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趟班列将从柯桥出发,一起向西,经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经由20多天后,穿越欧亚大陆,抵达西班牙都城马德里。
自去年11月首发后,被誉为“钢铁驼队”的中欧班列“柯桥号”,不到一年韶光已累计开行超40列,辐射5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发运货值约4400万美元,成为绍兴开放发展、拓展市场的光鲜印记。
撤地建市40年来,古越大地对外开放的步伐从未停歇,绍兴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脚印布满环球。

1988年3月,绍兴被***批准为沿海开放地区。当年,绍兴就有10家外贸公司和9家出口生产企业得到自营进出口权。1999年,全市首批私营生产企业得到国家外贸经营权。
迈入新世纪,绍兴捉住国际海内家当发展的新机遇,加快调度家当构造,构建当代化家当体系,助推外贸可持续增长。2022年,绍兴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超过2.6万家,全市进出口总额超3600亿元,跨入外贸大市行列。
与此同时,外贸工厂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呈现,从一开始的OEM(贴牌代工生产),走向OBM(自主品牌业务)之路,制造水平、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除了纺织、服装、化工等传统上风家当外,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新家当平台成为“后起之秀”。拥有自主品牌和设计的“绍兴创造”商品,连接四海、通达五洲。
近年来,绍兴积极融入“一带一起”培植,中国(绍兴)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综合保税区、中国轻纺城市场采购贸易办法试点3个国家级开放平台,又为绍兴扩大开放打开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面对新市场与新空间,新机遇与新寻衅,市委九届四次全会提出了外贸发展新目标:确保市场采购贸易出口规模进入全国“10强”、综保区和跨境电商综试区绩效评估持续进位,争取设立保税物流中央(B)型,推动RCEP高水平开放互助示范区、自贸区联动创新区培植提质增效,持续放大“五区”叠加上风。
藤蔓越伸越长,根茎越扎越深,“地瓜经济”一定越来越甜。未来,我市将坚持高水平走出去与高质量引进来有机统一,以履行“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为总抓手,加快培植贸易开放更加优化、投资互助更加生动、平台支撑更加有力、要素集聚更加绵密、商事运作更加高效的开放强市,在更大的空间内实现更好发展。