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工智能 » 阿里电商一年复盘:国内做减法海外发力三个 C 端营业

阿里电商一年复盘:国内做减法海外发力三个 C 端营业

装饰通讯 2025-01-05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文丨《财经》 祝颖丽 管艺雯

编辑丨管艺雯

阿里电商一年复盘:国内做减法海外发力三个 C 端营业 阿里电商一年复盘:国内做减法海外发力三个 C 端营业 人工智能

中国数字商业板块,过去一年在分管总裁戴珊的带领下,环绕 “用户体验” 不断做减法:2022 年 12 月的末了一周,合并一年的衣饰行业重新分拆,淘宝衣饰与潮玩、灯具等非标准品类纳入新设立的 “特色发展中央”;食品、生鲜行业被合并到 B2C 奇迹群。

阿里电商一年复盘:国内做减法海外发力三个 C 端营业 阿里电商一年复盘:国内做减法海外发力三个 C 端营业 人工智能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外洋数字商业板块,分管总裁蒋凡紧张精力在速卖通、Lazada 和 Miravia 三个 C 端业务:速卖通推出类自营模式的 “全托管” 新业务,去年 12 月已开启招商;Lazada 调度了 CEO 及其管理团队;去年底欧洲本地化电商平台 Miravia 正式上线。

2019 年整年,拼多多 GMV(商品成交额)刚到 1 万亿元,不过是阿里巴巴中国零售 GMV 的 15%。
当时抖音则是阿里的互助伙伴,为淘宝带去客流。

三年新冠疫情让大量消费转移到线上,也让后来者有了赶超的机会。
根据《财经》从剖析师和干系公司内部得到的测算数据,拼多多 2022 年 GMV 估量超过 3 万亿元、抖音电商 GMV 靠近 1.5 万亿元。
两家公司的 GMV 相称于阿里海内电商业务的 50% 以上。

根据外洋紧张市场的履历,疫情管控放松后,大量消费将回到线下阛阓、街区。
电商市场增速将放缓,乃至紧缩。

阿里的电商业务在 2022 年初明确设立了两大板块 —— 中国数字商业板块和外洋数字商业板块。
两位分管总裁戴珊和蒋凡接手后,对各自板块陆续变换思路、调度架构、梳理业务。
这些调度决定了阿里以什么样的状态欢迎更激烈的竞争。

我们曾在过去一年宣布过一些显著的变革,比如戴珊对内叫停以 GMV (成交额)为增长目标的发展模式,回归消费者体验;比如蒋凡对外洋板块确当地化和跨境业务重新划分。

在 2022 年的末了两个月,这两大板块内部连续调度。
《财经》独家获悉:

在 2022 年 12 月的末了一周,海内电商方面的调度如下:

合并一年的衣饰行业重新分拆,主推品牌旗舰店的天猫衣饰交给天猫汽车卖力人陈曦(花名:激云),淘宝衣饰交由原衣饰行业卖力人陈利娜(花名:乔乔)连续管理;淘宝衣饰与潮玩、灯具等非标准品类纳入新设立的 “特色发展中央”,由陈利娜卖力;食品生鲜行业被合并到 B2C 奇迹群,由该奇迹群总裁刘鹏(花名:奥文)直接管理。

2022 年的末了两个月,外洋电商方面的调度为:

以跨境为重点的速卖通将类自营的 “全托管” 模式作为新的业务增长点,12 月启动招商;11 月,淘特原运营卖力人黄爱珠(花名:文珠)的申报请示关系已划到速卖通;12 月初,欧洲本地化电商平台 Miravia 正式上线,将从西班牙开始,在欧洲市场逐个拓展国家站点。

在阿里营收占比超过六成的中国数字商业板块,过去一年在戴珊的带领下,最核心的淘宝天猫业务,环绕 “用户体验” 不断做减法,包括成立家当、用户、平台三大中央,简化冗杂的营销项目。

外洋数字商业板块目前紧张分为四个部分 —— 向外洋批发商品的国际站、帮助中国商家在外洋卖货的速卖通、重点在本地化运营的东南亚电商平台 Lazada 和欧洲电商平台 Miravia,它们占到了阿里整体营收的 7.6%。
过去一年在蒋凡的主导下,速卖通、Lazada 和 Miravia 三个 C 端业务都有了新的考试测验。

《财经》不雅观察到,阿里的作战体系,正逐渐从集团作战、到奇迹群、奇迹部,现在变成行业须要各自为战了。
过去考虑的是管理方便,阿里会按照大行业来划分,而现在考虑更多的是用户方便,不同行业会根据各自用户需求和场景,建立新的分类管理办法。

