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通信 » 缓解压力的“健心操”,适合你吗?

缓解压力的“健心操”,适合你吗?

福州有家装饰工程通讯 2025-01-12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今年6月,天下卫生组织发布了《2022年天下精神卫生报告》。
报告指出,2019年,环球大约有10亿人患有精神康健疾病;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2020年,环球烦闷和焦虑患者增加了25%。

如何更好地减轻压力、缓解压力、提升生理康健水平,成为当下备受瞩目的议题。
在传统的生理干预、运动干预之外,近年来,以正念减压法、正念认知疗法为代表的正念干预手段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学术关注。
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及研究机构,成立了专门的正念研究中央或实验室。
国家卫健委也曾在疫情防控发布会上,推举采取正念冥想的方法缓解压力。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理解正念、学习正念。

缓解压力的“健心操”,适合你吗? 缓解压力的“健心操”,适合你吗? 互联通信

投入当下,更好集中把稳力

缓解压力的“健心操”,适合你吗? 缓解压力的“健心操”,适合你吗? 互联通信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日常生活中,你是否常常涌现把稳力不集中的情形?

自由撰稿人叶心(化名)见告,每次附近交稿日期,她都会变得焦虑不安。
微博热搜能轻易转移她的把稳力,微信群关于新闻热点的谈论更是不想错过,终于坐在电脑前写作,却又忍不住胡思乱想。
“一整天忙个一直,但真正集中把稳力码字的韶光没有多少,只能一边责怪自己摧残浪费蹂躏韶光一边熬到下半夜。
”叶心说。

“很多人习惯用劳碌填满生活,用电子产品缓解焦虑,而躲避此刻最真实的体验,结果反而更加混乱。
”北京大学生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院长刘兴华说,正念不是躲避、掌握,而因此收受接管焦虑、与压力共处的聪慧办法。

“人每天会产生很多个动机,这是大脑的常态。
很多时候,我们要么纠结于过去,要么在抱负未来,却随意马虎忽略当下的感想熏染。
”刘兴华说,理解正念,首先便是要将把稳回到当下。

目前,美国麻省大学医学教授乔·卡巴金提出的正念定义的认可度最高。
卡巴金认为正念是通过故意识地觉察当下,并对每时每刻所觉察到的体验不加评判,从而产生一种觉察力。
1979年,他首次将正念演习引入医学界,创立正念减压法。
“从那之后,正念就成为一种有科学实证、去宗教养的冥想方法和补充医疗手段。
”刘兴华说。

觉察和收受接管成为理解正念的关键。
“所谓觉察,便是要觉察一切身心征象,包括呼吸的觉得、躯体的觉得、周围的声音以及我们的内心活动等等。
当评判动机涌现时,要觉察并提醒自己用更宽广的视角和中立的态度如实面对。
”刘兴华提醒,收受接管并不虞味着佛系或者丧、屈服、哑忍或停滞成长,其范围只在身心,也便是许可身心征象的涌现和发生,让自己面对事物本来的面貌,不受评判、害怕、希望所影响,从而才能创造和采纳更得当的行动,来完成任务或者办理问题。

90后金融从业者小伍在今年初夏跳槽,伴随着薪资的增长是事情压力的增加。
越是焦虑事情,夜晚越是无法入睡。
“失落眠时很难不去想事情,睡不着会不会影响来日诰日的事情状态,状态不好会不会导致事情失足误。
”小伍说,转变发生在他参加朋友体验过的一个正念演习课程之后,他开始觉察失落眠这件事,觉察内心产生的各种想法。
“更主要是一种思维办法的转变,开始明白担心的各种结果只不过是一种可能性,与其担心一个没有发生的事情,不快意识到此刻正在睡觉、正在事情,逐步地,焦虑也减轻了。
”小伍说。

在刘兴华看来:“正念便是要勾引人更多地投入当下,投入当下的生活和事情中,而不是花更多韶光管控自己的小感情,感想熏染管控不想要的感想熏染。
由于越是管控,实际上越会陷入恶性循环,这正是焦虑烦闷障碍的致病生理成分之一。

目前,正念已经运用于情绪障碍、慢性疼痛、癌症、失落眠等疾病的赞助治疗,干系治疗方法有正念认知疗法、收受接管承诺疗法、辩证行为疗法等。
研究显示,正念对一系列身心疾病都有益处,可以改进生理康健和提高幸福感,减少焦虑、烦闷和压力。
近年来,一些国际研究也表明,正念在艾滋病、更年期综合征、肠道易激综合征、血压管理及免疫力提高等方面的运用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正念练习能否代替治疗?采访中,多位专家表示,正念的运用无法代替疾病本身的诊治,只能作为一种赞助手段。
而谈及正念在慢性疼痛、癌症疾病中的运用,就需明白感情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中国科学院生理研究所博士孙亚斌说:“疼痛会影响个体的认知、感情等生理过程,会带来悲观影响。
患者长期经受疼痛的折磨,随意马虎产生焦虑、烦闷等悲观感情。
反过来,这种生理状态又会影响疾病的进程、转归和预后。

“正念无法治愈癌症,它帮助患者收受接管患病的事实、患病中的身体状况和感情,让他们对这些感情和状况不作评判。
”孙亚斌说,如果处于烦闷障碍、焦虑障碍、双相情绪障碍等重度生理障碍急性产生发火期,建议前往医院精神科接管治疗。

考试测验换一个角度思考

茶叶从业者小施一贯对生理学很感兴趣,2021年7月,她报名参加了一个为期28天、每天练习20分钟的正念演习营。
演习营报名费近500元,押金100元。
在28天内,如果演习者忘却交练习作业三次,在课程结束时,押金将不会被退回。

