度
3. 朋友
4. 亲戚
5. 老公
6. 其他
在用户仅看到问题的题干时,用户脑中一定有一个想知道的答案,但是设计成多选,用户每每会把自己带入题目设定中的情景,用户虽然从来没有想过要问身边朋友,但是由于多选看到了答案,每每会降落自己的选择标准而选择尽可能多的答案。
3.2.1 是非类问题:带有是否、是不是、有没有等关键词
如:
你有没有用过母婴类APP?
1. 有
2. 没有
用户在看到这种问题时候,每每对题干本身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什么是母婴类APP?我看过母婴专题的社区算不算?我注册过账号但是以为不好用就卸载了,算不算利用过?这样给出的答案每每是失落真比较大的。
3.2.2导向性问题:限定用户详细的事宜
如:
在给宝宝选衣服时,你更乐意自己挑选还是听别人的见地?
1. 自己挑选
2. 听别人的
用户在回答这类问题时,由于题干限定了用户自主选择的权利,把用户限定在自己选或听别人的见地这两种场景下,所采集的信息每每不准确。
4. 调研问卷设计4.1 问卷构造设计
线上问卷设计时,问卷构造不宜过长,以15-25道问题为主,且在线上投放的问卷要尽可能少的设置对开放性问题的数量,避免用户涌现烦躁乱填的情形。
线下访谈性子的问卷具有一定的灵巧性,可根据目标合理设置问题,其次要与用户协商并把控调研韶光,制订严格的韶光方案操持表。
问卷构造一样平常把大略、随意马虎回答的问题放在最前面,把推戴敏感度较高、最希望理解的问题放在中间或者偏后的位置。
4.2 合理的问卷题型
4.2.1 阐述类问题
孩子这么好看,有没有什么时候以为特殊愉快?如果在抚养孩子时候碰着了问题,您会找谁问呢?4.2.2 个性化问题
孩子花销大吗?哪里花费比较多?平时孩子穿的衣服都从哪里买的?4.2.3 假设性问题
如果有这样的软件,可以看到潮妈们给他孩子搭配衣服制作营养食品康健知识育儿履历。你还去向他们讯问干系的履历,你以为若何?如果您须要对孩子照片做美化处理的话,您会选择什么办法?4.2.4 互动性问题
您对孩子的发展有没有做什么操持?5. 用户问卷总结——如何做出好的问卷提出好的问题,才能网络到故意义的信息,问题是访谈的核心。谈谈前做好暖场及铺垫:初始以闲话家常开端,应时夸奖对方小孩可爱,打开用户的话匣子,减少用户猜疑。初次访谈后,进行总结,不断对访谈韶光、目的、问题进行调度优化。问题提要设置(构造化):面向所有人的问题、探测性的问题、开放性的问题。前部分多设置一些客不雅观性、描述性、阐述性的问题,效果会比较好,如对一个有趣的征象的意见,受访者描述自己的一些活动、经历、阐述一件事,可以理解受访者个人的认知、想法、代价不雅观、情绪等方面,也是为后面的开放性、个性化、研究性、假设性的问题做铺垫。个人隐私干系的问题放到末了,访谈末了,受访者比较互助的态度来回答。设置追问,演示。本文由 @alala 原创发布于大家都是产品经理。未经容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