一位阿里中层认为这是一个合理趋势,阿里的电商业务增长见顶,只能也必须开始关注用户体验,“京东也是这样,比如它把家电和家居合并成一个奇迹群,便是按照用户逻辑去知足家庭场景。

成本市场普遍关注的是,在阿里反复强调用户体验后,更高的利润会是一个自然结果吗?上述阿里中层这样回答 —— 如今很多公司须要先考虑活下去,对阿里来说,这个 “活下去” 优先级最高的并不是利润,更主要的是留住用户,“压力并未肃清。

海内电商:组织和业务持续调度

自 2022 年初分管中国数字商业板块后,戴珊的大多数精力都放在了淘宝天猫合并后的大淘宝上,她先后做了四件事:首先让团队达成共识 —— 淘宝天猫要变;然后她明确了以消费为核心的经营思想,对内正式叫停以 GMV 为增长目标的发展模式;与之相匹配的,先调度组织,再给业务制订规则。

如果更大略概括,很多阿里员工认为,戴珊上任的一年,最紧张的事情是 “做减法”。

架构上的减法在 2022 年初就有表示,淘宝和天猫两个奇迹群整合为三个中央,包括家当发展及运营中央,卖力各个行业的运营;用户发展及运营中央,卖力用户干系的产品和策略;平台策略及运营中央,卖力平台的搜索、算法以及策略的制订。

两大奇迹群合并后,干系业务卖力人的调换、离开紧接着发生。

很多人跟随淘宝天猫原总裁蒋凡去了外洋数字商业。
比如去年 3 月,闲鱼总经理靳科(花名:唐宋)来到速卖通卖力行业运营;淘宝中小商家组织与运营卖力人肖冰影(花名:芊仞)也追随老板来到速卖通。
三个月后,淘宝内容电商奇迹部总经理、淘宝走走和淘宝首页卖力人魏萌(花名:千城)调往 Lazada 卖力产品。

伴随着上述调度,淘宝中小商家组织与运营的业务没有了存在的必要;闲鱼由阿里妈妈总裁刘博(花名:家洛)直接管理;淘宝走走则交给了原来在社区团购业务淘菜菜卖力运营的汪庭祥(花名:少游),该业务也从过去单独申报请示给戴珊,如今转向用户发展中央卖力人俞峰(花名:玄德)申报请示。

到 2022 年二季度,在降本增效的大环境下,大淘宝对一些核心电商的项目也开始重新核阅。

家当发展中央的营销项目首先被精简,除了保留 “618”“99 聚划算节”“双 11” 等大匆匆外,别的营销 IP 从 20 多个精简到 5 个,很多消费者感知不深、乃至须要多次点击才能打开的营销活动被砍,比如 “五折天”“午夜大爆炸” 等,这些项目被认为投入产出比不清晰,分散了商家资源和精力。

2022 年双 12,匆匆销的氛围就减弱了不少。
一位阿里人士称,双 12 前夕,戴珊等高层在会议中确定了从 2022 年开始,阿里的电商年度大匆匆 IP 将以双 11 为主,双 12 将更看重讲述用户和商家的故事,突出淘宝的特色店铺。

除了精简业务和人,家当、用户、平台三个中央都在探求从 1 到 10 把业务做得更深的路径。

家当发展及运营中央的行业线在过去一年持续调度。
目前由去年初的 13 个行业调度为 11 个,个中五大行业 —— 消费电子、家装家居、衣饰时尚、快速消费品、阿里汽车不变,食品和生鲜行业被划走。

2022 年的末了一周,已合并一年的衣饰行业又重新分拆,天猫衣饰交给天猫汽车卖力人陈曦,淘宝衣饰交由原衣饰行业卖力人陈利娜连续管理,并与潮玩、灯具等非标准品类一起纳入新设立的 “特色发展中央”;与此同时,食品、生鲜行业被合并到 B2C 奇迹群,由该奇迹群总裁刘鹏直接管理。

可以看到,阿里海内电商的行业线正在试图寻求更合理的分类及管理办法:品牌衣饰和看重个性特色的淘宝衣饰运营逻辑并不相同,分开更得当;食品生鲜行业则与 B2C 奇迹群的天猫超市等自营业务,在运营和如约上有更多共通的履历和能力。

淘宝天猫 2022 年初在戴珊的主导下领悟,目的是想办理同一套流量机制下两种经营策略的冲突,从淘宝店和天猫旗舰店等粗暴划分的逻辑回到行业视角。

领悟后,一些行业问题得到办理。
一名阿里产品经理不雅观察到,以前淘宝奇迹群的商家运营很少,现在拥有了统一接口人;一位阿里消费电子行业员工也称,淘宝和天猫店领悟后,有了统一的经营策略,不会再涌现过去大客户团队和行业团队相互踩脚的情形。