“这种惩罚机制实在很违背正念的基本理念,它让人开始责备自己,一旦超过三次没交,那干脆破罐子破摔,就不练习了。
如果没有惩罚机制,大概本日落下的练习来日诰日会接着练。
”小施说。

只管没有参加完备部的课程,小施坦言,正念练习对她改变很大。
“如果有进行正念练习,那一天全体人的状态就会比较平和、淡定,一旦忘却练习,就会由于劳碌的事情加倍焦躁。
”小施坦言,正念让她开始觉察自己的思维办法和措辞表达,在碰着事情时第一反应不再是担忧,会换一个角度思考,全体人觉得很自由。

像小施这样从正念中获益的人不在少数。
为何他们如此喜好正念?北京师范大学生理学部副教授曾祥龙表示,正念之以是盛行,最根本的缘故原由是它是有效的,适用范围非常广,它的效果已经得到大量的生理学、临床医学研究的支持。

此外,孙亚斌认为:“乔布斯、比尔·盖茨等人不止一次地分享推举过正念,名人的宣扬也带动了正念的盛行。

在名人推举与正念有效之外,居民急剧攀升的生理需求依然值得关注。
2018年发布的《中国城镇居民生理康健白皮书》数据显示,当前中国城镇居民生理康健状况调查结果表明,73.6%的人处于生理亚康健状态,存在不同程度生理问题的人有16.1%,而生理康健的人为10.3%。

疫情的暴发与反复加剧了这种焦虑感,更多人由于永劫光居家办公、隔离、失落业等感到压力与迷茫。
今年4月上海疫情暴发,身在北京的叶心险些没有一刻放下过手机,她担心在上海的朋友和陌生网友,一直地在微博上刷新,越看越焦虑,越焦虑越无法停下。

正念彷佛成了对抗焦虑的一粒解药。
与这种普遍性焦虑和烦闷相对的是医疗资源的不敷。
在今年6月17日国家卫生康健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先容,目前全国有精神卫生医疗做事机构5936家,跟2010年比较,增加了205%。
全国精神科年夜夫,执业注册年夜夫有5万多人,和十年前比较增加了144%。

此外,据《全国精神卫生事情操持(2015-2020)》剖析,我国精神科医疗资源紧张分布在省级和地级市,县域及以下的基层医疗机构鲜有精神科、生理科,精神卫生供给不充足,分配也不屈衡。

不仅如此,海内的生理咨询也尚在起步阶段。
“疫情加剧了生理咨询需求增加与生理咨询专业职员匮乏的抵牾。
2017年,人社部取消了生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
市场上的生理咨询参差不齐,行业有待规范管理。
”孙亚斌说。

市场需求也催生了一大批生理做事产品,正念的盛行只是一个缩影。
与一小时动辄几百上千元的生理咨询,正念课程的价格也让人更为随意马虎接管。

“相对付传统的生理咨询,正念冥想较为大略、随意马虎推广。
比如有很多正念冥想的团体干预,这比一对一的生理咨询更有效率。
此外,目前很多正念课程都有录播课,传播本钱更低。
”曾祥龙说。

通往康健生活的一个选择

如何开始正念练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有人选择跟随免费的音、视频网站练习,有人选择报名专人督导的正念课程,也有人选择将正念融入日常生活——呼吸、用饭、睡觉。
随着互联网的到来,正念的练习场景变得愈加多元。

常规的正念练习形式包括觉知呼吸、身体扫描、觉知想法等。

“在正念觉察呼吸感想熏染的练习中,最主要的是把把稳放到对呼吸感想熏染的觉察上。
当创造自己走神了,就再次把把稳力回到觉察呼吸感想熏染上。
如果总是走神,也不要责备自己,由于这是内心的常态,也是正念练习中的必要环节。
在一次次走神又回来的过程中,正念能力会不断增长。
”刘兴华说。

采访中,创造,不少人在练习正念没多久选择放弃。
谈及放弃缘故原由,他们见告,很难急速看到成效,更难每天抽出韶光练习。
对朝九晚五、须要996的上班族来说,韶光更像是一个稀缺品。
如果有一点安歇韶光,他们更乐意选择打游戏、刷剧、购物。

正念练习是否须要在特定的场景下进行?对此,刘兴华认为,正念练习就像太极拳一样,是一套操作化的健心操,是很“接地气”的。
此外,正式的正念练习确实须要每天投入一点韶光,一样平常15分钟即可,在此根本上,将正念融于生活。
同时,刘兴华建议,如果将进行长期的正念练习,初学者最好在专业正念老师辅导下进行,系统学会后再自行练习。

来自大理的高中老师聂小舒,练习正念的韶光已经超过10年。
对他而言,正念更像是一种生命哲学。
“不须要进行刻意的正念练习,只须要把把稳放在当下,正念地行走、正念地用饭喝茶、正念地看书……更主要的是,学着去感想熏染生命中的每个时候。
”在上课之余,聂小舒常与学生分享练习正念的体会,他希望学生无论何时,都能聚焦当下,专注干事。

就像健身、就寝一样,正念成为很多人通往康健生活的一个选择,他们正念地行走、正念地呼吸,将其融入生活的每一部分。
“无论是赶地铁还是闲步,无论是烦躁不安还是朝气难耐,每时每刻都是练习正念的好机会。
试着带着收受接管的态度来体会当下,改变已然发生。
”刘兴华说。

《光明日报》( 2022年08月20日07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