但也有的行业在加剧马太效应。
上述产品经理看到,经营实力上更有上风的商家,其产品角度诉求也被更多看到,流量进一步倾斜。
一位大淘宝员工的感想熏染是,淘宝的行业变得弱势了。
由陈利娜卖力的 “特色发展中央” 的成立或容许以看作是一种回调,为淘宝上更多的非标和长尾商品找到更适宜的运营办法。

戴珊掌管大淘宝之后,优化用户体验是她 OKR 的第一个目标。

很多环绕 “用户体验” 的改进很小,乃至噜苏 —— 比如未发货订单申请退款可以秒退;下单可以选择多个地址;淘宝 App 可以一键切换更适宜老人利用的长辈版等。

但这些改进都是过去一年淘宝的产品经理们能拿到高绩效的项目。
一位产品经理说,这些事情该当早做,但过去增长太快,谁也来不及做,如今它们变成了阿里电商过去一年为数不多的业务亮点。

刚刚过去的年货节,天猫还用价格直降来取代之前繁琐的跨店满减。
这一想法来自大淘宝的平台营销团队,得到了内部管理层的支持。

过去消费者苦于繁芜的跨店满减规则,价格直降改成了 5% - 15% 的官方立减,大略清晰,消费者无需再辛劳得打算和凑单。
目前该营销策略还只在年货节进行考试测验,阿里内部尚未确定是否会推广至所有大匆匆。

2022 年初,大淘宝确立了从 “交易走向消费” 的计策方向,作为前期消费决策的 “内容” 变得主要。
淘宝 App 首页增加了短***比重;淘宝直播在双 11 前夕从其他平台引入了大量的头部主播,天猫各行业也把内容作为重点,引入更多内容达人,以借助他们的影响力卖货。

戴珊给大淘宝带来了务实和女性视角,一位大淘宝的员工认为戴珊带来的最大变革是带来了更多人文温度。
戴珊会关心员工做一个项目的初心和冲动,她常常会问是什么驱动他们想做这件事情,“上来让你合上电脑,不说 PPT,从根本上先问你的初心和代价。

但另一方面,过去一年,阿里的营收、成交额、市场占比、商家数量等多个维度的数据都处于增长结束乃至下滑的态势 —— 2022 年阿里双 11 的成交额与前一年持平,2022 年二季度,阿里营收中最核心的中国电商客户管理收入(广告收入和佣金)同比减少了 10%;纵然在最新的三季报里,这一部分收入仍旧同比跌幅达到 6.5%,差于市场预期的跌幅 3%-4%。

一位阿里离职高管评价戴珊,“在业务方面她属于救火队长,实在不适宜直接带业务。
但戴珊有很强的亲和力,也很果敢,她做组织管理是最得当的。

2023 年戴珊带领的中国数字商业板块寻衅将会更大,整体消费市场未必会变得更好,阿里也仍会面对来自竞争对手更激烈的市场份额打劫。

外洋电商:发力 3 个 C 端业务

目前阿里的外洋板块紧张分为国际站一个 B 端业务和速卖通、Lazada、Miravia 三个 C 端业务。

中国电商平台的出海场景紧张分为两类,一类是把中国的供给卖到外洋,也便是跨境,阿里紧张有 B 端业务国际站和 C 端业务速卖通;另一类是在外洋当地扶持卖家,或者中国商家把货品放在外洋,做本地化的市场,目前在阿里,东南亚电商平台 Lazada 和去年底新上线的欧洲电商平台 Miravia 承担了这一角色。

从淘宝天猫转岗至阿里外洋数字商业板块的蒋凡,2022 年上半年对阿里的外洋业务一贯处在梳理状态 —— 整体思路上,蒋凡强调要重视用户体验和优质供给。
组织上,他把淘宝天猫外洋、Lazada 的跨境业务以及速卖通的跨境业务统一交由淘宝原行业卖力人张凯夫管理,把跨境干系的供给部分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跨境商家中台;还将本地化运营的重任更多放在了 Lazada 上,比如速卖通在欧洲确当地化团队就有一部分划归到了 Lazada。

职员调度也持续在进行。
《财经》获悉,除了靳科(花名:唐宋)、肖冰影(花名:芊仞)、魏萌(花名:千城)等原淘宝职员加入外洋业务,去年 2 月,B2C 奇迹群原天猫淘宝外洋奇迹部合并至速卖通,外洋直购总经理叶剑秋(花名:叶天)向张凯夫申报请示;一个月后,原淘特行业卖力人梁胜亮(花名:仲天)也转岗至速卖通卖力跨境用户增长。

也有一位主要高管离职,2022 年 8 月尾,外洋数字商业版块 CTO 兼环球速卖通奇迹部根本平台中央卖力人汤兴(花名:平畴)离职创业。
汤兴是技能出身,曾担当双十一购物节的技能总指挥。
不过在速卖通的半年韶光里,汤兴带来的改变有限,《财经》讯问多位业务员工,除了职员架构上的变革,比如裁撤国际站技能团队等等,他们对汤兴其它的调度和变革感想熏染不深。

《财经》理解到,在内部会议上,蒋凡将外洋 C 端业务的模式划分了坐标轴,横轴是本地到跨境,纵轴是自营到平台。

蒋凡将紧张精力放在了三个 C 端业务上。
上半年,他在东南亚、欧洲各个国家拜访市场,梳理业务,改换了 Lazada 的 CEO 并调度了其管理团队。

去年 6 月,董铮(James Dong)接替李纯成为 Lazada 集团 CEO,同时兼任 Lazada 印尼 CEO。
董铮此前曾任 Lazada 泰国和越南 CEO,还担当过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 CEO 张勇的助理。

一个月后,Lazada 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 3 个国家的 CEO 也改换为在当地发展起来的业务卖力人。
目前泰国 CEO 为 Werapong Goo,泰国本地人,2019 年加入 Lazada,紧张古迹是帮助 Lazada 在泰国引入了更多的中小企业卖家群体;菲律宾 CEO 为 Carlos Barrera,2014 年加入 Lazada,他担当过多个职位,此前是 Lazada 菲律宾国家站的 COO。
马来西亚 CEO 为 Alan Chan(曾宪隆),2016 年加入阿里,曾卖力市场政策制订、数据剖析和平台管理等业务,2018 年转岗加入 Lazada。

此外,Lazada 用户产品卖力人目前由大淘宝原走走业务卖力人魏萌担当。
每个国家市场的一号位调度为更熟习当地实际情形的卖力人后,Lazada 下半年在泰国、菲律宾等国家的市场份额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阿里外洋的其余两个 C 端业务也都有了新的进展 :12 月,专注于欧洲市场本地化运营的电商平台 Miravia 首站在西班牙正式上线,目前 Miravia 团队已经有明确的国家扩展操持。

Miravia 的团队由原速卖通的欧洲团队部分员工和 Lazada 本地化运营、技能和产品团队领悟而成,目前团队架构挂在 Lazada,卖力人名为 Yann Gilbert,一位有丰富电商履历的欧洲人,此前未在阿里任职过。

Miravia 的业务尚在起步阶段,目前蒋凡参与管理较多。
一位 Lazaza 员工称目前 Miravia 团队规模在几百人旁边,在他看来,Miravia 的成立是过去一年阿里外洋在本地化运营上做的最主要事情之一。

是否在欧洲市场设立一个独立的电商平台,这在外洋商业板块内部一开始有争议,开站经历了漫长的谈论和准备。

一位阿里外洋员工称,比较东南亚市场,欧洲市场要难做得多 —— 更高的内容和数据合规本钱、更高的税、紧张的国际关系,此外,欧洲人不轻易信赖其他国家的人,除非本地员工,否则很难以最好的价格拿到互助资源。

3 月开始,东南亚电商平台 Shopee 相继关停法国、西班牙等数个站点,险些从欧洲市场撤离,一位阿里中层见告《财经》,这让外洋卖力欧洲市场的团队在内部更难拿到资源,由于要花更多的精力说服管理层,当时他明显感想熏染到了蒋凡对欧洲市场的犹豫。

在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下,阿里是否还乐意花足够长的韶光、足够多的本钱去培养这样一个新业务?经由永劫光的争辩,末了谈论的结果是,不能企图只用几个月砸出 GMV,而是须要两到三年的韶光长期孵化,不是一下子把业务铺到全体欧洲,而是先把一个国家市场做深,达到一定古迹指标后再扩展到下一个国家。

Miravia 定位为更高真个电商市场,目前招商皆为定向招商。
他们鼓励商家将货品存放在外洋仓库,本地发货;但目前也有一部分跨境模式存在。
一位阿里外洋员工称,Miravia 上线的这一个多月里,日用户生动数、订单数等指标都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而对付速卖通,蒋凡的重视度也在提升。
7 月,他在速卖通召开管理者大会,提振士气。
现在每个周会、月会,蒋凡都会参加,他会从全体集团帮助折衷资源。

蒋凡给速卖通定下了非常激进的目标,并将韩国、西班牙、巴西、法国等国家列为速卖通重点运营的国家,匹配了相应的营销用度和本地化人才体例。
根据移动数据剖析平台 App Annie 的统计,速卖通从去年 11 月以来持续两个月位列韩国购物类 App ***量第一,速卖通在韩国目前基本可以做到 3 日 - 5 日达。

蒋凡认为接下来该当在外洋消费者的用户体验,尤其是如约体验上多做投入。
为此,速卖通在东莞、威海、烟台、深圳、杭州、责任等跨境出口紧张城市设立了优选仓,商家备货入仓之后,平台从优选仓发货,提高物流时效。

“类自营” 业务也是员工普遍感想熏染的一个重点。
去年 8 月旁边,一部分行业运营的员工陆续调岗到速卖通的 “全托管” 新业务团队。
11 月,原淘特运营卖力人黄爱珠(花名:文珠)的申报请示关系已经划到速卖通。
黄爱珠曾担当天猫生活快消总经理,卖力的核心品类是食品生鲜,2021 年她调任淘特担当运营总经理。
淘特的一个主要业务便是工厂直营店,在一些阿里人士看来,黄爱珠调任速卖通,或许与后者要拓展 “全托管” 新业务有关。
不过,黄爱珠目前还没有明确职位和团队。

12 月,速卖通团队先后在深圳、义乌开启招商。
根据招商会上的信息,速卖通将 “类自营” 业务描述为 “全托管” 的经营模式,即平台卖力店铺运营、仓储、配送、售后做事等环节,商家则只须要供应货品,备货入仓。
商家提报供货价,平台和商家一起决定终极发卖价。

目前这个新业务由平台定向邀约,确定互助意向后,商家天生自己的全托管店铺,未来会在速卖通的固定入口 “ CHOICE 频道” 上展示。

多位参加招商会的商家认为,速卖通所谓的 “全托管” 业务和拼多多去年 9 月在美国上线的跨境电商平台 Temu 的模式很像,都是商家上架商品、备货入仓,平台卖力运营和发货。
不过一个差异是,速卖通仍旧采纳了店铺形式,即类似于京东的自营旗舰店,而非 Temu 的爆品模式。

目前 “ CHOICE 频道” 尚未在速卖通上线,一位速卖通员工称,如今内部在商品上还未有清晰的策略。
但可以肯定的是,该业务被蒋凡寄托了不小的期待。
目前,速卖通所有员工的组织架构都被隐蔽,员工称机密性很高。

过去的 2022 年,外洋数字商业板块的收入占比并没有太大提升,始终在 8% 旁边徘徊。
Lazada 在二季度有约 10% 的订单增长,更小一点的土耳其电商平台 Trendyol 在二三两个季度,订单分别增长了 46% 和 65%,老业务速卖通的收入则不才滑,拖累了整体外洋业务的增长速率,因此也急需新的增长点。

对中国的互联网大公司来说,比较海内,外洋市场拥有更大的增长空间。
如今阿里在外洋必须要面对两个年轻但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 过去几年,它们都在海内创造了增长神话 —— 拼多多 Temu 和 TikTok Shop。
拼多多把 Temu 摆在了紧张位置,优先级高于主站业务;后者仍在大力扩展。

此外,中国最大跨境快时尚平台 SHEIN 正在巴西试点淘宝模式,根据去年 11 月的市场,2022 年 SHEIN 营收估量达到 240 亿美元,其营收已经逼近 Zara 上一个财年的 276 亿美元。

阿里的电商业务在环球化上走得比他们都早,十多年前阿里就希望在外洋再造一个淘宝,但当时,海内电商业务高速增长,这家中国的电商巨子没有投入足够多的韶光和资源在外洋建立起自己的竞争壁垒。

如今,环球化环境更不友好,竞争对手更多也更有战斗力,不管是阿里海内还是外洋电商,统统都变得更难了。

标签:

相关文章

宁神购商号营销卡片运用说明

放心购商家可以在商家后台创建营销卡片,创建的营销卡片会根据头条的推举算法,展示在今日头条feed流里面,一张卡片可选择3~9个商品...

人工智能 2025-01-06 阅读1 评论0

世界电子产品看华强北:高科技的残酷明珠

在世界的电子产品版图中,有一个地方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实力,成为了环球瞩目的焦点——那便是深圳的华强北。华强北,这个被誉为“中国...

人工智能 2025-01-06 阅读1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